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国合伙人》这部片很特别,拍的时候就觉得很个人。现在电影还没上,也不知道观众喜不喜欢,反正我自己挺喜欢的。对我来讲,这是最有感觉的一部电影。前天下午,陈可辛带着将于本月18日公映的新片《中国合伙人》在百老汇影院举行了一场试映。映后短短20分钟的交流中,陈可辛毫不掩饰自己对这部影片的偏爱。被问到票房期待时,他笑着说:“中国有太多奇迹了,讲多了给人笑,讲少了倒自己霉,所以我就不预测了。”
故事受到“新东方”启发
《中国合伙人》也像是一部致青春的电影,讲述近30年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土鳖”黄晓明、“海龟”邓超和“愤青”佟大为三兄弟,创办英语培训学校,实现“中国式梦想”的创业故事。
光看故事梗概,已让不少观众联想到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的创业传奇。对此,陈可辛并不否认,“我承认这个故事受到新东方启发,我也看了很多‘新东方’创业的书,但是我越看越想避开新东方,因为我不想拍成一部传记片。”
陈可辛解释,自己想拍的不是“新东方”,而是三十年来一代人的故事。“我看了很多企业家的书,有些可能比现在这个故事更有噱头,更有票房号召力,但不适合拍成电影。”他一直希望找一个有娱乐性的、观众看得懂的、情感上更容易贴近的创业故事,而不是一板一眼地拍成财经大片,“说实话,那些并购啊、上市啊,连我看了很多书都不太懂,观众就更难理解了。”
直到2011年,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将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的一个剧本拿给陈可辛看,才让他终于找到了最适合的契机。“当时我都不知道新东方是什么。”但陈可辛敏锐地觉察到,英语培训可能是一个最接地气的创业故事,“我觉得改革开放初期,全民学英语,都想去美国,那个状态很有趣。”
片中有我在美国餐厅打工的经历
尽管陈可辛一再强调请勿对号入座,还是有不少观众愿意把三个主角与俞敏洪、徐小平、王强画上等号。特别是黄晓明饰演的“成东青”,无论是成长背景、求学经历还是创业历程都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故事基本吻合。
陈可辛说,自己只能尽量避免把人物写得太像,“如果每个人都对号入座的话,我就得向每个人负真实的责任。一旦这样,就很难对艺术创作负责,所以我尽量避免,很多人物都弄乱了。”比如片中邓超饰演的海归“孟晓骏”,他的身上就有不少陈可辛自己的影子,“这不是自传,只是谈剧本的时候难免会在其中放进自己的经验、想法甚至身边的人和事。邓超可能像我多一点,因为他是从小向往去美国,包括去美国以后的经历也很像我。”
陈可辛透露,片中邓超在西餐厅当杂工的片段,甚至连一个老太太给他20美元小费的细节,都来源于他本人的“真人真事”,“连那个餐厅都是特意找了一个和我当年打工的地方很像的餐厅。”
因为没有经历过内地上世纪80年代的出国潮,陈可辛一度担心自己拍的电影会“不接地气”,但真正投入拍摄时,他很快发现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电影中太多的情怀自己都有切身体会,“其实最早徐小平写的剧本里面,最打动我的是见签证官那一幕,很有共鸣,因为我也经历过,那一天一大早去排队,那五分钟,那个人就是掌握我一辈子命运的人。”
“通过这个故事,我找到了一个载体,把自己的情怀都放进去,这是一部非常个人的电影。”陈可辛感慨地说,“拍的时候,所有的恐惧、障碍都已经忘记了,完全好像拍自己一样的感觉。”
突然找回20年前的状态
从香港北上这些年,陈可辛一口气拍了《如果·爱》、《投名状》、《武侠》等大制作,口碑有好有坏,票房有高有低。他自己也承认,拍大片其实并非自己所愿,这些年一直拍大片只是环境所迫。
“整个产业一直在变,我们也很被动。前几年要把观众拉回影院,只有大片。这几年大片太烂,偶尔有小片观众也愿意试试看,这证明观众成熟了,我们的目的达到了。所以现在我们看到,这半年每个档期都有一部中小型电影大卖,这当然对我很好,这是我本来就擅长和喜欢拍的东西。”
回到自己熟悉的现实题材,陈可辛觉得最大的挑战在于能否找回当年拍《甜蜜蜜》时的状态,“有些在三十岁出头很自然能拍出来的东西,现在再拍可能就不一样了,已经不是那么天真了,看人也不是那么简单。拍了十年大片,去挖深度,挖人性,到四十几岁的时候人就变得特别纠结,很担心现在还回不回得去,还能不能拍这种小情小趣的东西。”
直到《中国合伙人》开拍,陈可辛才不再纠结,因为他发现自己的状态完全回到了从前。“前两天君如看了《中国合伙人》,我觉得她对我的评价是很好的总结。她说:‘你真的很恐怖,你怎么可以这么统一?你讲了十几二十年的东西,你喜欢的衣服、眼镜、歌、女人……你的价值观、人生观……每一样都展现在银幕上,你都不用进步的吗?”
观众
反馈
故事总体满意
结尾仍存争议
当天的试映会后,不少观众都对《中国合伙人》给出了正面的评价。三个男人的创业历程让现场的男性观众感同身受,一位观众感慨地说:“看了这部电影很有感触,虽然我也在创业,但感觉他们才是真正活出自己的人生。”也有观众被影片励志的故事所打动,“这个故事充满正能量,让人感受到梦想的快乐和力量。”而女观众则更多地关注于友情,一位刚看完《致青春》的观众再次被《中国合伙人》中男人之间的友谊打动:“经历过奋斗、失败以及时代带给他们的考验,三个人还是在一起并肩打拼,太难得了。”
为了营造怀旧氛围,陈可辛掏了几百万的版权费,买下《光阴的故事》、《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样的月光》、《海阔天空》等十几首经典歌曲的版权,串起整部电影,这些熟悉的旋律也让观众沉浸其中。
但影片结尾的“彩蛋”却让不少观众感觉有点“别扭”:伴随着三个主角合唱的《光阴的故事》,俞敏洪、王强、徐小平、马云、李开复、王石等“成功人士”年轻时的照片出现在银幕上,其中甚至还有“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对于这样的设计,有观众直言“让人出戏”,陈可辛解释说,自己对这个结尾也很纠结,“一直觉得结尾结得太快了,后面想要多一点余韵。后来工作人员建议这样做,选的人都是这个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甚至有大家讨厌的。其实我不是想对这些人歌功颂德,而是对时代的一种纪念。”把这么多“成功人士”罗列在一起,陈可辛也担心会有人误读电影的价值观,把成功和金钱画上等号,“其实电影里有一句台词非常关键——‘成功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有尊严’。”
本报记者李俐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新浪微博 温网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关键词:合伙人|新东方|的故事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