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生物学鸟类专家王建南辞世 享年九旬

2014年05月13日 07:20:18来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温州市生物学鸟类专家王建南,于5月9日与世长辞,享年九旬。“你们不要动我的标本,只要有人愿意看,你们一定要抽时间免费接待。” ——王建南弥留之际交代子女

资料图片

王老先生家中保存着众多鸟类及其他动物的标本,这里曾接待过不少市民。

王老先生的手绘图

  “你们不要动我的标本,只要有人愿意看,你们一定要抽时间免费接待。” ——王建南弥留之际交代子女

  个人简介

  王建南,1925年5月出生,1944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校。1985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参加浙江省《农业动物学》、《动物学》教材编写。1981年他撰写的《浙江东南部地区鸟类调查报告》,对生活在温州一带的300多种鸟类进行了生活习性、分布区域的调查。1985年他参加《浙江动物志·鸟类》编写,1986完成了鹳形目鹭科及雁形目的编写任务。出版的著作有《鸟类趣谈》、《中学生物科技活动指导》等。

  温州网讯 温州市生物学鸟类专家王建南,于5月9日与世长辞,享年九旬。

  他是温州四中退休的生物教师,是我省第一位中学生物特级教师,曾获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的标本室“鸟苑”接待过的中小学生不计其数。弥留之际,他交代子女:“你们不要动我的标本,只要有人愿意看,你们一定要抽时间免费接待。”

  昨天,记者走进王老先生位于市区解放街招贤巷3号的家中,追寻他“爱鸟成痴”的一生。

  爱鸟成痴,他半夜起床寻鸟

  王老先生家70多平方米,进入客厅就会看到一个摆满标本的橱柜,橱柜里摆着上百个小盒子,分门别类地收藏着标本。他还特地腾出一间辟为“家庭生物科学馆”(自命名为“鸟苑”),专门摆放鸟类标本,大大小小有300多种。它们看上去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在大自然中,这里曾接待过无数热爱生物的中小学生。

  不过,这些标本的收集并不容易。王老先生的老伴石秀华今年87岁,精神矍铄,提起老伴,她笑中带泪:“当年,我们俩的工资养活7口人很是艰难,但只要是他手头没有的标本,他总是设法弄来。那些打野鸟的人一旦打到珍奇的鸟,第一时间会来找他。我一看到他兴奋的表情,就知道当天的菜钱肯定是没着落了。”

  即便如此,家里人对于王老先生的爱好还是相当支持。在子女的印象中,父亲对鸟的热爱,可以说到了痴迷的地步。“有天雨夜,父亲已经躺下休息了,突然,他穿起衣服起床奔出家门。”大儿子王丹枫说,当时他吓坏了,忙问母亲“爸爸干什么去啦”。母亲若无其事地说,父亲听到一阵鸟叫,是他以前从来没有听到的,于是大半夜追着声音找鸟去了。后来,父亲再大半夜奔出家门,家人都习以为常了。

  “三根羽毛”,让他骄傲了大半辈子

  那么多标本,王老先生最珍爱的是“三根羽毛”。王丹枫说,这三根羽毛让父亲骄傲了大半辈子。

  原来,1950年5月的一天,父亲到瓯海考察生态。在这期间,他发现一只高度腐烂的鸟类尸体,辨认出那是一只朱鹮。由于那只朱鹮已无法做标本,父亲只好拔下三根羽毛带回家作为留念。

  上世纪60年代,我国许多地方还能看到朱鹮的影子,之后就销声匿迹了。为此,中国科学院花3年时间对全国13个省进行考察,于1981年在秦岭发现了几只,这一发现轰动了世界。所以这三根朱鹮羽毛足以说明,温州有过朱鹮。

