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新编辑部故事》想玩创新,但无奈用力过猛未讨观众欢喜
六大主演被观众评为:“一群神经病”
腾讯娱乐专稿策划/王肖楠撰文/小方芳
20年前,一部《编辑部的故事》万人空巷,开创了内地电视情景喜剧的先河,也让葛优、吕丽萍瞬间家喻户晓,跻身一线明星行列。20年后,郑晓龙将该剧翻了个新,新故事、新阵容、新手法和新风格。但被大家期待许久的“佳作”,播出至今口碑收视都不被认可。有人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电视神坛上的郑晓龙也有马失前蹄之时。而郑晓龙表示,他也可以选择更主流,更被观众喜欢和接受的传统表现形式,可他认为这太没意思。所以他要挑战自己的拍摄能力,也挑战观众的观看习惯,他认为“创新永远比收视率更有价值。”
作为内地电视剧事业的第一批拓荒人,郑晓龙创造的“第一”很多,也拍摄过太多具有强烈轰动效应的电视剧。圈内人都知道,他成功的秘诀,除了对电视艺术的一腔热血外,还有他独一无二的套路,就是“勇敢和创新”,他敢于“拨乱反正”,敢于迈开步伐,也敢于铤而走险。“创新”的确没有错,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这个电视无比商业化的时代,所有的创新都是围着观众转。如果你的创新紧跟观众的步伐,你得到的回报就是名利双收,一旦你的创新未被大批观众所接受,只能无奈的告诉你,步子迈太大的结果就是扯着……
用力过猛之——注重喜剧形式,缺乏有营养内容
对导演说:咱得坚持“内涵”,不带偷懒和注水的
在真正有水准的电视人眼中,喜剧和悲剧、正剧统统能够表达崇高的思想。郑晓龙自己也说:“娱乐低俗不低俗,要看用没用社会现象这种文化的形式对其进行包装。”同样,老版《编辑部的故事》复播次数不多,却能成为经典的原因,在于它不仅仅是“喜剧”,而是将当时的社会思潮用喜剧的方式进行传播,更牛逼的是“老编”口中那些对中国现状不着调的高谈论阔,在几年之后真的成为了现实。那种真正“走在前沿”的电视“营养成分”让多少电视人可望而不可及。这一点,郑晓龙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才会在新版中融合了世界末日、明星炒作、幸福指数、选秀热、上市热、购房炒房等热点话题。但如果在以前,郑晓龙一定会在各种宣传上说:“新编”的内涵和社会话题绝对不能丢。
而如今的郑晓龙,为了所谓的创新,要玩一些不一样的。因此他将更多的心思用在“让观众笑,不仅会心一笑,还要扑哧一笑”上。为了让观众扑哧一笑,郑晓龙动用了内地电视剧所有“喜剧元素”,也大胆让演员尽情浮夸和无底线表演。在45分钟电视剧中,演员挤眉弄眼、摇头晃脑、撒泼打滚的镜头太多,以至于让观众忘记这一集导演真正想要告诉大家什么。极尽肢体、一惊一乍、语言喜剧夸张到唯恐用力不够的表现手法,被评价为浮夸并不冤枉。因此有人评论,“新编”每集只有五分钟剧情,剩下四十分钟都是逗乐、纯表演和各种无营养的台词堆积。观剧鉴定——其实夸张的演技观众并非全然不接受,“武林外传”、“抗日奇侠”,甚至最近的“箭在弦上”、“X女特工”等等,浮夸随处可见。可是郑导,他们娱乐的精神和狂放的想象力,并非放在当今的“时装喜剧”的背景下,而是肆意挥洒在架空了的抗日神剧、古代背景中。哪怕他们的内涵和营养更少,但他们依旧容易被观众所接受。
用力过猛之——针砭时弊没错,吊人胃口有罪
对导演说:要玩讽刺就玩的彻底一点!
