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温州话剧百年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 陈寿楠 2014-11-19 14:44:27
核心提示:星移斗转,中国话剧已走过百年。百年的话剧舞台上,温州也曾有过绚烂的篇章。
查看评论
1939年10月,前哨剧团在市区三官殿巷温州大戏院公演《保卫领空》。
董辛名(左)执导了多部在温州公演的话剧,他的妻子谢文秋、妻弟谢德辉(右)都是活跃在当时话剧舞台上的演员。
1943年6月1日,庆祝瓯中立校十八周年暨瓯中剧团公演《北京人》演员合影。

  温州网讯 话剧本来是西方的剧种,是舶来品。

  光绪三十二年(1906)冬,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等受日本新派剧的启发,组织成立了“春柳社”。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东京演出《茶花女》片段(第三幕)和《黑奴吁天录》,引起轰动。研究者因此把1907年视为中国话剧的开端。

  星移斗转,中国话剧已走过百年。百年的话剧舞台上,温州也曾有过绚烂的篇章。

  早期话剧拉开序幕

  1914年,有上海六大文明戏团体之称的“民鸣社”来温巡演,上演剧目有《情天恨海》《空谷兰》等。由此,拉开了温州早期话剧(也称文明戏或新剧)的序幕。

  与此同时,温州教育界同仁黄畴九、陈观澜等,组建了温州本土第一个话剧业余团体“新教育剧社”。后“化装讲演社”(即“化装演剧社”)、“文明新剧社”(即“化装文明社”)、“春田新剧社”等演剧团体相继成立。

  在这些话剧演出团体的带动下,在上海掀起的戏曲改良、编演以社会新闻为题材的思潮影响下,温州本土京剧老戏班“尚武台”(温州方言谐音为“翔舞台”)联合当地青年学人郑品华等,搬演了由春柳派新剧代表人物陈镜若(1885-1915)编剧的《家庭恩怨集》。

  这一时期,上海来温演出的《家庭恩怨记》《安重根刺伊藤博文》《蔡锷》《枪毙闫瑞生》等新剧,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兴盛一时。

  校园话剧初露峥嵘

  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是温州话剧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现代话剧逐渐走向成熟。

  “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是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在温州则以郑振铎等主编的《新学报》为主要园地,提出“改革旧思想,创造新思想”、“解放思想,创造新生活”。1920年6月出版的第2、3号上发表了叶洪煦翻译的英国戏剧家萧伯纳写于1892年的处女作《鳏夫的屋子》。它不仅是温州迄今最早的译作,而且,也是国内最先译介萧翁原著的拓荒之作。

  1920年1月,浙江省立十中(今温州中学)校长朱隐青编导了独幕新剧《中学毕业》(一名《钟雅生》,系温州方言的谐音),由师生合演,在道司前该校高中部礼堂演出。

  次年5月,朱校长邀请新剧社社员陆子青、张幻影、汪含笑、江自影、吴双韵等人,来校指导排练《东亚风云》(一名《安重根刺伊藤博文》),并在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上演出。

  1925年5月,“五卅”惨案激怒了全国人民,温州地区的学生反帝斗争波涛汹涌。暑期中,平阳一些回乡同学自发组织“霹雳剧社”,编剧王建之为创作时事新剧《南京路之血》,特地赶赴温州找他早年在艺文中学读书时的同学董每戡讨教作剧之法。

  《南京路之血》首演于平阳城关,导演汪波(兼饰主角顾正红),布景设计朱君爽。演员有游天池、张孝天分饰英国领事;沈铁民、余刚等饰两巡捕;女角由小学男孩扮演。后来曾有多所中学都搬演此剧。

  1926年,旧温属女子初级师范学校,演出侯曜的三幕话剧《山河泪》。此剧表现了爱国反帝的题材和主题,而为各地剧团特别是学校剧社争相上演。

  此时,温州校园戏剧活动开始形成,温中学生在校内首演田汉名剧《苏州夜话》,男主角老画家刘叔康由学校教育主任李一飞扮演,卖花女一角由高中部学生谢文秋饰演。谢文秋后来一直活跃在温州抗战时期的话剧舞台上,成为一名优秀的话剧演员。

  温中高中部学生还公演过多部外国名著,如俄国剧作家亚穆伯著、曹靖华译《可怜的斐迦》,洪深写于1924年根据英国戏剧家王尔德《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改编的《少奶奶的扇子》等。《少奶奶的扇子》揭露了上流社会的虚伪,表现了一些沦落妇女的忠厚善良和她们改邪归正的艰难。

