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一市民收藏近400本各地不同时期的结婚证
核心提示:叶建国在10余年时间内,搜集到来自全国各地大约400本结婚证,可谓我市一位结婚证收藏家。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
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这是一本民国37年结婚证上的证婚词
温州网讯 前不久,瑞安博物馆正式开馆,当地的叶建国先生将一本落款“中华民国廿二年”的结婚证(长约64厘米、宽24厘米)予以赠送。近日,他在接受温都记者采访时说,他收藏的结婚证后来因为赠送等原因,现在剩下约380本。
叶建国在10余年时间内,搜集到来自全国各地大约400本结婚证,可谓我市一位结婚证收藏家。
叶建国介绍,上述那份长约64厘米、宽24厘米的结婚证,曾是他收藏的所有结婚证中堪称规格最大的了;而规格最小的,长15厘米,宽11厘米,是洛阳一对新人于1979年办理的结婚证。据称,还有一份上个世纪20年代的结婚证,比温州博物馆陈列收藏的最古老结婚证,还要早一些。
叶建国收藏的结婚证中,从民国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不同阶段的都有,但以“文革”时期的居多。不同时期的结婚证,有手绘的、有卷轴式的、对折式的等等。这些收藏的结婚证,持证人大都是温州地区以外,甚至还有用藏文写的。登记于1958年的那本,是他藏品中唯一一本来自温州地区的。
叶建国说,他曾到过北京、河南、广州等地的收藏品市场和旧货市场去淘结婚证,“毕竟是婚书,一般是不会卖的,更多的是夹在一些旧书或杂志里,被一起卖掉的。”
年代不同,结婚证样式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结婚证风格各异。
一张小小的结婚证,或许可以引出不少有关当年的回忆……
民国二十九年的结婚证,上面还有印花税。叶建国/摄
跟你说说那些年月发的结婚证
1、上世纪40年代:结婚证上面贴着印花税票
在叶建国家中,有一本“民国二(十)九年”的结婚证。持证人为来自安徽时年24岁的章某和来自广西时年20岁的秦某。结婚证画面精美,正文置中直排格式。结婚证上方写着“结婚证书”四个字。证书中间除了用毛笔端正写上结婚人姓名、生辰八字和籍贯外,还有介绍人、主婚人、证婚人的姓名和印章,同时写明婚礼时间和地点。
在叶建国收藏的一本“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的结婚证上,有预先印制的“证婚词”:“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注:音叠)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叶建国说,民国年间,有的结婚证上贴有多张标注“拾元”字样的民国印花税票,有的是4张,有的是3张。据他称,这也算官方认可的一种表现。
2、上世纪50年代:结婚证就像一张大奖状
1950年,新中国首部《婚姻法》颁布。这时期的结婚证式样不一,有简约式的,有沿袭民国式的,也有同时混杂了两种风格的。
例如,1956年由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颁发的结婚证书,繁体字、直排,要求结婚双方签字和盖章。同时,结婚证上方印有五星红旗图案,也出现了“双方自愿结为夫妻,经审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相符,准予登记”的字样。
今年77岁的市区陈阿婆,在1956年,经人介绍后与吴阿公登记并领取结婚证。她说,当时的结婚证就像一张大奖状,用的是繁体字,四周还装点着鲜花、麦穗等图案。
她记得,当时吴阿公家里的条件还不错,订婚时送了她4枚戒指、1只
手表和1条项链,结婚时特地托亲戚为她从上海买来一件大衣。作为回礼,阿婆家里也回赠戒指、糕点等。
问阿婆“古董级”的结婚证还在否,陈阿婆连连摆手,说:“搬家都好几回了,哪里还在?”她说,那时的结婚证书并不像现在这么受重视,领完后就几乎没用到了,“证也是他(阿公)去领的,一点都不需要我操心。”
3、上世纪60年代:结婚证上盖印章“布票已发”
在一张北京海淀区人民委员会发的结婚证上,依旧使用繁体字。此外,盖有“棉花已领”、“布票已发”的印章。
