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Guideline
近日,“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一事持续引发关注。根据警方通报,目前正在积极调查取证;根据相关企业公布的“阶段性调查和处理决定”,对相关涉事人员进行了处理。截至目前,事实暂未清晰,有待警方权威调查后及时通报
事件阿里女员工举报P7领导禽兽之举:伙同男客户实施灌酒性侵
8月7日晚,网传阿里巴巴一名女员工发表一篇约8000字的长文,详细描述了其于7月27日,被其领导(花名曲一)逼迫去济南出差,然后被灌醉性侵的详情。
根据女员工描述,7月24-26日杭州因台风烟花,一直在下雨。当事人领导“曲一”(阿里 P7 职级)让其冒着台风危险去济南出差,在当事人明确拒绝后,该领导依旧反复逼迫,迫于压力只好前往。长文描述的当事人包括淘鲜达华北区商家运营组长,花名“曲一”;曲一的直属领导,淘鲜达LKA负责人“阿甘”;淘鲜达 BU 负责人“九戎”;悦尔 HGR;同城 BG 负责人“老鼎”;张国,济南华联商户的人,以及与商户同行的陈某某,女。
根据阿里巴巴女员工描述,7月27日在一行人和商家开完会后,她的领导“曲一”约了商家吃饭。刚到饭桌,就和商家的男领导们说,“看我对你们多好,给你们‘送’了一个美女来。”此外,还强调当事人酒量特别好,但当事人立马解释称酒量不好。吃饭期间,一行人打着各种冠冕堂皇的工作名义向当事人劝酒,让人不敢拒绝,导致当事人之后醉酒无意识。
在当事人醉酒几乎丧失意识之后,一名商家将其带入无人包房开始猥亵,后续警方查看监控证实了这一点。猥亵情况持续长达20多分钟,当事人领导“曲一”没有阻止。
阿里巴巴业务总裁和HRG引咎辞职,涉嫌男员工被辞退永不录用
8月9日凌晨,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在阿里内网公布了“女员工被侵犯”的阶段性内部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
阿里阶段性内部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显示:鉴于曲一承认存在和同事XX在醉酒状态下有过度亲密行为,严重违反公司规定,予以辞退,永不录用。关于他是否有强奸或者猥亵等违法行为,等待警方的调查结论和行动。
同时,阿里同城零售事业群总裁李永和和HRG徐昆引咎辞职。阿里内部公告认为,李永和作为事业群总裁,在这件事上的敏感性、重视和投入程度远远不够,没有主动作为,徐昆也没有起到事业群HRG关键决策的作用,为此应承担领导责任。
此外,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童文红受到记过处分。阿里内部公告认为,在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HR团队对人的关注、关怀不够,理性多了,感性少了,缺乏感同身受。同时,缺乏应急响应体系和存在严重的判断失误,在遇到涉嫌刑事案件的情况下,未能第一时间将当事人停职。“这种种现象的背后是HR文化体系和能力的建设出现了重大问题。”
济南华联超市辞退!济南华联超市发布“阿里事件”涉事员工处理决定
华联超市员工张国7月27日晚在参加合作单位安排的商务宴请活动中,未能遵守员工行为规范,因不当行为,产生极坏影响,损害企业形象。现根据超市公司制度规定,决定予以辞退。该员工是否存在违犯法律的行为,有待警方调查确定。
涉事酒店阿里女员工事件涉事酒店亚朵集团:不存在违规制作房卡情况 酒店前台没有售卖避孕套
亚朵集团在对记者的回应中提到,关于近日网络热议的“阿里女员工事件”,其中受到社会关注的“酒店是否存在违规办理房卡问题”,因事发亚朵旗下济南西站国际会展中心亚朵轻居酒店,公司在事发后即成立工作小组。
律师说法灌酒、猥亵、证据被毁?律师谈“阿里女员工被侵害”
当员工遭强行灌酒导致被猥亵,公司方是否担责?猥亵、强奸需要哪些证据链?对此,中新网采访了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宇鹏、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晨、河南陆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力文等多位律师。
问:如果员工被强行灌酒导致被猥亵,客户和领导要承担什么责任?
刘力文:员工若在醉酒状态下被客户猥亵,明显违背受害人意志的情况,应属于使用其他方法猥亵的情形,按照刑法相关规定,客户的行为可能构成强制猥亵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张宇鹏:关于领导是否要承担强制猥亵罪责任,主要看领导在其中有没有帮助行为。
从目前爆料的信息,只能推断,如果员工是在领导职权或领导地位的胁迫下,被迫接受了猥亵行为,那么,即使领导当时没有实施猥亵行为,也可能构成强制猥亵罪的共犯。
员工称,次日醒来,床头出现了拆装的避孕套。另外,监控显示领导夜里4次进入房间,领导在电话中承认其有亲吻等行为。报案后,领导突然改了口供,声称是员工主动。
问:当存在灌酒等情况,还需要证明是否主动与被动么?
