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新华访谈”。城镇化是近期的热门话题,它为什么会在我国这一历史时期出现,又将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有幸请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请他给出精彩的解读。
迟院长您好!
迟福林:您好,非常高兴接受你们采访。
主持人:我们知道,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将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可能首先要理清楚,那就是什么是“城镇化”?您能跟观众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迟福林:城镇化是大家热议的一个话题。在西方,城市化和城镇化没有明显的区别。我们国家原来有规定,多少人口的算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多少人口的算城镇,所以中国提出了城市和城镇的区别。本质上来说,城市化和城镇化没有很大区别,只是从我们国家来看,叫城镇化比较适合国情。城镇化本质是什么,这个是最重要的,城镇化本质就是五个字——人口城镇化。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聚的一个过程。所以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本质。人口城镇化必然带来三个方面的变化,一个是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城镇转移,比如教育、医疗,城镇的各类服务体系会整合。第二个是部分农村地域变成了城镇。中国是农业社会,农村占的成分比较大,未来随着城镇化发展,部分农村区域会逐步变成城镇。第三,随着这样一些变化,城镇化规模和质量存在不断提高过程。
主持人:我们国家强调城镇化这个目标是基于什么现实情况提出来的?
迟福林:我想有六个字可以概括:需求、作用、潜力。怎么看待需求?城镇化不是随便想出来的。城镇化是个大战略大问题大方向,首先是有需求。因为中国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可是我们的城镇化,即使到去年年底,也是52%左右,离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一般的水平,至少还差10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我们的现实。第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的自身发展需求上来了。2亿多农民进入城市,需要在城市住得下、留得住、生活得好,真正成为城市的居民。我们现在人口城镇化率比较低。人的发展需求也需要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第三,我国处于现代化进程当中。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实现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就是城乡一体化,就是要以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社区,也是城镇化的发展才能使农村变为社区化,这是现代化发展过程。所以城乡一体化,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对城镇化提出了现实需求。
第二,作用。我们说城镇化是一个大战略。城镇化对中国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是一个最大的载体。只有人口城镇化到了一定阶段,整个城市相关结构,比如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才能够形成,由此使得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在内外市场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我们要走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路子,关键在人口城镇化。比如说农民工市民化,一个农民工变成市民,配套的基础设施最低按10万元来算,我们现在2亿多农民进入城市,假如到2020年又有1亿多农民进入城市,将近4亿农民变成城里的居民,仅这一项带来的投资达到40万亿左右。第二个战略作用是中国现在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大的问题是要协调利益关系,中等收入群体偏低。现在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整个人口23%左右,和社会发展远不适应。怎么才能使更多的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呢?城镇化又是一个最大的载体。只有在城市里,人们从事更多相关服务业,受到更好的教育,才能产生比较好的收入,城镇化也是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建立橄榄形社会结构的主要载体。第三,城镇化是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让人们过上现代化的生活,现代生活的标志就是城镇化水平提高,质量规模提高。
最后,我们有条件做。城镇化处在30%-70%的时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有人说中国城镇化发展得快了,为什么快呢,有各种原因,但是我们应该承认的一个客观规律是城镇化处在30%-70%之间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我国城镇化现在只有50%多一点,因此未来10年-20年,城镇化还有10个-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提出城镇化强调城镇化,使我们有条件以年均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发展城镇化。未来10年-20年中国城镇化还会处在一个较快增长的阶段。
主持人:我们知道城镇化并不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很多方面和层次组成系统工程,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迟福林:我们强调人口城镇化,就是不能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果,又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载体、条件、基础。人口城镇化发展过程,必然伴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比如第一,城镇化就是要形成与城镇化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我国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服务业大概在70%左右,我国十多年来徘徊在40%左右。所以城镇化一定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才和城镇化需求的产业基础相适应。第二,城镇化的一种生活,要着重的,是一种文化。有质量的城镇化,其中一点是城市的教育文化医疗的发展,这种发展是由人的发展带来的。为什么农民进城,就是要享受更有质量的生活。什么是更有质量的生活,就是有比较好的教育、医疗,同时有一定的文化环境。所以城镇化必然带来教育医疗文化等的发展,这是城镇化有质量的重要核心。第三,城镇化必然会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里由城镇化会逐步走向市民化,就是公共治理。各类社会公益组织,社会组织,公民参与社区活动,参与社会治理,从而走向一个人的现代化的过程。城镇化伴随社会结构调整,以公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需要调整变化发展。
主持人:网上很多人认为,我国加快城镇化之后,房价还会进一步“高歌猛进”,能否先请您预测一下,城镇化必然会带来房价上涨的后果吗?如何来理清城镇化和房价之间的关系?
迟福林:我想首先说明一条,房价的过快上涨,不能归结于城镇化本身;过快的房价上涨,市场继续扭曲,是不利于城镇化的。这两句话是很重要的。首先我们要看房价过快上涨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城镇化给房地产提供了发展空间,是基础,但是这些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结构不合理,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上涨,有自身很多原因。比如在现行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是土地财政,所以就要抬高土地价格。这些年房地产结构里,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速度和需求不相适应,相反投资性投机性需求发展很快。由于我们资本市场投资工具比较少,相当大的投资进入房地产业,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推动了房价过快上涨。
怎么来理顺?随着城镇化发展,我们对房地产市场要有理性分析。第一城镇化发展增加了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农民工进入城市,需要保障性住房,这就需要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中起到主导作用,国有资本起到主体作用。房地产结构要和城镇化发展相适应,政府毫无疑问要扮演重要角色。第二,要引导房地产合理投资,该归政府管的,比如加大保障性住房发展是政府责任;改善性住房需求,需要市场,需要国家引导;投资投机房地产,要实施适当限制干预。在这个背景下,一方面城镇化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尤其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责任增大了,另外一个方面使房地产市场呈现复杂结构,该归政府的要归政府,该归市场的要归市场。既不能够对市场放任使房价过快上涨,也不能使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的房地产市场否定掉。我们需要房地产市场,更需要有序的房地产市场,更需要在房地产市场中有效地发挥政府作用。所以这样可能既会控制房地产市场价格过快飙升,同时又使房地产市场发展,市场结构适应城镇化以后老百姓对住房的基本需求。
主持人:我想,老百姓谈城镇化或谈房价,其实反映的是一个根本的期盼,那就是富起来。这个富裕不是体现在具体收入多少,而是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更多服务的同时,还有更强的消费能力。假设一个人工资收入不高,但是医疗教育住房都能够有保障,物价水平也比较稳定,感觉“有钱花”,这也是富裕的体现。您认为,城镇化过程中,应如何来满足老百姓对于富裕生活的期盼呢?
