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孩子的未来出难题
核心提示:把不可能完成的题不折不扣地去完成,这是中国学生一种接近本能的习惯。
段子说,有教育家给分别来自中美俄的3个孩子布置题目,分头完成。题目说,如何在不用火的情况下,将各自手中的一盆25摄氏度的水,升到100摄氏度。
结果,美国孩子觉得不可能,放弃了,玩别的去了。俄国孩子把水晒了一整天,端给老师说,我输了。中国孩子把这盆水分成4杯,然后倒在一起,得意地告诉老师说,4个25摄氏度加起来,刚好100摄氏度,我赢了。
把不可能完成的题不折不扣地去完成,这是中国学生一种接近本能的习惯。对错是另一回事,做不做,却是服不服从、尊不尊重老师的态度问题。中国孩子的脑子,习惯了一部分用在解题上,一部分用在了看别人的脸色上。
晚报昨天的报道中,那位为助幼儿园上中班的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造一辆木制玩具车的周女士,其实很像这个把1盆水分成4杯、宣称完成100摄氏度高难度作业的中国学生。所不同的是,周女士面对幼儿园老师发起的这场有点“玩具总动员”气势的天题,请来了手艺高超的木匠做外援,结果是,周女士一家为孩子博了老师的一个满意的笑脸,孩子却收获了一个神马都是浮云一样的信心。
这是用作弊的方式换取孩子自信的无奈选择。中国家长眼里,老师布置的每次作业,都等同孩子起跑线上的每一场竞赛。孩子如果输了,等同于输了孩子的未来。
那盆令人哭笑不得的4杯水,灌满的是脑筋急转弯的扭曲智慧。在永不服输的执意中,有的人读到的是中国孩子脑子的活络,而教育家感受到的是另一种病梅馆里出来的悲哀。
幼儿园的孩子,是在玩耍中益智的年龄。而这场玩具总动员,出题的老师,考验的已经不是孩子的智商,而是家长的脑袋。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作业,逼的不是孩子的手巧,而是作假的心灵。
不错,一起做作业,对于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确有益处。但一起做一道凭全家的双手都没法完成的作业、逼到请木匠上门代劳的地步,这种感情便有些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那种合伙做了件见不得人的事的味道。假作业交是交了,但这孩子心里的情意却变了味。
周女士“造”完汽车站出来反水,恐怕出发点不是不愿意让自己这个做妈的让孩子来拼,而是不想让孩子在老师的高难度作业中扭曲了幼小的心灵。一个总在够不着手的高度跳跃的孩子,你无法保证这孩子能够永远保持一颗充满激情、充满自信的心。与其让孩子在某一天泄气不干,不如自己出面,请求老师让孩子干点别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把为难孩子的题目出成乐趣,是病态的。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没病才怪。
段子里的3个孩子,据说俄罗斯的那个,后来成了石油大亨。这小子耐心足。美国的那个,成了风靡全球的某个高科技公司的创始人。这家伙考试不行却玩劲十足。而这个中国的孩子,据说在海上捣鼓了不少投机的生意后,跑北美某个冰天雪地的国度藏起来了。这孩子,考试一流,脑子好使。
我不知道幼儿园这些以给孩子出难题为乐的老师们,究竟在给孩子们的未来出什么难题?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