  一生心血手稿能出版成了他的遗愿

  昨天,王老先生的小儿子王丹翎搬出父亲花3年时间撰写的《温州鸟类博览》的手稿,里面收录着老先生从1955年起对温州鸟类的调查研究。

  王丹翎说,父亲在2006年12月完成《温州鸟类博览》的撰写工作,但由于一直找不到出版社,父亲到最后也没能看到这本书出版。而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机会能帮父亲圆这个梦。

  这部书稿凝结了王老先生一生研究的心血。20余万字的书稿写到的300多种鸟类中,有些是省内过去从未发现的新种类,例如斑海雀、斑尾鹃鸠和长尾缝叶莺等;有些是省内极为罕见的种类,例如黑翅鸢、岩鹭、灰斑鸠和蓝额红尾鸲等。

  书中搭配的动物照片,大多是王老先生亲手制作的标本并亲手绘画。仔细查看,每张手工绘画的鸟类羽毛颜色和层次都非常分明,神态生动传神,几乎能以假乱真。原来,王老先生早年在祖父的监督下,学过绘画,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王老先生曾参与编写《浙江动物志·鸟类》一书,由他执笔的部分章节中,所有的鸟类插图都是他亲手绘制。

  亦师亦友

  浑身散发着正能量

  王老先生过世后,温州四中、温州外国语学校离退休教工党支部书记徐志标赶到他家中吊唁。徐志标是他的学生,也是他的老同事。

  今年68岁的徐志标提起王老先生,满是敬佩:“王老师一生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上课深入浅出,很受学生欢迎,业余时间都是操心生物教学的标本等。他的生活非常朴素、健康、有规律,用现在的流行的话来说,满身都是正能量。”

  徐志标在温州四中上学的时候,是王老先生的学生。他记忆最深刻的是,王老师带着一大帮同学到乡下去采集动物、地被植物做标本。那个时候,王老师会一边采集一边教他们辨识各种动植物,不知不觉中能学到很多知识。回来后,大家看到自己亲手采集的小昆虫变成标本,都很有成就感。

  在徐志标的记忆中,王老师是个多才多艺、有情趣的人,会拉京胡、二胡,会弹琵琶,这在当时孩子们的眼中,太厉害了。上高中时,徐志标跟着王老师学民族乐器,后来参加了学校的宣教队。王老师还让他学别的乐器。“我后来到了部队就参加了文工团,专门吹小号,这都要感谢王老师对我的启蒙。”徐志标这样说。

  “后来我从部队转业到温州四中教体育,和王老师变成同事,对他的了解就更深了。他的字典里好像就没有休息日,总是见他忙碌,家里基本顾不上,有点时间都在搞和生物教学相关的事。碰上这样痴迷的老师,对学生来说是幸运的;和这样的人共事,也是非常开心的,因为他的合作精神很好,从不会摆架子。”徐志标说,他很高兴认识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好人。

  淡泊名利

  从没收过鉴定费

  温州金洲博物馆馆长刘鸣在得知王老先生去世的消息仍不愿意相信,尽管他此前知道王老先生的身体已经有些虚弱。

  刘鸣在小学的时候就认识王老先生。“后来我开始学做标本,向他请教过好多做法。我们的交情,差不多有四五十年了。”在刘鸣眼里,王老先生对我市中小学生生物教育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他当生物教师给孩子传播生物知识这一点,肯定是不用说了,单单退休后免费开放自己的标本室,不厌其烦、不计成本地接待中小学生参观,这一点就非常难得。”刘鸣感慨道。

  刘鸣说,王老先生这一生,淡泊名利,非常让人敬佩。他和王老先生一同参加过的鉴定很多,从来都没收过鉴定费。王老先生在生物标本制作上花了多少钱没有算过,家里的标本到底价值多少也没有算过。“有时我手中有比较稀奇的鸟做成标本,会送给他,他有什么好的鸟类标本,也会和我探讨。有时有人向我请教一些动物的性能,我拿不准,就会跑去找他,他也经常会和我交流。”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记者 刘彩玲/文 郑之越/图 |编辑: 林振将|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