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芳:变党建工作"沙漠"为"绿洲"

2014年04月14日 10:25:43来源:东方网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

  高师带徒带来三方共赢

  吴慧芳说,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线,做群众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就是要做到大家的心坎上。因此,工会和党委不仅要对企业做到“有求必应”,更要为每一个工作和生活在开发区的员工们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

  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里,青年技术人才、产业工人集聚,他们对于提升技能、增强自身竞争力有着很强烈的需求。吴慧芳和她的团队注意到了这一点,随即开始策划“高师带徒”活动。2009年春,这一活动正式走进开发区,经过前期的多次协商和指导,德资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率先加入这一活动,建立起了一支25人“高师库”,仅CT部门就有20对师徒成功结对,而且不少是跨国组合,覆盖整个研发团队的所有部门。

  如今担任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硬件研发经理的赵文江,就是当年“高师带徒”活动的受益者之一。据他回忆,2009年以前,公司内中国籍的工程师虽然数量也不少,但却始终难以成为真正的骨干:“我们公司有一面专利墙,会挂上每个专利项目负责人的照片。以前那面墙上尽是老外的面孔,而自从高师带徒活动开展起来以后,专利墙上的中国面孔开始越来越多。”

  吴慧芳的“高师带徒”概念,不讲教条、贴近企业,只要有一技之长,无论有无职称,都可以当师傅。借助“高师带徒”这个平台,企业解决关键岗位人才的断层问题,同时职工能力也不断提升,直接促进了生产能力,从而实现了企业、职工和园区的三方共赢。

  公正公平协调劳资纠纷

  处理劳资纠纷,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桥开发区生产性企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劳资矛盾频发,而吴慧芳和她的团队妥善处理了群体性劳资纠纷124起,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6起,涉及员工11930人。在妥善处置劳资矛盾纠纷上,吴慧芳实现了在别处很难企及的“三不”,即劳资矛盾不出厂区、劳资纠纷不发生肢体冲突、不得损坏公司设备和财物。

  2012年,园区内某家生产手机配件的企业突然宣布将搬迁至苏州。消息一出,企业员工急了眼:企业搬走了,我们的工作怎么办?更令大家气愤的是,资方并没有打算给予员工经济补偿。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我们并没有开除你们,如果想要上班,可以去苏州嘛!

  一句轻巧的“去苏州”点燃了员工的怒火。300多名员工包围了厂区,要求企业给出合理的回应。企业高管见势不妙,随即打电话报警。民警赶到后,这名高管只是反复责问警方为什么不保护企业利益,对工人们的诉求却只字不提。消息很快传到了吴慧芳那里,她火速带领同事赶到现场。面对一触即发的阵势,吴慧芳一方面说服工人,让大家不要冲动;一方面提醒企业,不能忽视工人的合理要求,该补偿的,一定要补偿。

  吴慧芳分析,在这起矛盾中,虽然工人们的做法过激,但资方的做法显然也不合情理。于是,吴慧芳让工人们选出9名谈判代表,她请来律师给代表们做劳动法律方面的突击培训,让他们据理力争——这样,既不会“闹出事”,也能给资方施加压力。培训结束后,吴慧芳召集劳资双方谈判。由于员工代表准备充分,企业方面的首席代表在谈判时自知理亏,经多次请示后,当场签订了赔偿协议。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编辑: 温网编辑|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