张翎:温州人文化的话题却丢失在对话中

2013年02月16日 10:27:01来源:温州网–温州晚报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小说家:我的文学创作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温州这片沃土

  著名小说家,祖籍平阳县(现属苍南),父亲老家在矾山,外婆家在藻溪,她在温州市区度过童年、少年和部分青年时期,现旅居加拿大。近年来,张翎创作了大量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作品,其中《余震》被改编成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篇小说《阿喜上学》获第二届郁达夫小说奖提名奖,还有其他多项奖项。她在海峡两岸出版了一系列以温州历史为背景的小说,如《邮购新娘》、《雁过藻溪》、《交错的彼岸》等,有的在多伦多公立图书馆的中文部被列为“七日必还”的好书。

  温州人不再为衣食担忧,文化的话题却丢失在对话中

  “我的文学创作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温州这片沃土。”这是张翎接受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她旅居加拿大多年,但依然念念不忘故土。张翎说:“我于1979年考上大学离开家乡,从那以后每一次旅途都将我带到离故乡越来越远的地方,上海、北京、北美。这次是我三十年来第一次回家过年,老家浓郁的年味勾起我无限的记忆。”

  近年来,她每年回国数次,却因事务繁忙,整整三十年没有回家过年,今年早早便盘算回家过年,母亲说给她派发压岁红包。然而回家过年的途中遭遇罕见的雪情,高速公路封道,在路上走了两天,在杭州机场度过一个不眠之夜,又辗转了多种交通工具,堪堪赶上年夜饭。

  张翎时时关注着温州的发展。她以作家的思维归类出各个年代关于温州的话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温州人做的皮鞋,外地人总喜欢带戏谑的口吻说“温州人的皮鞋真有名,穿一个星期就破”;九十年代,温州的民营企业,外地人则有些惊疑“温州人真会找机会挣钱,连头发都是空心的”;二十一世纪,关于温州财富,外地人惊叹“温州人真富啊,炒房团遍世界”。

  “其实温州人的工商业活动掩盖了一些非常优秀的文化活动。”张翎说,“相对于温州人经济生活状况的明显改善,温州这三十年的人文环境的改善却不是非常明显。历史上的温州是个人文的温州,这从郭璞造城始就确立了基调,纵观历史,温州有一条连贯的文化脉络,谢灵运、黄公望、夏承焘、林斤澜、琦君等人都在这里的文化土壤上起过地标性的作用,在文化禁锢的年代里,温州依然不乏传承薪火的年轻读书人。我非常怀念那个既贫瘠又充实的年代。那时温州的文化圈子比比皆是,年轻人最时髦的交友方式是读书,一本好书可以使素不相识的两个人顷刻成为好朋友。时隔三十年,温州如今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富裕城市,故乡的人们不再需要为衣食担忧,文化的话题却丢失在对话中。”

  “我这是第一次参加世界温州人大会,欣悉这次大会专门设立了温州人文化艺术联谊会,这无疑是件多赢的大好事。”张翎说,“这将会为数十年来国人熟稔的温州话题增加一个全新的角度。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温州的话题始终围绕经济开发而展开,特色倒是很有特色,但如果只滞留在经济发展上,这座城市给人的印象将是二维的、平面的。文化艺术的加入使得这个话题有了一层鲜明的色彩和立体感。文化艺术很难用当今一切被量化了的数据标准来衡量,因为它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中最为柔软的部分,它也是一切软实力中的灵魂,像空气,你看不见摸不着,却也最显眼,最无处不在。文化形象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气质。决定一座城市将来是否会在人类历史记忆中留下永久痕迹的必定是它的文化特质。”

  一位文化名人足以支撑起一座城市,鲁迅支撑起绍兴古城,沈从文支撑起凤凰古城,莫言的高密以及虚拟的东北乡将与他的不朽作品一样存在于天地之间。我们温州目前虽然尚无足以支撑起温州的文化名人,但我们还有的是时间,只要我们营造出恒久的良好的文化氛围,温州出一两个文化巨人也将指日可待。张翎认为这次设立温州人文化艺术联谊会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目前,温州的文学艺术正在慢慢崛起,有一个在全国知名的作家群,有一个全国知名的画家群、书法家群,表演艺术家如黄豆豆等在国内舞台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然而,不讳言,温州文化艺术家之间的交流显得有所欠缺,这直接影响了集束效应。温州人文化艺术联谊会为海内外温州文化艺术家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这对促进温州文艺事业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张翎还建议,在设立文化艺术联谊会的基础上,开设温州文化艺术节、作家节,拓展市民的文学艺术欣赏眼界,邀请国际国内文化艺术家来作交流,设立专门款项来鼓励温籍年轻艺术家的成长。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编辑: 颜弘炜|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