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贾女士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康复出院。本报记者董旭明见习记者朱卫国摄
浙江在线04月20日讯昨天中午,浙大一院门口,湖州51岁的贾女士,被“长枪短炮”团团围住。
贾女士戴着一个薄薄的口罩,身体依然有些虚弱,但开心的表情,仍淡淡地从她的眼角流露。
贾女士出院了,她成为我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康复出院的患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表示,这是我省重症感染者中的首名康复者,在国内也是首例。
贾女士的康复,让人们看到了信心
昨天中午,浙大一院正门,在离开医院前夕,贾女士戴着口罩,将一面锦旗送给了李院士。
“谢谢医生,谢谢大家的关心,我妹妹感染了这个病,我们也很担心,现在看到她恢复得这么好,我们也就放心了。”贾女士的姐姐说。
从4月9日确诊为H7N9禽流感的感染者后,贾女士一家就非常担心,经过十天的治疗和康复,她成为我省重症感染者中的首名康复者。
李院士拉着贾女士的手,送她坐上了贾女士家人开来的轿车,目送她出院。
“她的康复,给了我们抢救重症患者的信心,也证明了我们‘四抗二平衡’的治疗方案是有效的。”李院士表示,贾女士的康复,不但让全体抗击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看到了治疗重症的信心,也给其他感染者的治疗及康复提供了一些参考经验。
4月9日,贾女士被确诊为感染者,送入负压病房。经过连续两天的救治,4月11日,贾女士连续两次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体温也趋于正常范围,肺部阴影明显减少,各项生命体征都趋于稳定,被安排转入普通病房,之后开始了为期七天的康复治疗。
七天康复过程,重点关注三个指标
在贾女士之前,还没有一名重症感染者能够转入普通病房,所以贾女士的康复也非常重要,因为此前还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李院士率领的团队参照之前病毒性肺炎的康复经验,结合这次H7N9禽流感的发病特点,进行了针对性的康复治疗。
医护人员介绍,在康复期间重点关注三个指标,即体温、肺部状况以及氧饱和指数。
每天早晚,医护人员都给贾女士测量体温及血压,病毒的检测未放松,在得到仍是阴性的指标后,停止了抗病毒治疗。
转入普通病房时,贾女士还有胸闷气急的表现,肺部也还有阴影,不过体温已经趋于正常,在康复期间也没有出现大的波动。针对贾女士的情况,医护人员持续给贾女士安排使用面罩式吸氧,在第四天,氧饱和指数持续稳定后,改成了鼻管吸氧。
“氧合能力上来了,肺部的炎症吸收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在康复中期,我们通过对早期收治入院和康复期间的肺部片子作对比,发现她的肺部阴影明显减少,处于持续好转状态。”李院士说。
这样的好状况,一直持续到出院前,肺部片子显示,贾女士的肺部已经变得透亮,感染时的白肺现象得到了极大缓解。
在出院前,贾女士已经能够在病房内自由走动了,拿掉鼻管吸氧也不再感到胸闷气急。
“一个月后,她还需要回来复查,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愈后不会有后遗症,只需要作个适当地身体调理。”李院士说。
回家的感觉真好
接下去要好好休养
湖州南浔,一个小弄堂里,贾女士的家就在这个弄堂深处的一个老小区。进门前,她摘掉了口罩,丢到门口的一个垃圾袋里。
昨天下午,我们来到贾女士的家。屋里水声“哗哗”,我们敲了很久的门,一个小伙子开了门,起先他愣了一下,我们说明来由,他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屋。
这时,水声停止了,“你怎么开门了?看都不看一下。”贾女士的老伴走出来,有点尴尬地朝我们笑笑。
“我们也是刚到家没多久,今天挺累的,她在房间里休息呢。”贾女士的老伴一边擦手一边说。
贾女士的女儿听到动静,从房间出来。贾女士躺在里屋的床上看电视,她没戴口罩,看上去精神还不错
女儿说,病好了,大家都高兴。“我妈妈本来心脏就不太好,换过好几次心脏瓣膜,这次又这么折腾了一下,需要好好休息,还要静养好一阵子,就不方便见你们了。”女儿客气地说。
贾女士的家,房子不大,但装修得挺温馨。贾女士住院的这几天,一家人都在杭州。昨天回家就像出了趟远门回来:房间的窗户都打开着在通风;进门的沙发上,一只手机静静地充着电;贾女士的老伴在洗衣服;每个人都洗漱了一遍,女儿的头发还没干;地面也打扫得很干净。“回家的感觉真好!”女儿的话不多,但看得出她很高兴。
见摄影记者要拍照,贾女士的女儿委婉地拒绝了,似乎还有点忌讳。
“前阵子,妈妈生病的时候真的很着急,不过现在已经好了。想来禽流感也没那么可怕,希望妈妈曾经的病友们加油,努力撑过这段艰难的日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闲聊了一小会,我们离开了贾女士的家,走在小区,碰到了贾女士的邻居。“她康复了,这是好事。她去杭州那天,我们都知道的,不过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影响,大家该干嘛还是干嘛。希望她好好休养。”这位大姐爽朗地说。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新浪微博 温网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关键词:h7n9 康复者 感染者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