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倾斜了,是否敲响了警钟?

2014年04月10日 08:51:45来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危房危矣,应对危房需未雨绸缪,拿出事不宜迟的果断措施,才能化危为安。

  用绳绑住砖块,把绳子紧贴墙面从4楼放下,到离地面3.2米时,绳子离墙面已约18厘米……龙湾区永中街道新莒村的部分楼房存在倾斜问题。当地村民介绍,其中11和14两幢的倾斜程度最严重。8日上午,记者来到新莒村,泰顺人翁先生就住在该村11幢。他家4楼房间里的一张床一侧的床脚被垫高了,翁先生解释,这样睡觉才能“躺得平稳些”。翁先生妻子拿来一碗水,放在窗沿上,水面有明显倾斜。(本报昨日A7版报道)

  意大利比萨斜塔因斜而驰名,引来游客如潮,而新莒村的部分楼房因倾斜而让村民忧心忡忡。在奉化塌楼事件之后,关注危楼,关注居民生命安全,乃至关注危楼背后的猫腻,已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命题。

  新莒村部分倾斜楼房是不是危楼,尚需鉴定。楼房为何倾斜,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答案,有人认为,“当初建房时,地下好像没有打桩,有个别住户建房时可能有‘超高’,承重过大,然后造成了沉降。”还有人认为,新莒村的道路较窄,几年前村里有个排污工程,当时弄了太多窨井盖,挖到地底3米多,房屋倾斜跟这个可能有关系。官方则表示,之前他们确实发现新莒等村的房子有倾斜问题,大多存在“擅自加层”的嫌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权威部门彻查才能还原真相。

  而就目前而言,当地政府应快速介入,该加固的加固,该腾空就腾空。莫等悲剧发生,才想起来善后。殷鉴不远,奉化塌楼事件本该避免,涉事楼房粉碎性坍塌前,其实已显败落迹象,居民多次反映,但未获积极反馈,终酿悲剧。人们常说吃一堑长一智,其实何必等到吃一堑后才长智,其他地方出现了类似事故,我们就要引以为鉴,并举一反三。若如此,必能避免类似悲剧再次上演。

  真相尚待还原,但追问不能止步。据报道所称,新莒村的相关楼房于1999年开始施工。楼房建成恐怕该是2000年的事了,距今不过十余年,却出现了倾斜现象,可以推断相关楼房必有先天缺陷,否则不会如此年轻就呈现龙钟老态。从记者拍摄的照片看,相关楼房属于砖混结构。按规定,一般民用建筑钢架构、钢筋混凝土建筑设计使用寿命是80年到100年,砖混结构建筑设计使用寿命是80年。才十余年就倾斜,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彻查倾斜住房的同时,还应该调查还有多少问题楼房?奉化塌楼事件发生后,新华社获得的一份报告记载,奉化市一共35处危房。另有消息显示,今年1月的相关检测报告已提醒,涉事楼房在缓慢变化中,如果倾斜率达到一定值,则应撤离人员、采取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显然,不只是奉化和龙湾区存在危房,其他地方也有为数不少的危房。危房危矣,应对危房需未雨绸缪,拿出事不宜迟的果断措施,才能化危为安。(文/王石川)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王石川 |编辑: 陆向东|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