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造价300万的温州台阁再次沉没 政府需出把力

导语Guideline

“午日江城竞渡时,倚楼画阁望迷离。半天忽动秋千影,龙女腾空作水嬉。”这首诗载于《温州竹枝词》,描述的是清朝端午佳节水上台阁漫游河道时的盛况。在龙舟之上,搭建亭台楼阁,曾经是温州塘河人家独特的历史记忆,1933年,温州水上台阁绝迹江湖。

2003年开始,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温州市民林春微等怀着梦想,倾注了温州地区许多能工巧匠的智慧和汗水,花费300万,让水上台阁重现辉煌。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这艘号称“水上宾利”的大家伙,却两度沉没。

编辑:林振将来源:温州网2014-05-08 12:09:23
【聚焦】造价300万的温州台阁再次沉没 政府需出把力

结语Epilogue

近几年,温州在不断的提出要建设文化大市。

作为穷屌丝,实在不懂文化大市建设,到底都包含哪些内容,哪些是需要建设的,哪些是需要保护的,哪些是需要发扬的,这些,只有官老爷们最有发言权。

有一点,即使作为屌丝,我也了解过,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婚丧嫁娶、岁时节令、娱乐游艺等民间习惯的总和,即民间民俗,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对于一个民族,非遗是精神血脉的延续,是获取心灵滋养的精神家园;对于整个人类而言,非遗是人类的活态历史,也是坚实的现在和具有根基的未来。

然而,作为收录在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于温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的温州水上台阁,为何在建成投用后,两度发生沉没事件?我想,这值得我们更多的深思,为什么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人们常说,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而现在却是,哪里跌倒,继续在哪里跌倒。

说多了,都是泪,只想告诉你们一句“了解过去的一千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未来五百年。”

非遗保护的实践诉求,是通过唤起一代代人的文化自觉,从而渐渐确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而这,才是我们建设文化大市的根本、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