温州大学法政学院相关专家解释,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商品按计划限量供应。结婚时,凭借结婚证书,新人可以到指定的商店换购物品,其中多为衣服、生活用品等,一般来说是一张换一份。因此,当时也有不少结婚证上印有“马桶已购”、“蚊帐已购”等字样。
市区叶老伯的结婚证上就盖有6个印章。据他回忆,他凭此证买过多样物品,分别是:百子盒及鹤兜、木床、蚊帐、副食品、草席、布票。
4、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结婚证上有“最高指示”
在叶建国的藏品中,有一张1970年的结婚证,落款盖章为“义县(注:在今辽宁锦州)前杨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据了解,在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结婚证上,大多印着语录、《老三篇》以及包括“最高指示”等在内的口号标语等。另外,如工厂、农村、太阳、红旗、葵花等图案也很常见。
张老伯是1971年领证结婚的。当时,张老伯在橡胶厂车间工作,厂里刚好分到了两只天津手表厂生产的东风牌手表。这在当时可是稀罕物,最终由抓阄决定归谁,但张老伯无缘此表。幸运的工友后来听说张老伯快订婚了,就爽快地转给他。这可把张老伯乐坏了,据说在送聘礼时也多了几分底气。
张老伯说,当时人们更看重形式,对结婚证并没那么在意,“摆酒请了亲戚朋友,在大家眼里就是公认的夫妻了”。
5、上世纪80年代:
结婚证从奖状式变成证书式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结婚证从奖状式变成了证书式。在部分地区,结婚证封面变得多种多样,内芯出现新人的照片。有的结婚证上,各贴上男女一张黑白证件照,也出现了两人合照。叶建国说,上世纪80年代结婚证的收藏价值相对低一些。
不过,在他的这些收藏中,有一本结婚证书倒是很有意思。
这本1988年元月8日颁发的结婚证,持证人是韦先生和陈女士。陈女士持有的那本结婚证附有说明:“……结婚尚未举办婚礼,女方和男方经常有意见,对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影响。女方提出和男方退婚。”
这份落款时间为“4月22日”的手写说明,应该是陈女士所在的“村公所”,向上一级政府所写的关于陈女士的婚姻情况说明,希望上一级部门予以解决。也就是说,这是一桩续存3个多月的婚姻,要是按今天的说法,也算是“闪离”了。
王先生今年50多岁。1984年才20岁出头的他,趁着到上海的机会,四处找寻,专挑便宜的好吃好看的糖果来做喜糖。回来后得到了街坊邻居的肯定:“瞧那王家的小伙,喜糖都是从上海买回来的。”
叶建国和他收藏的结婚证。记者蒋超/摄
结婚证,有三个演变阶段
温州市民俗学会副会长潘一钢认为,结婚证或者婚书,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大致有三个演变阶段: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以后。
“民国时期,虽然也有婚姻法,但一夫一妻制还是有名无实。婚书的规格也并不统一,往往大户人家或是书香门第讲究婚书。”潘一钢说。民国的婚书又称“鸾书”“八字帖”等,可以理解为当年的“结婚证”。民国时期的婚书往往用描金鸾凤朱纸,依男左女右次序,分书男女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名号,外有封套,上有“天作地合、文定厥祥”“鸾凤和鸣、珠联璧合”等吉祥语,并装饰有“双仙和合”、凤凰和百子图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期盼人丁兴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首部《婚姻法》正式颁布实施,人们对结婚证上所写的内容更加重视,主婚人、介绍人、证婚人都要具名,更重要的是根据法律要求,男女双方必须写上各自年龄。潘一钢说,他曾见过一本1951年的温州新人结婚证,主要是以红旗装饰结婚证,样子很像一张大奖状。“而到了‘文革’时期,结婚证就掺入了更多的政治元素,主要以红旗、语录等做装饰。”潘一钢说,这个时代的结婚证中,夫妻之间以“同志”相称,还有“为人民服务”等字样。
潘一钢说,在“文革”之后,即便在温州地区,各县的结婚证也都不尽相同,各地民政部门对结婚证制式都可自行决定,直至前些年民政部统一了证件样式。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