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雷震 温州微电影圈里的标杆

来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作者: 邹丽丹 2014-12-02 10:42:06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倪雷震有一种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对于自己的创业经历,他能条理分明地脱口而出。每一个创业故事都包含有辛酸、坚韧、执着、勇敢等等元素。不错,他就是拍电影的,对于讲故事他驾轻就熟,平时他就是用微电影的形式宣传温州的文化,温州的企业,用数字胶片记录温州的时代变迁。

  他从寝室里的一台电脑、一部摄影机开始创业……我们不妨跟随本周的“财访”走近这位自力更生、白手起家的温州年轻人。

  一句

  不把自己打死何以重生,只要人活着,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专访

  关键词:一堂选修课

  财访:你大学学的是中文,怎么搭上了“影视”这么一个产业?

  倪雷震:我大学四年时间读的是中文、汉语言文学,但大二时一堂《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选修课改变了我,或许这就是缘分,反正我从此就爱上了视频拍摄。加上当时学校提倡大学生创业,我就想学校里那么多的社团活动、学生活动都会利用视频进行记录和宣传,于是就有了这个创业的想法。

  但作为学生我没有资金创业,于是我就去找辅导员,向学校借了DV机,然后一位友善的学长向我提供了电脑设备,这就是我初期创业的所有“武装”。不过生意比我预料的要好,我接了不少业务,比如学校的晚会、会议记录的拍摄,一单就有几百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笔不菲的收入。

  尽管我的专业跟影视行业没有太多的关系,但在后来的创业上却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你知道作为一名导演需要有良好的策划和文字方面的功底。

  关键词:第一桶金

   财访:能透露下你在大学里一共赚了多少钱么?它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变化?

  倪雷震:我想说明的是,相比赚多少钱,创业给我带来最大的影响是——它改变了我的性格。

  大学期间,我的性格相当内向,比方说找老师说一个事情,我会先罗列问题,但走到老师办公室门口会犹豫半天到底要不要去,最终挣扎着见到老师,脑子里却一片空白,之前准备的问题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创业让我和人接触,你想接拍摄单子就得不断和人家交流。记得我的第一单是一笔230元的会议视频,为了得到这笔单子,我不得不一次次逼着自己用有些笨拙的口舌去打动老师。

  而这还不是创业中最纠结的,有一天你醒来发现团队分崩离析,最基本的设备也无法保证时,那才叫痛苦。2007年的时候我一个合作伙伴退出了,学长因毕业要收回电脑,这就意味着接到的业务无法进行。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不得不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去找到学校负责新闻宣传的老师,最后被允许借用学校的机房,但能使用的时间是每天晚上9点半之后的时间。那段时间我整天吃泡面、睡机房、通宵达旦地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当把那些视频做出来时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就这样,我在大学期间接了上千部晚会、会议的视频,也有了创业的第一桶金50万元。

  关键词:睡了一年沙发

  财访:你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影视公司?

  倪雷震:2007年之前,我的创业地点就是宿舍,之后因为温州大学成立大学生创业园,我也就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工作室——“蓝天DV工作室”,随着业务量的提升,我就有了新的愿景,成立自己的公司。

  我是想做就做的人,2008年10月份我就成立了公司。公司不大,只有一块15平方米的空间,一张桌、一台电脑、一张沙发,我在这张沙发上睡了一年。

  不过刚开始,我并不准备将发展业务放在公司的首要位置,事实上有70%的时间我花在重新学习上,比如学技术、学管理、会计、金融、心理学等,因为我相信公司要走得远,创始人自身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身无分文

  财访:后来你选择从学校创业园搬出去是为了什么?

  倪雷震:2009年,我决定从学校的创业园搬出来,是为了真正接触社会。因为公司要发展必须要有新的空间,所以我要搬出去探索新的业务渠道。虽然当时在学校创业期间我也获得了不少奖项,但当你进入社会后,你会发现这些荣誉并不会为你带来很多业务量。

  我把赚到的第一桶金全部投进去买设备、租场地、招聘人员等,这导致原本就没有太多流动资金的我,经常性陷入身无分文的境地,有时候连坐公交车的两元钱都没有。幸好我是很乐观的人,而且运气也不错,往往快要撑不下去了,总会有一些意外的业务款进账,解了燃眉之急。

  关键词:微电影

  财访:你们目前以拍政府和企业的宣传微电影为主,是怎么样的一个契机让你发掘了这块业务?

  倪雷震:重复和坚持、服务体验和作品质量是我赢得很多业务的关键。其实获得政府宣传片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朋友的介绍。但你想获得口碑并获得持续不断的订单,你需要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否则面子一次也就是一次。

  在微电影的拍摄上我进行了创新,突破了传统视频宣传片的模式,将人物和情节融合到微电影里,文化的宣传通过人物来传达,可看性更强,也更有人情味。这样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微电影文化宣传方式大受欢迎,名声也在部门、企业中传开了,就这样自然而然衍生出来很多自己找上门的业务。

  像为温州电力局反腐倡廉拍摄的《婚礼照常举行》、为农行温州分行拍摄的《你的梦想我的梦想》、为丽水市旅游局拍摄的《追寻》等都获得了很好的口碑。为鹿城区委组织部拍摄的《凝聚》更是获得省微电影大赛一等奖。

  关键词:最黑暗的一年

  财访:你对公司的发展总是能稳操胜券么?

  倪雷震:好事多磨,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风顺。2012年的时候,很多业务都上了轨道,良好的形势让我有了更大的期望。当时我考虑以温州为主中心,辐射省内其他城市,用各地互补的资源、平台实现区域扩充。

  但显然步子迈得太快了,决策有些冒进,扩张没有收到预期的成效反而成了拖累。在不同区域设立中心,让团队的人员变得分散,出现了服务不到位,质量不佳的情况。当时可以说是糟透了,加上经济环境整体不理想,把前几年赚来的钱基本都赔进去了。

  缴纳了巨额的“学费”之后,我进行了反思,最终决定收拢战线,形成现在以温州为主,杭州为辅,以政府和企业文化宣传为主,做精微电影这一项业务。

  关键词:自我否定

  财访:公司经营一波三折,对自己的管理模式有进行哪些思考?

  倪雷震:在公司业务刚刚打开局面的时候,我自创了“圆锥管理模式”,以统筹或导演为圆锥最高点,掌控和管理圆锥的每个点,如客服、市场、策划、拍摄、后期等各个环节,通过招募大量人员,实现流水线作业。但随着业务增长,这个成本过高的模式有些不适应环境。我就需要自己主动去否定自创的得意之作,这个现在讲很容易,但实际上需要一个从认识到重新规划执行的繁琐过程。特别是自我否定,这对自己的心理是一种磨练,确实比较困难。还好,模式的转变我也熬过来了。

  关键词:讲述温州文化

  财访:你最想用胶片记录什么?

  倪雷震: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电影和旅游。看电影是为了让自己看到更多国际性大导演对于镜头语言的使用和把握,而旅游我是想看到不同地区的文化,每次旅游我都会带着DV边走边拍,回来自己会做一个这个城市的纪录片,我用自己镜头看到的世界去记录一座城市的文化。

  我也想通过数字胶片去记录温州文化和温州时代变迁中的一些历史性事件,尤其是像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经在着手拍摄温州的《贝雕工艺》纪录片,接下去还将计划拍摄更多温州文化遗产,如瓯剧、瓯绣等。以《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纪录片形式来记录温州文化,保留下温州文化,宣扬温州文化,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鲍苗苗|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