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览添加到iGoogle收藏本页在线投稿

黑龙江日报:读懂中国式过马路“神回复”的经济

2013年04月11日 11:23:20来源:黑龙江日报查看评论手机看新闻字体:
核心提示: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

  8日起,南京对“中国式过马路”动真格,一天81名行人处罚,其中27人被通报单位。一位大妈乱穿马路,交警说“旁边就是路口,多绕几百米不就到了吗?”大妈神回复:“人生能有多少个几百米,每天都绕几百米,那人生很大一部分时间就荒废了!”

  浙江、北京等地都已经展开了惩罚。北京一位一线交警介绍,相对机动车闯红灯接受处罚,行人闯红灯罚10元、骑车人闯红灯罚20元。期待这种动真格能够让国人遵守交通法规。然而事实证明,很多人并不认可。

  硬件不足导致公众出行不方便

  “神回复”后的经济是公众出行的不方便。媒体调查也显示,人行横道和路灯时间过久是路人不走人行横道和闯红灯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城市的建设很长时间以来都不是以人为主,更多的是为强势的车辆设计的,就算后来对此加以整改但根本局面仍然没有彻底改变,以媒体报道的长春一处马路桥为例,很多人宁愿直闯公路也不走,原因很简单,位置过远,行走也不方便。

  忍受等待时间不宜大于80秒

  只有方便才能带来政策上的落实,在浙江已处罚的近万起“中国式过马路”中,闯红灯八千二百多起,不走人行横道一千六百多起。在中国首部《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交叉口信号控制行人过街可忍受等待时间不宜大于80秒。中国人忍受等待时间远超过90秒的等待极限:以杭州为例,市区路口红灯时长普遍超过100秒,最长达145秒。可以说,交通设计缺乏人性,公众自然不买账。

  “罚款版”运动式执法难以治本

  更为紧要的是,对中国式过马路进行惩罚难以真正落实。还是以浙江为例,20来天处理近万起行人违章,从数量来看并不少,但据浙江警方说,由于警力有限,加之违法行为数量大,这些被处罚的行人多数都是违章过马路的带头人。换句话说,中国式过马路人员太多,根本处罚不过来,处罚不过来,那么法规就难以有普适性,当人们存在侥幸心理,这样的制度也就只能成为一纸空文,最终沦为运动式执法,执法结束了,中国式过马路又回来了。

  管车还是管人路权冲突亟待解决

  长期以来,行人绿灯通过时间太短饱受诟病,也反映出由来已久的路权冲突。交管部门应细化管理办法,为行人挤出更多时间。如道交法规定绿灯亮时,转弯的车辆不得妨碍被放行的行人通行,但现在转弯车辆很少考虑行人能否通过。史上最严交规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的一次记3分”,但这条规定并没有很好地被执行。在对行人罚款的同时,也要约束转向机动车。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中的强制条文规定:人行过街横道长度超过16m时(不包括非机动车道),应在人行横道中央规划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但一些城市并没有为行人预留上述“空间”,行人只能“闯红灯”。再如,很多路口虽然设置安全岛,但依然使用一次信号控制,行人还是得一次通过马路,这种做法在全国非常普遍,如果使用两次信号控制,行人过街将更加从容。

  除了交通信号设计不合理这一表层因素,城市道路路网规划不合理才是“中国式过马路”的深层诱因,选择宽而疏的路网,还是密而窄的路网,对城市交通和行人安全有着深远影响。

  专家指出,根治“中国式过马路”,不仅需要完善交通标志设施、优化信号灯设置,增设隔离护栏,还须从城市建设规划高度,考虑便民需求,通过综合治理,解决好路权冲突。

  根本矛盾在于交通设计落后

  正如中国式过马路“神回复”背后的经济,政策的落实也是要讲经济学,应该明白中国式过马路的根本矛盾在于城市的交通设计落后已经影响公众生活工作的快节奏,可以说,城市交通设计是“供”,公众需求是“求”,没有改变“供”只是限制“求”注定是违背市场规律的。(综合报道)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新浪微博 温网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关键词:中国式 闯红灯 人行横道 城市道路 等待时间


编辑: 温网编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评论区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注册
在线投稿新闻热线:0577-88817266全文浏览打印复制网址,分享给朋友关闭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