刘力文:灌酒行为往往表现出犯罪行为人欲使受害人无法反抗的主观想法,与暴力、胁迫等同样属于违背受害人意志的猥亵准备手段,除非受害人在灌酒行为时明确表示出自愿,否则无须证明受害人是否主动。
张宇鹏:强奸罪的核心是要违背妇女意志,哪怕不是醉酒只是一个熟睡状态,只要女性无法反抗被性侵,也属于强奸。因此灌酒并非前提,主要取决于员工是否处于醉酒无法反抗的状态。如果是这种情况,领导称“员工主动”的抗辩理由就很难成立。
员工称次日醒来怀疑被侵犯,且自己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内裤。
问:如果受害者被性侵,证据被销毁或者找不到相关证据,如何维权?
刘力文:涉及到强奸罪,应第一时间报案至公安机关由其立案侦查后递交至检察院提起公诉。一般而言,证据是由公安机关负责收集。
随着科技进步,证明性关系发生的手段也愈发多样,内裤被销毁并不可怕,体内检测、毛发DNA对比等,均可以起到证据的作用。
员工称,通过监控显示,领导回到酒店的前台,偷偷办了一张女员工房间的房卡,潜入其房间。
问:酒店能否向其他人提供房卡?出了类似事件,酒店是否构成共犯?
杨晨:一般来说,酒店只能向办理登记入住的客户提供房卡。如果酒店向陌生人提供房卡造成客户损失,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酒店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不过也可能,员工的房间是以领导的身份证开的,那么酒店是可以向其提供房卡的。具体的情况还是要以公安机关的调查结论为准。
张宇鹏:存在单位犯罪时,才需要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从本案来看,因强奸罪和强制猥亵罪的犯罪主体都是个人而非单位,酒店不会为此承担刑事上的责任。
但如果提供房卡的人明知公司领导要去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还提供房卡,则有可能构成帮助行为,作为共犯来处理。
员工称,在公司内部检举,却迟迟未有结果。
问:如果女孩爆料属实,公司是否应当及时作为,不作为是否要承担责任?
张宇鹏:强制猥亵罪、强奸罪的犯罪主体为个人,公司作为与否,不存在承担责任的问题。
但公司有义务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甚至后期侦查工作。如果公司在公安机关调查过程中制造障碍,甚至帮助销毁证据,将可能要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比如,公司领导安排员工作假证,则相应的涉嫌妨害作证罪、伪证罪。
刘力文:从处理方式来说,公司作为员工的聘用方,有职责根据劳动合同以及公司管理规定管理员工,如果员工涉嫌刑事犯罪被定罪处罚,则公司有权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应当注意到,人事管理属于公司内部事务,如何决断是公司的自由,一般考虑到社会影响与内部稳定,会与犯罪员工解除劳动关系。
问:现在济南华联和阿里都说自己成立了专门调查组在调查,有网友质疑企业内部调查的意义。
杨晨:企业内部调查对企业文化“建设”和价值观“管理”有重要作用。如果案件不涉及刑事案件也不涉及治安违法,只是普通的性骚扰,比如言语等等,国家机关很难介入,此时,企业内部调查和处理变得至关重要。
网传该公司有所谓“破冰文化”,目前,阿里已对此进行了辟谣。
问:对一些企业存在低俗团建,公司是否应承担相应责任?
张宇鹏:如果公司搞低俗文化活动涉及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可以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主要可能涉嫌强制猥亵罪、侮辱罪。
即使强制猥亵罪和侮辱罪未达构罪的标准,也有可能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行政处罚。
人民日报评论越是扩张发展,企业文化越需“实质校准”
近日,“某企业女员工被侵害”一事持续引发关注。根据警方通报,目前正在积极调查取证;根据相关企业公布的“阶段性调查和处理决定”,对相关涉事人员进行了处理。截至目前,事实暂未清晰,有待警方权威调查后及时通报;如有人员违法犯罪,必会受到法律制裁。我们相信,真相与正义不会缺席!
