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关键要接地气现实化

2013年07月26日 18:02:13来源:温州网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温州网民间观察团与瓯海区部分企业结对干部深入企业一线车间,倾听企业困难、探讨问题解决思路,近距离观察“三万”行动落实情况,并就如何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各抒己见。

  相关报道:万名干部进万企解万难 温网民间观察团进车间

  温州网7月26日讯(记者黄国强 潘涌燚)万名干部结对万家企业,市四套班子领导挂帅“上阵”破冰解难。随着“万名干部进万企解万难”行动不断推进,火热的7月备受全市上下企业家们的关注。企业希望借助零距离接触,发出温企当前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难题;政府则标榜着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这场政企互动的行动能否产生时效?还是会沦为走形式的“秀场”?

  7月25日,温州网《代表在线》、《在场》栏目组织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市民监督团成员等组成民间观察团,与瓯海区部分企业结对干部深入企业一线车间,倾听企业困难、探讨问题解决思路,近距离观察“三万”行动落实情况,并就如何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各抒己见。

  市委党校教授、温网民间观察团成员蒋儒标:政府有两大职能:一是服务企业,二是服务社会。政府千方百计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环境 ,这本身就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蒋儒标说,打造服务性政府,为企业营造发展环境,温州政府应该说做了很多事。成立机构,建立制度,搭建班子,但往往到真正为企业营造环境的时候,却会碰到诸多问题,不能落实到位。说明我们的制度、平台与现实之间还有一定距离,没有现实化。

  而“三万”行动中提出的所谓最后一公里,不是说距离上的一公里,而是指怎么把制度和实际结合起来,让制度不再成为空中楼阁,搭建起政府与企业联系的平台。如果平台也好,制度也好,却停留在文件上,企业感受不到,这实际上就造成了心理距离上的一公里。只有政府扎扎实实的为企业发展营造好环境,能够把制度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起来,这一公里才能打通。

  市人大代表、温网民间观察团成员余康杰:通过政府层面整合资源,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破冰!我觉得这就是最重要的一公里。

  余康杰说:每个企业都有政府各部门在管理,有常态化的管理制度,可以说企业和部门之间都建立了沟通的渠道。那为什么“三万”行动还需要组织万名干部进万企,提出打通政府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我认为这是因为原有每个职能部门,与企业间联系仅仅是局限在各自职能范围之内,很多跨部门的问题,往往感觉无能为力。而这次“三万”行动通过政府这一层面组织干部下企业,就是为了把原来一个部门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政府整合资源,加大统筹力度最后加以解。破冰!我觉得这才是实实在在为企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源大创业园高级顾问、温网民间观察团成员王颜鹏:这一公里就是加强政府服务意识,为企业寻求一个平等沟通的对话机制。

  王颜鹏说,我们企业和政府打交道的时候往往没有站在一个平等地位上去沟通,点头哈腰总感觉比政府的人低三分。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心理上的差距。

  举个例子,温州企业家办事总喜欢宴请公职人员喝茶、吃饭,这其实是一种不正常的贿赂行为。但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的是企业家在寻求一个平等的沟通机制。企业家们更多时候,不喜欢坐在正式场合听领导打官腔,而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提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建立相对平等的沟通,促进问题的解决。

  我认为政府要加强服务意识,和企业建立平等沟通的机制,才是这最后一公里的意义所在。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企业难题,避免“三万”行动流于形式。

N来源:温州网|作者: |编辑: 黄国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