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联动,共筑中国梦”026

刘志高:从电器跨行开医院 源起车祸妻子重伤

2013年09月29日 09:52:07来源:温州网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有朋友认为,康复医院是一项长期投资,头几年得吃点“苦头”。可现实中的一康,仅在开业一年多,就扭亏为盈,今年业绩甚至有望冲刺3000万。
刘志高和爱妻的合照

  温州网9月18日讯(记者 张湉 实习生 李秀悦)40岁的温州乐清人刘志高  是上海光亚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同时也是上海一家名为“一康”康复医院的掌门人。

  经营电器十余载,当他将目光转向医疗时,别人并不太看好。但现实中的一康,打出了漂亮的一球,仅在开业一年多,就扭亏为盈,今年业绩甚至有望冲刺3000万。

   俗话说,祸福相倚。谈到刘志高   办医院的初衷,还得从四年前的一场车祸说起……

  2009年农历七月初七,刘志高和妻子驾车去签一份合同。不巧,因雨天路滑,他们坐的吉普车突然侧翻,连打几个滚,他的妻子被甩出车外,当场昏迷。

  医生说妻子的大脑受到严重损伤,在接受开颅手术后,她的性命是保住了,但一直处于植物人状态。医生建议刘志高不妨找一家康复医院。

  然而,寻寻觅觅后,偌大的上海竟找不到一家能为妻子这种颅脑损伤术后提供后续康复治疗的好医院,刘志高无奈将妻子暂时安置进一家条件较差的小医院。

  在连续昏迷4个多月后,有一天,妻子突然醒了过来,还能开口说话,这让刘志高欣喜万分。他意识到,这几个月里妻子陆陆续续接受的康复治疗起作用了。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一边陪妻子慢慢恢复,一边反复思忖着一件事:对于有着像我妻子这样重症病人的家庭来说,家属所承担的不仅是心理上的顾虑、经济上的负担,更盼望能给予病人一个好的康复环境。我何不投资建一家康复医院呢?

  当时,刘志高是一名已从事年电器、电缆生意十多年的商人,对如何经营一家医院完全是门外汉。但温州商人敏锐的洞察力,让他看到了上海潜藏的巨大商机。“一来,上海没有一家有规模的康复医院;二来,车祸患者多数比较年轻,路还很长,他们需要在常规治疗后进行康复治疗。如果能建一家最大的康复医院,将填补这个空白。”刘志高心想。

  2010年初,刘志高把设想付诸实践。他同几个朋友共同出资,同时与国内神经外科方面的专家教授联系沟通组成核心团队,并且通过反复权衡选取了一处交通便利、环境优雅的地段作为医院用址。

  2012年,国家出台扶持民营医院的政策,其中涉及康复治疗,这更是坚定了他的决策。同年4月,上海一康康复医院正式开业。为了让医院尽快运行起来,刘志高等人设计了一套总经理负责制的管理模式:由光亚投资公司任命的总经理负责医院管理,而医疗康复的专业领域交由专家团队负责,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刘志高介绍,一康以神经康复治疗为主要特色。收治对象主要有颅内损伤、脑梗塞、脑出血以及脊髓神经病变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虽然还处刚起步阶段,但一康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规范、全面、个体化、疗效最大化。“我们会根据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一套康复计划。在最短的时间里给病人最有效的康复治疗,让病人真正受益。”

  有熟识的人曾对刘志高说,康复医院是一项长期投资,3至5年间一般会亏损。可现实中的一康,在去年已实现收支平衡,按照今年盈利的态势,甚至有望达到3000万。

  但也有让刘志高发愁的事,即医保问题。医保是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之间的不平衡竞争,国家对病人的补贴是民营医院无法平齐的。如何解决该问题,他还在继续思考着。

  在一康康复医院的就诊病人中有60%都是温州人,有老乡建议和刘志高合伙在温州也建一家这样的医院,但被他笑着婉拒了。“我觉得当务之急,是把一康做精做专,直到成为一个可以复制的样本,这过程可能需要花上几年时间。但一旦时机成熟,我一定会把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经验带去家乡,为父老乡亲们造福。”刘志高说。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编辑: 叶双莲|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