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附一院首次用“载药微球”为患者进行治疗
核心提示:
温州网讯 昨天上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号楼二楼介入科,一位80多岁的肝癌患者静静地躺在手术床上,接受一场微创手术。为他主刀的温医附一院介入科副主任胡文豪,将化疗药物通过“载药微球”注入这位老人的肝脏。
这是该院首次使用“载药微球”方式把化疗药物送到患者肝癌部位。用这种方式进行介入微创治疗,“微球”可以把通向癌细胞的血管堵死再缓慢释放药效,相当于不但不给癌细胞“吃饭”,还持续一个月“毒杀”它,大大减轻化疗药物对患者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起到持续化疗和阻断肿瘤血供的双重作用
记者昨天经过特许观摩了这场手术。
昨天上午9时多,胡文豪拿出一只容量为10毫升的密封瓶,肉眼看去好像一只空瓶子。胡文豪说,其实这只瓶子里有25毫克的“微球”,每个“微球”的直径只有50到100微米(一根头发丝的直径为60微米左右),需要用生理盐水对它进行“水合”,也就是说要把它变成液体。胡文豪在瓶内加入生理盐水10分钟后,每个“微球”的直径会变成200~400微米。随后,胡文豪用针管吸入化疗药物,再将“水合”后的“微球”吸入,让两者进行离子反应。1个小时后,“载药微球”就可以用了。
在“载药微球”形成过程中,胡文豪开始手术的前期准备工作:他先用穿刺针穿刺患者大腿根部的股动脉,然后将导管(大约铅笔芯粗细)置入肝动脉,最后抵达供应肿瘤营养的肿瘤血管,导管远端连接给药装置。“载药微球”形成后,他将其直接注入肝癌的肿瘤血管。胡文豪说,通过这种治疗,可以“栓塞”(也就是“阻塞”的意思)肿瘤的供血动脉,并释放药物,从而起到持续化疗和阻断肿瘤血供的双重作用。
据了解,“载药微球”方式在浙江省第一人民医院、邵逸夫医院、杭州市第二医院等已成功开展,取得较好的效果。
原有的肝癌介入治疗疗效尚存不足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位居第二的癌症“杀手”,常见于中年男性。因其恶性度高、病情进展快,病人早期一般没有什么不适感,但患者一旦出现症状就诊,往往已属中晚期。所以肝癌的治疗难度大、疗效差,一般发病后生存时间仅为6个月左右,人称“癌中之王”。
胡文豪介绍,对于中晚期的肝癌患者来说,如果不愿意或不能手术时,可以进行微创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在影像医学包括X线、超声、CT、MRI的引导下,通过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药物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的一种治疗,可以达到根治或者让患者做到带瘤生存,延长生命,已成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
目前,温医附一院对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一般都是把化疗药物和碘油混合后,通过插管的方式将混合物注入肝动脉,化疗药物一般只能在肝脏肿瘤部位停留3个多小时,只留下碘油充当“栓塞”,把通往癌细胞的血管“堵住”,以便“饿死”癌细胞。用这种方式注入化疗药物,患者在短时期接受高浓度药物,对身体的毒副作用大,疗效也相对不足。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