舆情焦点往往是关切重点。此事在网络平台曝光后,引致人们广泛讨论,有的围绕职场“江湖氛围”,有的立足女性视角,有的关心员工权益,有的呼吁维权渠道,有的反思“酒桌文化”……这些探讨始于但不限于这一件事,为人们提供了多元的思考维度,也指向了一个共同命题,那就是企业管理如何更好、企业文化如何更健康。这不是一家公司需要回答的问题,而是所有企业都应该深思的课题。
有文化的企业才有生命力。这是无数企业认同的基本共识,也是基本常识。正像有人说的,“思想是力量,观念是财富,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关键是,企业倡导并建立了何种文化观?是丛林竞争的“狼性文化”,还是权益优先的“人文关怀”?是企业利益先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还是企业利益服从服务于国家利益并与个人利益共赢共享?是适者生存式淘汰,还是企业员工团结一致地拼搏?作何选择,彰显了企业格局,折射了公共责任,代表了价值方向,任何伟大的企业都会正确选择。
时至今日,人们理解并思考企业文化,早已不局限于“有没有”,而更看重标定得“对不对”、践行得“好不好”。企业文化从来不只是写在纸面上的名词,而是内化于员工之心、践行于制度之中的举措;从来不只是提起来漂亮的口号,而是落实在发展过程中的有力的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碰到危机,与其“震惊,气愤,羞愧”,不如省思、查漏、行动,给企业来一次“制度升级”,更给企业文化来一次“实质校准”。
企业发展,没有什么危机比价值观危机所付出的代价更沉痛、教训更沉重。每个企业的初立、成长与壮大,都会遇到各种危机,或产品质量、或管理水平、或公共关系、或社会形象,但价值观危机是最根本的危机。审思无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商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越是扩张发展的企业,隐含的风险度越高,越需要强化价值观引导;越是专注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抗风险能力越强,越能保持价值观的有效稳定。遭遇价值观危机,能够坦诚面对,并快速修复、重塑、提升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的能力所在,更是得以化危为机的基础。重要的是,企业价值观的文化力与内驱力,再也不能是笼而统之的倡导,而应在公序良俗、法律规范的框架内产生执行力、具有约束力。这对企业来说,促进文化观的成熟、价值观的生长,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企业文化不是嘴上功夫,而是用真正的价值力量、文化力量赢得员工信任、公众信任的行动力量。有人说,除了赚钱以外没有其他价值的事业,是空洞的事业。这也提醒着企业负责人,当把位于价值中心的“人”拿掉,“企”字就成了“止”。任何漠视人的企业,很难说其事业拥有长久的价值。
中纪委铲除潜规则滋长的土壤
8月1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表评论文章《评“阿里女员工被侵害”:铲除潜规则滋长的土壤》。评论指出,“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一事持续受到网络热议。相关企业公布了“阶段性调查和处理决定”,对涉事人员进行了处理。警方目前正调查取证,如若有人员违法犯罪,必受法律严惩。
相关人员是否涉嫌违法犯罪,有待警方给出权威调查结论。但除了明文法律问题之外,事件背后涉及的潜规则,同样引人深思。根据女方自述,其被领导要求陪商家喝酒,在被灌醉后遭到侵犯、猥亵。事发后,一度向上司反映,却遭到冷漠处理,不得已才在网上曝光。事件中,不良职场生态、恶劣酒桌文化、反映渠道不畅等问题,暴露出一些潜规则滋长蔓延,看着无影无踪,实则顽固存在。不仅干扰正常文明交往,更有可能给违法犯罪提供土壤。长期浸染信奉潜规则,越界破格那是必然。
类似潜规则,根源在于管理权的越界与异化,在于不良文化的侵袭。以“工作需要”为名、“强制出差”、劝酒灌酒,发生问题后应对处置漠不关心、无动于衷,说到底都是管理权的扭曲和病态的价值观。不喝就被视为不给领导面子,不懂“规矩”,不通人情世故。为了避免遭遇霸凌和孤立,影响前途,很多人不得不裹挟其中,难以抗拒。再加上人情文化糟粕,酒桌上谈项目、靠吃喝沟通感情,如此“规则”潜滋暗长,劣币驱逐良币,一次次累积,最终演变成胆大妄为、有恃无恐的行为,突破法治、道德和人性的底线。
评论表示,“阿里女员工被侵害”,违反法律的行为要严惩,深层次的霸凌文化、酒桌文化等潜规则问题同样要铲除。破除潜规则,关键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祛除权力滥用,弘扬新风正气、压倒歪风邪气。同时,完善制度规矩,减少空白点和模糊地带,不断压缩各种潜规则的生存空间。
结语Epilogue
“阿里女员工被侵害”,违反法律的行为要严惩,深层次的霸凌文化、酒桌文化等潜规则问题同样要铲除。
破除潜规则,每一个人都不是看客。“从我做起,人人自觉抵制”,才能激浊扬清、扭转积弊,让潜规则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真正形成遵守法律法规,正气充盈、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