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来袭 健康过冬完全手册奉上

来源:综合作者: 2014-12-04 10:12:34
核心提示:平常有燥热、手脚心发热、盗汗等阴虚症状的人,冬季也可以适当选择吃些“甘寒”食物。
查看评论

  路上开车别贪暖

  用内循环两个小时左右时外循环5-10分钟

  很多剐蹭甚至重大事故出现之前,司机并没有喝酒,更没有疲劳驾驶,却出现了暂时性的眩晕,这种情况尤其在冬天更多,甚至肇事司机们自己也找不到原因。

  这种神秘的事故,很可能是因为“贪暖”。车内空调不是通过电产生热量而是通过汽油,因此换气时原油里的有害物质会散布到车内。而开启内循环会促使有害气体的释放加剧,车内空气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交换,有害物质就无法排出,车内司机及乘客易头晕恶心,有的司机还会出现瞬间的眩晕,这是最致命的。

  最好在使用内循环两个小时左右时调为外循环,5-10分钟就可以将内部的有害空气和外面新鲜的空气进行循环和交换。

  步行雪天解放双手双手来回摆动有助平衡

  在下雪时行走,最重要的是步幅要小且保持固定步调。双手不要揣在兜里或提重物,因为双手来回摆动能起到平衡作用。走路要靠马路两边,防止被侧滑的车碰到或因着急躲车而滑倒。

  雪天步行鞋子选择非常重要,高跟鞋与硬平底鞋要坚决拒绝。凹凸不平齿轮纹深的牛筋底的防滑鞋效果最好,因为牛筋底的弹性和韧性好,对地面吸附能力强,而且耐磨。

  行走突然摔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地面,易造成手臂骨折。应尽量用双肘撑地。万一摔骨折了,不要乱揉乱动,可用围巾、书本等托住骨折部位,迅速去医院。如发现自己的髋部疼痛,就更不能乱动,不要起身,最好平躺着,请求他人帮助去医院。

  室内开窗防感冒

  每次通风至少15分钟

  冬季本来就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再加上气温低,人们习惯门窗紧闭,这样的环境为感冒病毒传播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室内每天应早中晚通风各15分钟,让清新的空气进入室内,驱逐带有病毒的混浊空气,但此时一定要注意抗寒保暖。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6-22℃。

  加湿有度用纯净水给加湿器注水要选择蒸馏水,或者纯净水

  在干燥的环境中,呼吸道有可能“失水”,因此还是要使用加湿器。

  但加湿器不能一开开一天,因为室内湿度不是越大越好。一般来说,冬天室内的湿度在30%至60%之间是比较合适的“度”。这种湿度下,人体总体感觉良好,同时,这个湿度范围对于减少疾病的发生以及室内生物性污染物的发生,都是一个较理想的范围。如果自己感觉掌握不好湿度,不妨买个温湿度计。

  给加湿器注水要选择蒸馏水,或者纯净水;矿泉水中由于含有钙等矿物质,也不适合加注。另外,不仅加湿器要经常清洗,加湿器周边的墙壁、地面、家具等也要多擦擦,以减少真菌繁殖。

  回家洗澡别先洗头

  建议遵循洗脸→洗身→洗头的顺序

  ①从寒冷的室外回到家里,千万别急着用温水洗手洗脸,刺激皮肤很容易造成和加重皮肤破溃。更不能马上洗澡,冬天室外气温低,血管处于收缩痉挛状态,如果马上用热水冲头,血液会一下子聚集到头部,血管一时间难以承受,很容易受到伤害。

  冬季洗澡前应先“热身”,建议遵循洗脸→洗身→洗头的顺序。为什么要把洗脸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浴室弥漫的水蒸气会使毛孔遇热扩张,如果你没有先将脸洗干净,脸上积聚了一天的脏东西,就会趁你毛孔大门开启之时潜入其中。然后洗好身体,最后再洗头。

  ②吃东西也是一样的道理,别一回家就马上吃饭,先缓一缓,喝点温热的水,再吃热的食物,不伤牙。

  ③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每天重复3次,可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进补凉热平衡好进补的热性食物中添加点甘草、茯苓等凉性药材

  冬季人们进补的食物大多是温热性的,食用后容易积热,常吃会导致肺火旺盛,表现为口干、舌燥等。怎么平衡呢?

  比如,可在进补的热性食物中添加点甘草、茯苓等凉性药材来减少热性,避免进补后体质过于燥热。喜欢吃炖牛肉的人,最好在其中加点萝卜。这是因为,萝卜味辛甘、性平,有下气消积化痰的功效,和牛肉的“温燥”可以调剂平衡,不仅补气,还能消食。

  平常有燥热、手脚心发热、盗汗等阴虚症状的人,冬季也可以适当选择吃些“甘寒”食物。比如,鸭肉性凉,可以补虚、除热,和脏腑、利水道,对于伴有虚弱、食少、低热、便干、水肿的心血管病人更为适宜。

  而对于那些胃脾虚寒的人来说,就不宜进食寒性食品和凉性补药,反而应该吃一些热性火锅,如狗肉、羊肉火锅等。

  锻炼准备要做好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不大口呼吸

  寒冷的刺激下会使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各关节的生理活动度减少。因此,每次锻炼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以防造成损伤。

  冬季气候寒冷,风沙又大。锻炼时不要大口呼吸,而应用鼻腔或口鼻混合呼吸,以减轻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对暴露在外的手、脸、鼻和耳朵,除了经常搓、擦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外,还应抹上适量的防冻膏、抗寒霜、油脂等以防冻伤。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鲍苗苗|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