迟福林:老百姓对富裕的期待是大题目,我们回到现实来看,哪几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农民工市民化。进到城里的人进来了要留得住、住得下、生活得好,一个前提是农民工市民化。最近3年-5年,农民工市民化最关键的是能不能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有所突破。第二,同农民工市民化相联系,就是城镇百姓需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共十八大承诺,到2020年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教育医疗等没有后顾之忧,生活才比较安心。第三,城镇化过程中,反映最大的问题,是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现在需要加快加大收入分配改革的力度,使得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到2020年实现国民收入倍增,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这十分十分重要,也是改革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最突出的矛盾,广大中低收入群体最大的期盼。
主持人:收入倍增是老百姓十分关注的,要想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要抓住哪几个关键问题呢?
迟福林:整体说,如果城乡居民未来8年年均收入增长7.5%左右,那么倍增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这个倍增是什么基础上的倍增。第一,倍增不是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基础上的倍增,也不是现在格局下的倍增,而是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为重点的国民收入倍增。就是到2020年,我们的中等收入群体由目前的23%增加到接近40%,这样就是确实有国民收入倍增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关系。我这次政协提案中有一条,就是建议国家出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国家规划。第二,老百姓担心,不要收入倍增了,物价水平却比倍增还倍增。我们要使物价保持在较低水平,比如说在3%左右,最高不能超过4%。其次如果物价水平有所上涨,那么一定要采取办法使老百姓倍增不是虚的,要给老百姓实际的补贴。未来政府在收入倍增中,一定要使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倍增,而不是虚的。第三,这个倍增未来要得到认同的话,收入分配秩序上要公开透明,建立良性收入分配秩序。现在各种灰色收入非法收入比重不小,很突出,收入分配不公矛盾很大,老百姓关注很大。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一定要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收入分配体系,使大家看得着,对自己的收入有一个认同。否则,即使我得到倍增了,而你通过不合法的手段比我的倍增还倍增,那么百姓是不认同的。我想这三个方面很重要。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收入公平和透明的问题,有什么具体措施能达到这样一个理想化的目标呢?
迟福林:前不久国务院批复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里面提到很多好的原则,但是需要具体化。现在老百姓需要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但是更需要公正公开透明的收入分配体系的建设,这个更重要。因为我们的腐败还比较突出,收入不公的问题比较突出,是影响大家信心的,也是产生利益矛盾的焦点问题。
那么怎么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秩序?第一条就是财产的收入分配,有一个公开的申报的体系建设。现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提出来了,这个体系建设应该提上日程,具体化。第二,官员的财产申报逐步实现公开,这个是重中之重。大家关注的焦点。未来会采取措施着力解决这个问题。第三,最大的就是行政开支要透明,政务公开,全面彻底地加大力度实现政务公开。政府行政开支占的比重很大,这是纳税人的钱啊,纳税人要知道这个钱花到哪儿去了。中央一再强调建设阳光政府,全面实行政务公开。现在大吃大喝得到了一定抑制,但是更重要的,公款消费到底有多少?社会需要得到这样一些公开的信息,对政府采取社会监督,才能找到一个治本的办法。
主持人:城镇化并非是我们一个国家面对的情况,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这一过程。有什么模式可以参考?我们要避免前人的什么弯路?什么才是我国城镇化的正确路径呢?
迟福林:中国的城镇化和国际社会有共同之处,都要走人口城镇化路子,从中国现实情况看,城镇化一定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既不能象拉美过快城镇化,造成城市大量贫民窟这样的“拉美病”,同时也不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使农民工进城了多少年也没有解决身份问题。所以城镇化要保持较快的,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速度。速度很重要,脱离实际的速度是要出问题的。尤其是在我们现在的这种政绩观下,要特别注意这个倾向。另外,如果城镇化速度过慢,那显然也不适合。第二,必须牢牢把握“人口城镇化”这样一个核心本质,制订人口城镇化的政策。比如说农民工市民化,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样一些事情是人口城镇化需要配套的一些制度建设。拉美在这一块是有严重教训的。中国现在已经提出这个问题了,城镇化前些年规模很大,但是围绕人口城镇化的一些相关政策制度严重不到位,所以抓住人口城镇化的核心,制订相关政策体系十分十分重要。第三,必须使城镇化有坚实的基础,不是一个空洞的城镇化,不是一个口号。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比如说服务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应该制订城镇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尤其是城镇化过程中,比如说中等收入群体,一定要占到一半左右,这样的城镇化才是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城镇化。总的意见,城镇化是一个大战略,需要结构性的政策和结构性的改革相配套。
主持人:非常感谢迟院长接受访谈,也感谢各位观众的收看,我们下一期节目再会。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新浪微博 温网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关键词:全国两会 迟福林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