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写信温大学子:敢想敢做才是 有意义的青春
核心提示:
温州网讯 “汇集家乡水·同结环保心”保护浙江母亲河大型公益环保活动受到浙江卫视关注,并收到了省委书记夏宝龙的回信。该活动的牵头发起人茅幸玮,当时是温州大学城市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1992年出生,浙江余姚人,读的是金融专业。他是怎么想到发起这个活动的?又是怎样想到给省委书记写信的?昨天,温都记者对话茅幸玮。
因准备不足,第一次取样失败
记者:全省取水样的创意是怎么来的?
茅幸玮:我平时对新闻比较关注。那段时间,看了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报道,想到我的家乡宁波余姚,和温州一样,经济起步早,河道污染也很厉害。作为大学生,又是志愿者,我想做点什么。
当时媒体报道了温州一个民间志愿者“巡河浙江”取样的活动,学院学工部部长范茂盛老师提到,我们有遍布全省的同学资源,能不能让大家清明节放假回家时都顺便带瓶家乡的河水回来,看看水质如何。
记者:同学们都愿意配合吗?
茅幸玮:大家的参与度都很高,一公布相关消息,就有500多人报名。后来根据每个人的家乡、清明节是否回家等,筛选确定了200多人。清明假期回来,大家带回来229条河的水,全省每个县(市、区)一条河,加上温州全市的每个乡镇。
记者:听说清明那次采集最后失败了?
茅幸玮:对,说起来挺挫败的。一开始我们想得也比较简单,每个人拿着水瓶去灌了河水,自己买了些PH纸之类的简单工具。结果根本测不出来。
老师帮我们联系了马教授(为志愿者提供专业检测的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马剑华),他看了水样,一方面觉得我们很多水样采集过程不规范,有些水样都已经变质了。这样检测出来的结果根本没有参考性。
第二次检测发现,90条母亲河,有46条可以游泳
记者:第二次采集,为什么选定这90条河?
茅幸玮:范老师(指温大城市学院学工部部长范茂盛)帮我们分析了,像第一次那样,相邻乡镇取的可能是同一条河的水,比对意义不大;另外,水样过多,马教授那边做实验的量也太繁重。最终明确全省每个县(市、区)选一条最有代表性的河。
最后出来的报告,我们按可不可以游泳来划分。90条母亲河中,有46份水样达到二、三类标准,可以游泳;还有44条为四、五类甚至劣五类标准,污染较为严重。水质好的河多集中在衢州、丽水等相对欠发达地区,水质不好的河就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没想到这次活动能得到这么高的认可
记者:给省委书记写信,也算挺“大胆”的事情,你们是怎么想到的?
茅幸玮:今年初,浙江卫视有个“五水共治”的节目,采访报道了我们的活动。节目里有省委书记夏宝龙的专访。当时有闪过这么一个念头,但没细想。到今年3月中下旬,我们提出来,大家一讨论,就大胆地提议,能不能写封信,让省委书记给我们提一些意见,指导我们更好地去实施这个活动。
我们花了一个晚上写好信的初稿,老师们帮忙逐字逐句修改。90名参与的同学签好名,再附了一些媒体对我们活动的报道,就这样寄出去了。
怎么说呢?敢想敢做,才不会虚度青春吧。
记者:有想过会收到回信吗?
茅幸玮:真的是个惊喜,也很自豪。我们平时做很多志愿工作,没想到过会得到这么高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这个认可会让更多人积极地投身环保志愿者的队伍里。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