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三中全会民生看点的“温州畅想”
核心提示:单独:生还是不生是个问题|医改:契约诊疗你期待吗
■推进资源价格改革
■高考打破“一考定终身”
■启动“单独二孩”
■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
■渐进式延迟退休
■加快房地产税立法
■落户大小城市门槛“高低有别”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期待改革红利惠及全民
温州网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新起点。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的纲领性文件,回应了社会关切的民生期盼。
《决定》承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到2020年取得决定性成果。这一时间表显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气概。距离2020年还有7年,届时《决定》里的改革设计落地成真,无论从多长的历史范畴考察,都将是了不起的成就,都将是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巨大进步,都将是彪炳史册的闪光段落,无怪乎人们预测“中国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正因如此,我们的老百姓,才有了更多期许。今天,温州日报推出的“三中全会民生看点的温州畅想”,正是温州市民的心声。我们选取了《决定》里的七个关键词,通过数百份的样本调查,采集群众心声,阐述民生话题,让一位位普通群众的憧憬和期许,与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架起连心桥。期待改革红利能尽早兑现,惠及全民。
改革是重点,民生是目的。只有让发展成果公平共享,改革大业才能凝心聚力;只有让人民幸福安康,中国才能在现代化道路上稳健前行。当改革已成共识,当人口红利演进成改革红利,当中国已为世界所瞩目,作为普通百姓,更关注的,是党和国家如何将改革红利兑现为民生福祉,让天更蓝水更清,食品更安全;让幼有所长,壮有所用,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唯此,才能让中国梦成为现实,才能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刘宏宇
■单独篇
生还是不生这是一个问题
资料照片
政策>>>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调查>>>
近七成受访者对“二孩”不积极
记者夏婕妤
研究了很久,讨论了很久,终于尘埃落定。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问号终于变成句号——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两个孩子了。
近日,记者对社会各阶层“单独”家庭进行调查,收回62份有效问卷。
本次受访者中,男女比例为30:32,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的有26人,30岁至40岁之间的有35人,40岁以上1人。其中自己是独生子女的有26人,另一半是独生子女的有25人,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11人。
虽然政策已给“单独”家庭亮起绿灯,但要不要再生一个宝宝,很多家庭都表示还要再商量商量。12人表示只要政策落实就会再要一个小孩,另有7户家庭表示已经打消了再生的念头,剩下的43户家庭不积极,态度犹豫,占69.35%。同时在另一选题“你会考虑什么时候生二胎”中,选择“政策落地即生二胎”的仅10%,很多家庭再生一个的愿望并不迫切。
“如果你选择生二胎,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这是一道多选题,但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很多父母对独生子女成长的担忧和顾虑。83.87%的父母认为“一个孩子太孤单,不利于成长”,35.48%的家庭担心“独生子女有风险,担心以后成‘失独家庭’”,33.87%被调查者打算再要一个小孩是因为“父母长辈希望多子多热闹”。不少家庭希望借政策东风,实现“儿女双全”的梦想。
生有生的道理,不想再生也有不想再生的顾虑,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经济压力。还有人怕影响工作,影响现有的生活品质,年龄太大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两个小孩的生活和教育,不喜欢家里吵吵闹闹等。不少受访市民表示,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他们不想再折腾一回了。
新政策会不会让独生子女成“抢手货”?本次调查特地设置了这道选题。结果显示,51.62%的受访者称在选择人生另一半时,不会过多计较对方是不是独生子女,能不能生二胎也无所谓。
样本>>>
政策一落实立马生“二胎”
尤先生(35岁,医生,儿子已满周岁)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可以生二胎了。还有啥好说的,政策一落地赶紧再生一个。
打从去年儿子呱呱坠地后,我和老婆就寻思着再要一个女儿才算完美。过去的一年,各种小道消息蜂拥而至,都说“单独二孩”会放开,让我每天活在希望里。现在美梦终于成真了。
我和妻子都想再要一个女儿,每天将她打扮得漂漂亮亮,一家四口出门多“炫”呀!也有人说万一再生个儿子怎么办,妻子回答如果不生,这辈子的“女儿梦”彻底无望,再生至少还有50%的希望,所以坚决要生。
看到了希望内心却纠结
陈女士(34岁,公务员,女儿已上小学)
新政策让我陷入两难,要不要再生一个,我真的很纠结。
老公家两代单传,我们的第一个小孩是个女儿,虽然公婆很疼爱她,但是我心里或多或少有些想法。我在乡镇街道工作,小有成就。去年干部公开选拔我高票当选,领导说我前途一片光明。
如果选在这个时候再生小孩,从怀孕到哺乳假结束,至少需要两年时间。乡镇街道工作变动很大,两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估摸着等我生完孩子回来,已经物是人非。可以说,如果选择生孩子,我可能要赌上事业。
如果我坚持不生,又担心老公家里有想法。看得出来这次政策放开,他们是有所期待的。前几天,公婆从老家突然来访,我真怕他们开口提这事,一直惴惴不安。
生活不想变放弃要“二胎”
赵先生(34岁,个体,女儿3周岁)
我们家的意见非常一致,坚决不再生了。不仅我和老婆态度坚决,就连我们父母也非常支持。养孩子花销太大,太费精力,我们吃不消。
我女儿3周岁上幼儿园了,也不需要费太多的精力,我们周末常常举家外出旅游。对这样的生活我很满意,也很知足。回想3年前女儿刚出生时那段昏天黑地的生活,只能用不堪回首来形容,真的是养怕了。更何况现在养孩子负担很重,光保姆钱就比我工资还高,生活品质直线下降。
好不容易熬到小孩进了幼儿园,我们也算苦出头了。如果再生一个,再经历一次“万里长征”,我们实在没有这个勇气和能力了。
民声>>>
叶傲霜(市妇幼保健所):政策实施后,我们的工作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比如高龄产妇、高危妊娠的数量会有所增加,怎样把好优生优育这一关,还需密切关注和努力。
现在,我们已积极调整工作重心。加强优生优育门诊的随访,特别加强了高龄产妇的产前筛查、产前门诊、剖宫产产前评估等。我们已经做好应对这一轮生育高峰的准备。
徐约丹(市中心医院产科):我每天都在跟新生儿和产妇打交道,非常忙碌。新政策落地后,我们的工作量肯定还要加大。
现在,我们医院的过道上时常会有加床。一想到产科的医生和护士中也有不少人符合再生政策,如果她们决定再生一个小孩,我们的人手就更紧张了。不过话说回来,能再生也是福气,能帮更多的家庭圆梦,我们忙碌些也值得。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