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月31日,福建省闽侯县“整治奢侈浪费督查组”深入县直单位、乡镇(街道),对公务接待进行监督检查,从源头上制止奢侈浪费,严刹“吃请风” 。
3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特别提出,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公务接待在其他国家都存在,一律取消不太可能。此次要求公开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迈开了“三公”经费公开的重要一步,是树立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表明了中央在干部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已出实招、动真格。
推进经费公开必须一级一级地抓,坚决防止不公开、假公开的现象。
公开内容要有明细标准。对公开什么、怎么公开要作出详细规定,防止鱼目混珠、蒙混过关。比如说,在什么时间,接待了什么人,在哪里接待,按什么标准接待,花了多少钱,都应有个统一的规范。该规范要明晰公务接待经费公开的范围、内容、形式、时限、程序,以保证接待经费公开的信息真实、完整、及时、有效。
公务接待经费的分类要科学合理。杜绝像早期的预算公开那样,在政府收支分类、预算科目里竟然没有“三公”经费的专门科目,而是列入其他费用中含糊其辞。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钻“公开”的空子,也只有这样,公开后老百姓才能看得见、看得懂。
政府公务接待晒账单更要完善监督。监督手段可以多样化,防止打马虎眼。
一是社会性监督。以往的监管主要由纪检部门负责,监管力度有限。接待费用的公开是一场“人民战争”,只有发动群众、网友、媒体等各种监督主体,弥补自我监督缺陷,费用公示才能真实,才不会流于形式。另外,还要利用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的监督,或引入第三方对费用公开进行核算监督。
二是制度性监督。完善公开程序、规范、监督、评议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公务接待公开的配套制度。以往许多文件只提出原则性要求,并没有对禁令进行细化、量化。有鉴于此,2012年6月,温州市政府下发了《落实公务接待“三严四禁”规定实施细则》,其中对公务卡消费制度、公示报告制度、违规追责等方面进一步划出刚性“硬杠杠”,尽可能详尽地划定公务接待边界,同时对如何追究责任也作出相应规定。温州的做法其他地方可以借鉴。
三是技术性监督。探索创新政府公务经费公开的形式和载体,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依托互联网、政府网站、微博、短信等新媒体手段,向社会公开政务接待的过程、结果,使包括公务接待经费在内的各类政务信息在媒体上及时公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孟庆国)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新浪微博 温网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关键词:打马虎眼 奢侈浪费 等方面 反腐败斗争 不太可能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