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长四点财政建言 引来张委员长一串妙语

2014年03月06日 06:27:35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陈金彪针对深化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改革的四点建言,引来参加讨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的一串妙语回应。

  温州网讯 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浙江代表团审议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彪针对深化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改革的四点建言,引来参加讨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的一串妙语回应。

  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抓好财税体制改革则是重头戏。近年来,中央财政资金在支持重点建设、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转移支付制度也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作为地方的行政一把手,陈金彪在分配使用财政资金时经常会有困惑。

  “专项资金占比太高,财政资金‘碎片化’严重,难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加之专项资金‘太专项’的问题,使得资金有结余,也用不起来。这好比是饿着肚子,也不能把买油的钱用来买米,影响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参加审议的陈金彪被安排在第五个发言,在简要汇报温州治水的初步成效后,他向这位曾经在浙江工作过的老书记坦言,“花在这个事情上的精力不少。”

  听到关键处,熟悉基层工作的张德江会心点头。

  “建议从突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控制专项资金规模、调整转移支付结构、改进转移支付方式等四个方面下手,下大力气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陈金彪一边建言,一边向张委员长汇报温州的探索,“去年在市人大监督下,温州公开了44个部门预决算,一是预决算公开到类、款、项,二是转移支付不但公开金额而且公开测算方法,三是‘三公’经费公开。今年将继续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到2015年把所有财政供养部门都纳进来。”

  接过话茬,张德江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让地方有可靠的收入来源,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很现实的问题,确实需要认真探索。他认为,除跨区域、跨流域的专项资金外,专项资金原则上要切块给地方统筹使用,要相信地方能搞好。

  他举例道,一个县要治水需三十万资金、环保治理要三十万、盖校舍要三十万,于是向上争取资金,后来三个部门各给十万,县干部很机灵,把这三十万用于治水,结果水是治好了,环保没治理,校舍也没盖起来。县里本想再争取资金。水利部门说,水治好了,还要资金做什么,其他部门说,你把钱挪用,我不给资金了。事实上,如果县干部只照游戏规则办事,结果就都成了半拉子工程,效益反而发挥不出来。

  针对陈金彪谈及的“上级请客、下级买单”的现象,张德江表示,“我不赞成轻易地让地方搞配套资金。我们要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要尽力而为,同时也要量力而行。”

  他又举例道:好比一百万修路,上级要给乡镇五十万,但要求必须配套五十万。为了争取这五十万,即便没有五十万的配套资金,干部也得拍胸脯称有五十万,找来施工队施工。可事实上由于配套不了,施工完了,乡镇政府只得欠薪。于是就有了地方债务、农民工拖欠工资等的一连串问题。

  如一堂形象生动的经济公开课,张德江的一串妙语,引发在场一片会心笑声。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记者 吴勇 林乃鹏 |编辑: 叶双莲|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