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他从被窝里拿出了要来的红领巾
瓯北码头是他行乞的地方
温州网讯 永嘉瓯北的潘先生最近碰到了一件蹊跷的事,有个小男孩跟着他9岁的儿子到了他家。这个孩子对潘先生说,他想要潘先生儿子的校服和校徽……
这小男孩是谁,他又为啥要这两样东西?潘先生经过一番了解,大致知道了小男孩的身份:这是一个十来岁的流浪儿,他说,自己想上学。
潘先生的家境不大好,但他和妻子都深深同情这苦命的孩子,便收留了这孩子在家住了几天。为了解决流浪儿读书的难题,上周五,潘先生给“雪君工作室”打来了求助电话。
就在记者准备动身去瓯北时,潘先生再次打来电话:小男孩子不告而别了……
男孩讨要校服校徽
潘先生家住瓯北罗滨小区,离瓯北码头不远。多年前,这个流浪的小男孩便在潘先生家附近的菜场出没。以前,潘先生也不大关注,隐约知道有这么个孩子,以乞讨为生。
4月8日,潘先生开在小区楼下的中药店门口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正是这个流浪儿。流浪儿对他说:“我想要你儿子身上穿的校服和校徽……我有钱。”
潘先生的儿子今年9岁,流浪儿比他儿子大不了几岁。看着他一付可怜巴巴的样子,潘先生心软了,当天,他便带着流浪儿去了儿子所在的瓯北民工子弟学校,问学校能不能让流浪儿上学。学校回复,新学年尚未开始,无法此时进行插班。
那天,流浪儿睡在潘先生中药店的沙发上。第二天,潘先生和妻子都于心不忍,就把流浪儿带到自己家里洗了澡,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当晚,潘先生和流浪儿在小床上挤了一夜。
两天时间的相处,潘先生和妻子几乎都决定收养了这个和他们有缘的流浪儿,但潘先生是个低保户,一家人的收入算上打零工的钱也是十分微薄,他们无法负担流浪儿的生活支出,更别说供他上学。
“像他这般年纪的孩子,应该接受教育,但我真的没有能力。”潘先生有些无奈,便向本报“雪君工作室”求助。
记者接触小流浪儿
接到潘先生的电话后,记者准备第二天去瓯北看看。然而,就在动身前,潘先生再次打来电话:流浪儿不告而别,离开他家了。
记者决定还是先到瓯北,见一见潘先生。前天中午,记者找到了潘先生,他告诉记者,可能是觉得读书无望,小男孩没说什么原因就自己走了。在他家的这两天,小流浪儿还是挺乖的,但吃饭时比较挑食,嫌他家的菜太素,想吃荤菜。潘先生说,流浪儿并没走远,还是在瓯北码头附近乞讨。
记者在潘先生的带领下,找到了流浪儿。那是前天下午近3点,他正从瓯北码头往外走,他平时就在瓯北码头的渡轮上卧地乞讨。
小流浪儿个头不高,脸圆圆的,留着板寸头,皮肤很黑,身上都是灰。他说自己今年11岁,但见过他的人都觉得不止,潘先生也觉得他应该有十五六岁。
流浪儿叫潘先生叔叔,他说,叔叔和阿姨(潘先生的妻子)对他好,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能给别人添麻烦,住了两天后就离开了。
如今,他“住在”瓯北码头边上一个家具商场门口的楼梯下。他大方地带着我们参观他的“家”,入口处是一堆垃圾,散发着骚臭味,再往里便是他的“床铺”,其实就是在地上铺着一床棉被(别人送的)。他很自然地进去躺着,而他的每一个动作都能扬起许多灰尘。
当被问及流浪的时间和原因,流浪儿含糊地告诉我们,他是永嘉岩坦苍山人,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妈妈好像改嫁了,他唯一的亲人是个阿姨,但现在也联系不上了。从他记事起,他就在外面流浪,两三年前,他来到瓯北码头乞讨。
后来,我们辗转找到几个在瓯北谋生的岩坦苍山人,他们称,虽然平时有听说关于流浪儿的事情,但他们并不确定。一个在瓯北码头附近摆炒粉干摊子的叶先生告诉我们,流浪儿的父亲早在他两三岁时就因为交通事故死了,他的妈妈精神方面有些问题,后来改嫁了。他爷爷好像还健在,可能在温州打工,但他们不知道联系方式。至于小流浪儿的其他亲人,他就不知道了。
他是否真的想上学
小流浪儿为什么想要校服和校徽,他真的是想上学吗?采访中,潘先生告诉我们,他曾经问过小男孩,“你要校服是不是为了乞讨方便?”当时,流浪儿竟然点头了。
然而在交流中,我们发现流浪儿与别人的沟通能力并不好,对于我们的很多问题,他只是笑着点头。有些问题我们前后反着问,他都是笑着点头。这让我们发现,之前他对于潘先生那个问题的“肯定”回答或许并无意义。
流浪儿说自己肚子饿了要去吃饭,我们便都跟着他一同前往。他去的是一家快餐店,店里的老板娘余女士和郑阿婆对他都非常熟悉。余女士跟我们说起了一件事——这个小男孩有一次见到余女士上三年级的女儿放学回家,非得要她的红领巾和书包,后来,她女儿把红领巾给他了。
听到这里,流浪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们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自己想读书,原因是“讨饭会被人看不起”。
他说自己把那条红领巾藏在了被窝里,待他吃完饭,我们又折返到他“家”,果然在他的被窝里找到了红领巾。
我们想去看看他是如何乞讨的,但他说自己累了,想休息了。潘先生此时说道:“你去了,以后就能读书了。”一句明显是哄孩子的话,但他马上站了起来,笑着往前走……
昨天,我们联系上了永嘉岩坦镇委副书记郑建国,想通过他打听有关这个流浪儿的信息。但因为我们能提供的信息实在太少,他昨天晚上回复称还打听不到关于流浪儿的任何信息。
记者手记
每个孩子都是需要呵护的花朵
我们能感受到他对读书的渴望,却也亲眼目睹了他的叛逆和不羁。
他想读书,但就算能顺利入学,学校的教育毕竟只是一方面,家庭教育不可缺少。我们试着联系他的阿姨,但得到的答复是,他阿姨外出打工,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孩子有这样的心愿,不管是真是假,我们首先做的应该是支持和呵护,毕竟这可能会改变他人生的轨迹。
因此,我们想听听读者的建议,也想帮流浪儿找找他的亲人。我们不想轻言放弃,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每一个孩子都是需要呵护的花朵。记者 李玉燕 摄影记者 余日迁 实习生 张和敏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新浪微博 温网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关键词:流浪儿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