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门审计整改首提“人员追责”
核心提示:
审计署昨天公布《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截至2014年10月底,审计发现的314起案件线索及其他问题移送有关部门查处后,已有1454人被依法依纪处理。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中央部门审计整改首次就“小金库”追责相关人员。
审计整改处理人数8年来最多
审计署新闻发言人介绍,从2006年起,对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的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都在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向社会公告。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昨天公布的因整改被处理的人数,是8年来最多的一次。
昨天公布的整改情况还显示,截至2014年10月底,各被审计单位通过上缴国库、归还原资金渠道、补征税款、收回贷(借)款、调整账目等方式,整改问题金额1062.5亿元,挽回和避免损失33.9亿元;根据审计建议,制定完善规章制度3122项。
审计署有关人士指出,对2013年审计问题的整改情况,是历年来整改效果最好的一次,整改率超过90%。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此次整改中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数量也创历年之最,比上一年多了1000多项。
首次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昨天发布的整改情况报告,首次在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中,详细说明“三公”经费中因公出国、公务用车、公务接待以及会议费的使用整改情况。
2014年6月24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首次点名通报了包括卫计委、发改委、科技部在内的近20个部委及下属单位在“三公”经费方面的违规行为。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此次报告又点名通报林业局、民航局、中科院等下属单位违规建设楼堂馆所或超标准占用办公用房的整改情况。
另外,中央部门的整改情况中首次提出“追究了有关人员责任”。报告指出,1个部门本级和34个所属单位账外设立“小金库”问题,已采取将结余资金退回、转回合法账簿等措施整改,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就23个部门超标准、超范围或虚列会议费支出1355.85万元问题的整改,也追究了有关人员责任。
移送中石油管理人员违法违纪线索
自2013年起,审计署在整改情况中连续两年透露审计查出的涉嫌重大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情况,昨天发布的公告并未具体透露314起案件线索移送后的查处情况。
报告指出,国有企业的审计整改处理292名责任人,其中,194名责任人因重大决策违反程序、缺乏论证以及内容不符合规定问题被处理;98名责任人因企业收入利润和资产不实、物资采购和工程项目未公开招标以及超提超发工资等问题被处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油气开发、并购重组、国有资产处置等过程中一些企业管理人员违法违纪问题,审计署已将相关案件线索移交中央纪委等部门查处。
延展
一把手对审计整改担责促进整改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国家审计署特约审计员王雍君认为,这次审计整改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程度最深、成果最多的一次。他指出,审计在中国加强问责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王雍君认为,一把手负责制对整改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专门提出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对重大问题要亲自管、亲自抓。
王雍君说,一把手来直接负责,意味着我们的问责制不是一个笼统的集体负责,一把手直接承担整改责任。“这样可以将审计工作问责落实到具体的领导身上,将集体负责与个人责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填补了我国政府审计问责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
另外,王雍君指出,大力推进反腐也是此次整改落实力度大的原因之一。他表示,大范围、高力度的审计整改,也向那些潜在的违规者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任何违规行为不仅要被发现,而且也要被切切实实地进行整改,对那些潜在违规者起到震慑作用。本组文/本报记者邹春霞实习记者何林璘黄帅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