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口热卖各种恶搞证 女儿给老爸颁“白痴证”

2014年05月07日 14:13:45来源:温州网–温州晚报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家长很忧心:希望能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专家很揪心:会影响孩子人生观

  温州网讯 “傻逼证”、“屌丝证”、“流氓资格证”、“扁人许可证”、“死不要脸证”、“白痴证”……这些从来没听说过的“证件”,今年居然在温州一些小学里悄然流行。王先生反映,前不久,上小学的女儿竟给他颁发“白痴证”,令人惊叹。

  这几天,记者走访发现,如此“证件”居然还卖断了货,而更让人惊愕的是,这些个性的另类证件都是很多小学生购买。

  爆料

  女儿给老爸

  颁发“白痴证”

  前几天,市民王先生收到了一张女儿给他颁发的“白痴证”。只见小卡片的封面上印着“白痴证、全球精神病鉴定中心”等字样,“证件”里面还有贴照片的地方,其内容显示“兹证明某某同志具本中心鉴定,属于极度白痴状态,无法用言语和数据表示。特发此证,以兹证明。”等等。

  这让他又好气又好笑,而且女儿的书包里居然还有不少这样那样奇怪的“证件”,有“光棍证”、“痴情证”,竟然还有“死不要脸证”。女儿说,这些“证件”都是同学送的,同学们都有在玩,挺搞笑的。

  看到这些东西,王先生感觉怪怪的,因为证件上的有些内容很不文明,不少来自网络上的低俗语言。王先生特意来到了女儿学校门口的小卖部看了看,发现这类“证件”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证件,一应俱全。

  调查

  “恶搞证”商店卖断货

  根据王先生所说,记者也走访了市区几家小学门口的小卖部,果然也看到了这些“证件”,而且据说这些被商家称为假“证件”的玩具,还卖得相当不错,甚至几家小店自称曾经还卖断了货。

  在上陡门小学附近,记者随便问了一家杂货店,店主就知道是什么东西了,笑着说东西已经没了。在瓦市小学门口的一家文具店,一问,老板娘也说是卖完了,最近都缺货。

  不过在百里路小学门口的一家文具店,记者倒是找到了十几盒这样的“证件”,有1元一盒(4张)到1.5元一盒(8张)不等,其中“证件”种类是五花八门,有“傻逼证”、“屌丝证”、“流氓资格证”、“扁人许可证”,“光棍证”、“处女证”、“网恋许可证”、“2B青年证”,甚至还有“黑社会证”、“人妖证”等等。

  店主说,这些东西今年才开始有的,卖得不错,小学生们都爱玩,但她不知道怎么玩,反正买的人不少,曾经还卖断货,现在那种一元钱的也就只剩下这一盒了。令记者哭笑不得的是,随手翻开的竟然是一本“色狼证”。而映入眼帘的是这样的一段内容:“兹证明××同志因调戏美女、丑女、未成年少女以及中老年妇女、手段高明,手法新颖,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特发此证,以兹鼓励。”发证单位“国际色狼鉴定中心”。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居然还有一本“家里蹲大学毕业证书”。

  记者发现,在这些“证件”上都找不到该产品的生产厂家,更不知道是哪里生产的。

  访问

  孩子说挺逗

  家长很忧心

  中午时分,记者采访了数名放学回家的小学生以及家长。一名小朋友说,这些东西确实有好几个同学都在玩,自己虽然没有,但也看过,感觉挺逗的,有些同学拿他来“整人”,看见谁不爽,就给他一张。

  另一名小学生告诉记者,很多男同学都拿它来欺负人,传来传去,挺搞笑的。他们男生喜欢的是“帅哥证”,而女生最爱“处女证”。不过,老师看到肯定会没收的。

  面对这些东西,一名姓刘的家长说,她还没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玩这个,不过这些东西能不能玩,还要看内容,如果内容低俗,肯定就不合适,如果只是搞笑的,那就由着孩子们玩。

  另有家长说,最近她也收到孩子给她颁发的一种“证件”,后来,她还在孩子的书包里找出了不少这样的“证件”,这些“证件”上的内容大多都是来自网络上的“不雅”语言,其实对孩子的影响很不好,但是现在的孩子又普遍都有上网,很难管得住,拦了这边,拦不住那边,真怕孩子学坏。

  专家

  老师、家长要正确引导

  让孩子不去接触这些东西

  随后,记者联系了温州市百里路小学教导处的徐老师。她说,她在学校里目前还没有听说有学生在玩这东西,可能班主任会知道一些。过后,徐老师为此特意找了几个学生进行了核实,个别同学承认有玩过。但同学们对此说法却有不同,有些同学觉得这些东西好笑,但也有些同学觉得这些很没意思。

  徐老师说,这些“证件”从内容上看肯定不利于孩子们玩,但是,作为学校老师或者家长见到孩子玩这些,却不能采取强硬措施,更不要为此去打骂孩子。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太过惊讶,进行淡化处理,正确加以引导,让孩子觉得这些东西其实没什么大不了,而且也没什么意思,自然而然,孩子们就不会太去关注这些东西了。

  鹿城区教育局一名教育专家认为,这些“证件”内容多来自网络,而网络上的内容往往是针对成人所创建。据目前了解,接触这些东西的大多应该是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也只有这些年龄段的孩子能似懂非懂对其产生好奇,同时这些孩子也喜欢跟风,一旦接触这些不良内容,就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产生影响。因此来说,最好不要让孩子去涉足这些东西。

  但是,作为老师和家长也要采取正确的办法来让孩子自觉不去接触这些物品,如果学校发现孩子集中在玩不良玩具,可以组织学生就该玩具好与坏的话题开展讨论,老师再加以正确引导;而作为家长,同样也可以向孩子抛出类似的问题,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这些玩具究竟有没有益处、有没有意思,让孩子养成分辨好坏的能力。

  另外,作为相关执法部门,也要加强学校周边商家的管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杜绝一些不利孩子身心健康的三无产品上市销售,尽可能从源头上加以制止。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记者 王骁/文 翼翔/摄 |编辑: 叶双莲|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