郑晓龙对“社会讽刺剧”一向情有独钟,从事电视行业数十年,他通过无数作品,不厌其烦的用镜头,将社会的真面目反射出来,也照出社会的可笑和丑恶的一面。哪怕《甄嬛传》实际也是郑导想要将无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把假象的美丽撕碎在观众面前。郑晓龙回忆当年老版《编辑部的故事》创作往事,其戏剧性可谓惊心动魄,由于“老编”取材于社会热门话题,针砭时弊的作品,因此被人称之为“反党反社会主义”,郑晓龙和其他创作人员顶着随时被“毙”的风险坚持创作。最终,该剧也成为观众交口称赞的好作品。
回到今天,观众依旧喜欢“讽刺”的创作手法,郑晓龙说:“喜剧难免会涉及现实话题的抨击、讽刺和挖苦,当然不能提政治,但我希望微言小义,入木三分。”“新编”中郑导将所言的“微言小义”放在了浮华又迷乱的娱乐圈,但郑晓龙似乎早已失去了20年前的魄力,自然未到达“入木三分”的效果。如剧中,提到过气明星复出、明星整容、明星炒作、明星小三等事件,这些现象对于观众而言早已熟知,毫不夸张地说,许多观众随手拈来,就可以将明星与以上事件一一对号入座。可“新编”最终却以“那谁,那谁谁,那谁谁谁”的方式敷衍而过,这令观众哭笑不得。现在的观众是挑剔的,他们理解很多现象全盘吐出会影响过审,可他们无法忍受这种“不痛不痒”的讽刺。相信哪怕郑导用“某冰冰,某莹莹”也好过用“那谁,那谁谁,那谁谁谁”。除了对娱乐圈中的讽刺,对于社会的吐槽也被网友指出似曾相识。由于无法一针见血,更无法赤裸裸展现,郑导只能把网络上热络过的事件和评论搬到电视荧幕上演一遍,最终针砭时弊力度没有比网络高明和深刻多少,在时效性上已然成了隔夜茶。观剧鉴定——讽刺不一针见血,社会现象不够直接,不但没有达到针砭时弊的效果,吊着大家胃口,这必然引观众不满。再让演员不断“无厘头”耍着神经疯,让观众坚持不换台,还真有点难为他们。
用力过猛之——五拨编剧都不及一个
对导演说:堆砌网络语早不流行,炒冷饭就是死胡同
无数人说老版《编辑部的故事》成功不得不提及王朔。当年的文化痞子,也是文坛“巨匠”。他用简单的对白,颇为鲜活的市井俚语,充满修辞感的文学性话语,让《编辑部》的台词,既不失北京侃大山的生活气息,又能够在嬉笑怒骂中透出机锋劲道。这样的台词,让剧情中那些社会热点的针砭时弊更显尖锐无比,让戈玲和李东宝可以肆意谈笑风生。 20年后,王朔已老。
郑晓龙花了大心思,却并未将其请出山。无奈分别换了五拨编剧来写“新编”的剧本。郑晓龙还引以为豪的告诉大家“非常赶时髦的启用了大量网络语言和流行段子。”他向媒体透露,“我儿子看完《新编辑部故事》笑得特别开心,还用本子将台词记下,说要回学校显摆。”郑晓龙儿子虽力挺,但观众似乎并不买账。最终呈现的效果得到的观众反映是:当年的冷面幽默没有了,“新编辑部”成员的语言都变俗了,再没有老编辑部的犀利深刻。试想想,现在80、90每天生活在网络社会中,他们会的网络语言,听过的网络段子何其多,不客气地说,郑导演您玩的那几句,网友们都能倒背如流啦。所以在他们看来“新编”就是一锅网络语言大杂烩,过时的网络段子炒成一碟,就扔出来,他们能满意才怪。观剧鉴定——都说“新编”王朔回来就好了,其实试想,如今天王朔果真出山,也未必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当年的大哥,已经老去,时代也早已变迁,如今想要获得新的笑点和尿点,除非创作新的语言,炒冷饭是绝对不行的。
用力过猛之——技术创新费力不讨好
对导演说:窗外景色?全景镜头?No,观众不care
郑晓龙除了希望在喜剧的演绎模式、呈现方式以及语言风格突破以往的单一性外,他更希望在拍摄手法上能够创新。当年的“老编辑部”拍摄手法老画面旧。毕竟三机拍摄,现场切换,由于技术所限,画面明显比较呆板。如今,郑导的镜头使用更加灵活,大量使用电影拍摄手法,后期剪辑时采用了很多分切画面。由于70%的戏在室内拍摄,为了拍出来不枯燥,他借鉴了很多国外的设计风格,并且走访了国内很多家编辑部,最终修改了十几次才确定了这个方案。
尤其在特效方面,据说投入了百万以上的资金,大概占了全剧的1/4至1/3,包括窗外各种高楼林立的景色,都是用电脑特技后期制作,集合了很多城市的地标;角色们的想象桥段,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在国内的情景喜剧上这都是第一次尝试。不可否认,这些都是郑晓龙费尽心思的创新之举,也不得不赞许郑晓龙一直坚持的“先锋理念”和对喜剧模式的新贡献。可是这些观众有没有感受到?从调查中显示,大部分观众看到“夸张的表演”换台了,听到“浅俗的台词”就开骂了,剩下的一部分坚持用此剧打发时间的,也只想看到具体的剧情、演员表演和剧中人物如何挖苦、讽刺当今社会。而郑导费劲心力用功的“特效窗外”,这真没几个观众注意到。他们真心只在乎:好看或不好看。观剧鉴定——观众越来越挑剔,对剧情、对台词、对演员表演要求越来越高,想让他们发自内心的笑更加不易,甚至对导演心心念念的“技术创新”不慎关注。不过相信郑晓龙的用心,包括对喜剧模式的大胆革新,圈内人有目共睹。只是很遗憾,圈内人永远无法成为“收视率”的主要人群。
腾讯娱乐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新浪微博 温网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关键词:编辑部|针砭时弊|电视剧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