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之乡”蒲岐为何谈鲨色变
核心提示:国字号金名片曾让蒲岐人引以为傲,如今却避而不谈
正在晾晒的鲨鱼皮
制作鱼翅
温州网讯 鲨鱼被称为“海洋之王”。12月22日晚8时许,记者徒步来到“中国鲨鱼之乡”——乐清市虹桥镇蒲岐,这里的鲨鱼加工技艺在2009年入选了温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当记者在走访中打听鲨鱼加工从业者时,许多人都避而不谈。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虽然蒲岐在2004年拿下了“中国鲨鱼加工基地”国字号金名片,让当时的蒲岐人引以为傲,还在甬台温高速公路旁立起大大的广告牌,但这一切在2011年发生了改变。当时一名香港摄影师来蒲岐拍摄鲨鱼加工,并把这组照片发布到网络上,为此当地鲨鱼加工行业被推进了舆论漩涡,备受指责。
记者多方努力,为你探寻“鲨鱼之乡”背后的故事。
当年没饭吃时不得不吃“海龙王的将”
蒲岐人和很多温州人一样,100年前并不吃鲨鱼。在当时沿海居民的眼里,鲨鱼是“海龙王的将”,是不能吃的。然而,解放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百姓没食物填饱肚子,渔民出海打鱼捞到鲨鱼后不再像过去那样放回大海,而是拉上岸宰杀、分食。
“我听爷爷说,解放前后,温州海边鲨鱼比较常见,不过大家并没有刻意去捕捞,只是误捕后才拉上岸。”温州海德力鲨鱼制品有限公司经理王海丰,是该公司的掌舵者之一,他的祖父、父亲都从事鲨鱼加工业。
大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市区有了温州酒家等几家大饭店,蒲岐人尝试向这些大饭店推销鲨鱼皮,没想到一炮而红。不过,销量很少,渔民也没有以捕捞鲨鱼为主业。改革开放后,鲨鱼皮的销量看涨了,成为婚宴等重要场合的一道“高档菜”,蒲岐不少人开始办小作坊或企业,到舟山、福建或更远的山东、海南等地采购鲨鱼。
“蒲岐鲨鱼加工产业渐成规模,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王海丰说,10多年前,鱼翅成了“高档品”,不会加工鱼翅的蒲岐人到广东等地取经,才逐渐开始了鱼翅加工业。
经历舆论指责
还遭受敲诈勒索
让蒲岐人没有想到的是,2011年一名香港摄影师来蒲岐拍摄,他们好心配合,但该摄影师把血腥照片发到网络上,引起社会各界对蒲岐鲨鱼加工从业者的指责。
记者在蒲岐北门村老人协会采访时,碰到一名中年男子,他的家族就从事鲨鱼加工。这名中年男子也姓王,但不愿告知名字。他说,网络照片事件发生后,这里来了很多外地记者,有的直接骂他,让他无力辩驳。
与他一样,多名鲨鱼加工从业者也婉拒记者采访。他们说,这两年来,不止一次接到电话被人骂。这些人中有的还自称为动物保护组织成员。还有个别人进行敲诈勒索,直接到鲨鱼加工厂强行拍照,然后提出不给钱就发到网上。“我们真的很无奈,感觉都成了弱势群体。”
王海丰也遭遇过这些烦恼,称以前的一些报道有所偏颇。他这次接受记者采访,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蒲岐鲨鱼加工业的真相。目前,世界上有400多种鲨鱼,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华盛顿公约)的有4种,分别为大白鲨、鲸鲨、姥鲨和剑鲨。蒲岐人不捕捞鲨鱼,只从事加工,而且不采购濒危鲨鱼。他们主要加工的是青鲨、黑鲨、长尾鲨和公子鲨等,这些鲨鱼主要来自太平洋公海。
他带记者参观了鲨鱼加工车间,车间地上躺着20多条青鲨和长尾鲨,工人们正在给鲨鱼剥皮。“宰杀任何动物都是血腥的,不能因为是鲨鱼,就额外指责。”王海丰说,早年蒲岐人捅鲨鱼第一刀之前还要请道士做法事,现在法事不做了,但大家内心对这种生物仍充满敬畏。
提升加工工艺
传承文化遗产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这是姚明在野生动物保护广告里的一句话,片中解说:鱼翅由鲨鱼鳍做成,每年有7000多万条鲨鱼因为鱼翅汤而送命。这个广告让观众很触动,鱼翅消费大大降低。
王海丰也深刻感受到鱼翅加工行业的危机。他说,蒲岐原本有20多家企业和小作坊从事鲨鱼加工业,现在稍具规模的企业仅剩下东海、李发盛、海中宝等五六家,个别小作坊也是勉强维持生计,很多人都纠结要不要再从事这一行。蒲岐社区主任郑玉成也告诉记者,当地从事鲨鱼加工的人越来越少。
国内市场走下坡路,王海丰逐渐打开了国际市场大门。如今,鲨鱼肉主要出口到斯里兰卡,鲨鱼骨出口到日本,鱼翅则出口到东南亚。王海丰说:“蒲岐是把鲨鱼进行综合利用,不是像有些电视节目播放的那样,割了鲨鱼鳍就扔到大海里。”
“蒲岐鲨鱼加工工艺已经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传承这项技艺的同时,也要学习和利用先进技术。”王海丰等人到日本学习鲨鱼加工技术,目的是提升这项传统工艺,让这项手艺朝着精加工方向发展,比如用鲨鱼肝提炼出鱼肝油,用鲨鱼皮做成时装皮,用鲨鱼骨做成工艺品。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