  这时期,这些戏的演出标志着文明戏的弊端被消除殆尽,话剧作为完整的现代舞台样式开始正式形成。

  宣传抗日兴起高潮

  抗战爆发后,温州成为当时转往西南大后方或奔向皖南新四军驻地及延安最近便的口岸,因此也成了战时东南文化重镇之一。“八·一三”战役之后上海沦为“孤岛”时期,温州的地理位置尤其特殊。

  1938年4月底,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小小流动剧团抵达温州,进行为期四个月的抗日救亡宣传演出活动。此后,上海战时服务团、上海新生救亡团第三分队及上海市慰劳第三战区将士流动演剧队等团体相继来温,对战时温州抗日救亡运动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

  为适应唤起民众,宣传抗日形势需要,温州也纷纷成立了话剧专业和业余团体,较著名的有“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演剧社”、“前哨剧团”、陆军107师的“抗敌剧团”、永嘉民众教育馆的“国防剧团”和“海鸥剧团”。校园剧团有影响的为“温中剧团”、联立“永中剧团”、私立瓯海中学的“瓯中剧团”。

  这些剧团深入城镇、街道、农村、海防前哨、演出了大量的宣传抗日救亡的话剧。如《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等独幕剧。著名剧作家的经典作品《雷雨》《原野》《日出》等,也在当时温州舞台上上演。

  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自1937年8月成立至1938年9月一年间,曾在五马街中央大戏院先后举行过四次颇有影响的大型抗战戏剧公演。第四次是在1938年7月23日至27日,隆重献演温籍剧作家董每戡旅居长沙期间为长沙“一致剧社”首演而写的三幕话剧《敌》。导演董辛名,布景、化妆、服装设计邀请张明曹、陈振龙、陈光宗担任。演员有徐鎏、谢文秋、谷玉叶等。 《浙瓯日报·展望》特辟《敌》剧公演专刊。这是该团遭国民党当局强令解散前的最后一次大型演出。

  温州话剧史上的每一个阶段,校园剧团始终是一支生气勃勃的力量。在社会团体活跃的同时,温州学生的话剧演出活动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

  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至1946年9月,省第一巡回剧咏团在团主任颜景文率领下,在温公演夏衍据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原著改编的《复活》。继省剧咏团之后,浙江青年边疆工作队在三官殿巷温州大戏院先后公演了《贞子姑娘》《雷雨》等。

  永嘉学联暑期工作队演出茅盾名剧《清明前后》。乐清星火剧团在温州大戏院演出《雷雨》,特邀董辛名导演,演员有刘光新饰周朴园、陈文楚饰繁漪、林斤澜饰周萍等。

  1946年9月18日至22日,永嘉文艺工作者协会与瓯中32秋(1943年)同学会在温州大剧院联合公演《升官图》(三幕讽刺喜剧)。《升官图》是剧作家陈白尘在抗战胜利初期完成的震动全国的不朽之作。剧本尖锐地揭露了反动官僚巧取豪夺、唯利是图的丑恶行径和腐朽本质。

  话剧之花重新绽放

  温州解放后,温州的话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机关、学校、医院、工厂、企业以及街道辖区中,都建有自己的宣传队伍——文工团(队)组织。同时,外地来的专业戏剧院团,相继演出了一批优秀话剧,不仅开阔了戏剧工作者、观众的眼界,而且也给专业、业余剧团带来了难得的学习提高的机会。

  1966年下半年起,温州话剧遭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百花凋零,沉寂十年。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温州话剧同全国一样,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77年夏,青年业余剧作者张思聪和金帆、沈绍真、白希濂合作,创作了以温州为背景的大型话剧《决战》。当时,温州没有话剧团体,在温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领导下,组建了温州市工人业余文工团。后来参加了全省新时期第一次文艺汇演,以业余剧团身份在众多专业剧团中脱颖而出。载誉归来后,市里决定恢复建制演出话剧团体——温州市文工团,成为浙江省唯一拥有话剧团体的地市级城市。

  这时期,张思聪连续创作了《光明行》《车队从这里经过》《秋海棠》等三部大戏,同时,还创作了《女老板秘史》《追梦》《丰碑》《手拉手,我们的朋友》《好运气》等五部话剧,分别由浙江省话剧团、杭州话剧团等专业剧团演出。

  进入21世纪以后,戏剧发展进入了新时期。近年来,温州大剧院落成开放,温州市图书馆创办了“读书话剧社”、市文化馆的“明星话剧社”以及大中院校校园戏剧社团的满园绽放,印证了温州话剧事业的新发展。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