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出台助企强工“新十条”政策
核心提示:力推“三转一市”,加大企业规范提升发展培育的力度
温州网讯 政企联动、振兴实体经济“1+X”政策、驻企服务……去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出台,温州实体经济逐步企稳向好,走出上扬曲线。如何让发展曲线持续上扬?
昨天,第二次全市振兴实体经济大会上公布的《关于助企强工的若干意见》给出答案:我市今年将重磅推出助企强工“新十条”政策,涵盖企业最关注的技改补助、整合重组、工业供地、规范提升企业、重大项目引进等多个领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细看“新十条”不难发现,这些新政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更大,含金量更高。
夯实基础提升企业整体档次
此次“新十条”拿出真金白银,力推“三转一市”,加大企业规范提升发展培育的力度,整体提升企业档次。
按照规定,我市将对新增的规上工业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转规(限)上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企业股份制改造,按此前市政府已经出台的《关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区域资本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给予扶持,比如,对开展股份制改造的企业实行5年财政扶持政策,也就是在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起3年内,以该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前3年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平均数作为基数,超过部分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同级财政给予全额奖励;后两年按50%予以奖励。
据统计,去年我市完成“个转企”2.3万家,居全省第1位;“小升规”1471家,居全省第2位;“规改股”134家,超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总和。在此基础上,今年我市计划新增规上企业800家、股份制企业100家,推动50家企业上市或在新三板及区域资本市场挂牌交易。
创新驱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四换三名”工程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和培育名企名品名家,堪称推进经济创新驱动的重要推手。这次的“新十条”也着重加大了对“四换三名”的扶持力度。
比如,“机器换人”方面,我市此次明确把企业技改设备投入奖励由6%提高到10%以上,如果引入国际先进进口设备更可奖励15%;对单个企业补贴上限,由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对取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财政奖励标准提高到200万元。
培育名企名家方面,我市将对税收首次达到3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奖励标准由1%提高到2%,即一次性给予从60万元到2000万元不等的奖励。同时,对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订单本地化生产,每增加1家配套企业,奖励龙头企业10万元。
四把剪刀剪断企业担保链条
针对困扰企业发展的错综复杂的担保链,此次新政对症下药,用“四把剪刀”剪断企业担保链。第一把“剪刀”是通过破产审判,让“两高一低”(高能耗、高污染、效益低)风险企业“该破则破”,使之有序退出市场;第二把“剪刀”是通过整合重组,推动龙头企业、优质企业兼并收购,或者中小企业自行组合;第三把“剪刀”是寻求银行支持,对坚守主业、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能够续贷,增加信贷规模;第四把“剪刀”是通过调整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产交易放量。
整合重组方面,针对股权变化等企业普遍感觉难度较大的环节,将对企业整合重组或融资性股权质押过程中发生股权结构变化,由市场监管部门先予办理股权变更登记备案,同时函告税务部门进行备案;不发生股权所得,无需交税。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