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故事:孩童不知春运事 笑问父母去哪儿

2014年01月28日 06:41:27来源:温州网–温州商报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

5岁的李佳琪(右)和8岁的尹晴玩着贴贴纸,大人说她们俩并没那么乐意回家,两人已习惯了温州的生活。

十个月大的波波含着奶嘴靠在妈妈的怀里,也许年后小波波就不在妈妈身边而是靠在爷爷奶奶的怀里了。

五个月的小俊俊要先跟妈妈回安徽的外婆家,年后再去湖南的爷爷奶奶家。 金鱼 摄

  温州网讯 在春运的大潮当中,那些可爱的孩子是其中的一支主力军。他们不知春运的含义,也感觉不到辛苦,甚至对“老家”毫无概念。他们就像一只只“小候鸟”,在每年的这个时候,跟随大人迁徙。

  有了他们,火车站大厅里增添了许多鲜亮的色彩。有了他们,背负沉重行李的大人展现笑容,却也有着解不开的心绪。

  镜头一:“回家”有些不习惯

  前天上午10点,5岁的李佳琪和8岁的尹晴在火车站广场上玩耍。按照辈分,李佳琪是尹晴的阿姨辈。

  在两个小女孩的心里,“家”的概念非常模糊。她们都在温州出生,李佳琪是第一次回重庆老家,尹晴也不过回了两次老家。

  孩子的父母说,大部分亲戚朋友都在温州工作,回老家成了一种形式,甚至会觉得有些不习惯。

  记者问尹晴,回家高不高兴?她说,那里没有伙伴,也没有东西吃。

  尹晴的妈妈解释说,孩子习惯了城镇的生活,出门就是超市和商店,回到农村没地方买吃的,也没地方玩。所以,她不愿回去。

  镜头二:孩子到底让谁带

  前天上午11点,聂成胜坐在过道的椅子上,等待进入候车大厅。他的儿子波波10个月大,长着一双大眼睛,叼奶嘴的样子萌翻了。

  聂成胜老家在河南,来温州七八年了,在乐清柳市的一家低压电器厂上班。“家里的老人想孙子想疯了,打了好几个电话催我们回去,可厂里放假晚啊!”

  这次回家,不仅过个年这么简单,他还要跟父母进行一场谈判。“我们常年在外,家里只剩两个老人,很孤单。所以,他们想把孩子留在老家让他们带,但我觉得还是自己带比较好。”

  相对于聂成胜的坚定,他的妻子显得有些犹豫,“如果孩子给父母带,我就可以出来做事,为家里减轻一点负担。但是,现在还没想好。”

  镜头三:去哪儿过年是道选择题

  昨天上午11点30分,离检票还有15分钟,3岁男孩蒙蒙端着一碗炒面,狼吞虎咽。

  蒙蒙的爸爸曾军是江西人,在温医附二院B超室工作。他的妈妈是山东人,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

  曾军说,因为来自不同的地方,每年回家就成了一道艰难的选择题。去年春节,他带着孩子到山东过年。今年,他本来想回江西,最终拗不过妻子,还是带着孩子去山东。“说实话,我去山东有点不习惯。他们那里过年比较简单,就是每天吃饺子,不像我们那里,会做一大桌子菜。”

  除此之外,曾军最担心的是家里的老人看不着孩子,会想得慌。“没办法,我只能拜托哥哥一家一定回家过年,不然家里太冷清了。”

  24岁的查平安和妻子杨海燕也是这样的情况,男方是安徽人,女方是湖南妹子,儿子俊俊才5个月大。

  在候车大厅里,杨海燕用背篼把孩子背在胸前,不时用鼻子去蹭他的小脸蛋,满脸幸福的笑容。

  杨海燕说,自打孩子出生,两边的老人都想孩子回去过年。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先去安徽(因为安徽的票相对好买),再去湖南,这样两边都能顾及到。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记者徐再杰 |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