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36

温州状元村、书法村知多少 绘特色村落不完全地图

来源:温州网作者:鲍苗苗2015-01-30 17:48:53

  4、瑞安林垟古村

  位于瑞安市南滨街,是典型的浙南水乡。这里的民居临河而建,傍桥而市,民居每走几步就要过桥,每过一个弄堂就能见到河流。历史上,中国南戏鼻祖高则诚、著名学者金鸣昌、教育学家金嵘轩先生、古生物学家伍献文先生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都曾寓居此地。

  林垟最有名的古建筑非传统的水上古街林垟街莫属。林垟街建筑邻水而建,两侧屋檐相接,巧留一线天际,因而称之为“一线街”。

  交通:市区上甬台温高速,飞云出口下,上56省道,根据路牌可到,车程一个多小时。

  5、苍南碗窑古村

  

  位于苍南县桥墩镇境内。明末清初,福建连城县巫氏等先民先后迁居此地,利用当地资源,制瓷为生,世代沿袭制瓷工艺至今。是一处研究浙南风俗民情、古建民居、陶瓷烧制及传统文化的“历史博物馆”。

    碗窑依坡而筑,每条窑有八九格,故名阶级窑。古代工匠充分利用水力建成八级水碓。现存的古龙窑于清朝康熙年间由王氏建造,这也是碗窑古村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一条龙窑。

  交通:温州出发,上G15沈海高速,观美出口下,往右直开十分钟左右,沿松山街行驶,分岔路口往左上山,走盘山公路,往腾垟方向开,沿路标走可到。附近紧邻矴步头,10分钟车程就可换个风景。

  6、泰顺百福岩·塔头底古村

  位于泰顺县雅阳镇境内。百福岩村因村后有一岩石颜色奇异,恰似食物“白腐”,故早期村名称“白腐岩”,后周氏族人改名“百福岩”。居民以周姓为主,现存古建筑基本上均为周氏所建。各建筑均因地制宜,依山就势而建,朝向基本一致,然而建筑风格造型各异,有平面一字型、“凹”字型等,门楼造型别致,高低错落有致,颇具特色。

  塔头底古村落为季氏聚居之地。历史最久的民居建筑为下厝。下厝为合院式建筑,正房坐东朝西,门楼建在庭院的左前方,故有“歪门正厅”的说法。

  7、乐清市黄檀硐村

  

  位于乐清市乐成镇境内,是灵山最北、风景最美,景点最集中的景区,方圆五平方公里,有景点一百多个,可归纳为“村古、林茂、水美、硐怪、石奇”十个字。没有鸡鸣狗吠,更无人的响动声,仿佛踏进的是一座睡着了的村落。

  这里和温州其他古村落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民居建筑基本上都用粗糙的石头砌筑,没有什么大型的特别精致复杂、细巧华丽的装饰,却同样具有温州村落布局特征及明清时期建筑的风貌特色。

  8、乐清市黄塘村

  位于乐清市淡溪镇内,该村古建筑群整体历史风貌保留完整,村西北两处古城墙基本完好,至今尚留两扇城门和一扇水门。古民居是黄塘村的一大特色,从清早期到民国时期的古民居数量众多,各具特色。

    古民居大多采用穿斗、抬梁混合的梁架形式,还保留大量精美的砖雕、木雕和石塑建筑构件,部分古建筑又巧妙的融合了西方建筑风格,是清中晚期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 

  四、中国景观村落:

     中国景观村落评选活动是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独家推出并独立主办的一项公益性的评选活动。

     评选标准是:有优美的山水环境,有数百年以上的建村历史;村落里有一定存量的传统建筑和人文景观,并体现了景观的独特性、文化的多样性、审美的艺术性;村落环境布局与山水自然浑然一体,不仅构筑了一个有利于子孙后代生存繁衍的生活空间,而且营造了一个富有诗意和哲理的精神家园。温州则有不少美丽村落上榜“中国景观村落”。

  1、瓯海区泽雅镇水碓坑村

  水碓坑位于瓯海区西部泽雅镇,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村北面有小溪从村前经过,依山傍水,村民主要集中在小溪南面依山而筑,沿山势逐级升高,布局错落有致。村内耕田不多,周边山上竹林茂密,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全部为潘姓家族,自康熙年间迁入此地,已有200多年历史。

  2、永嘉县岩头镇芙蓉村

  位于永嘉县岩头镇境内,是一座背靠“芙蓉三冠”布局于平地上的大型村寨,始建于唐代末年,为陈姓聚居之地。因村西南有三崖摩天,赤白相映,宛若芙蓉,遂以芙蓉为村名。

  与苍坡村以“笔墨纸砚”来布局相仿,芙蓉村是以“七星八斗”来布局的。七星八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芙蓉村的子孙后代人才辈出。徜徉在芙蓉村里,可以体验到小村生活恬静而充满生气。虽然房屋已显古旧,尽显沧桑,但是掩不住它的内涵。

    交通路线:温州市区经绕城高速、诸永高速,从枫林出口下,往岩头镇走,芙蓉古村就位于岩头镇。自助游者,可由市区乘坐瓯北的渡轮,瓯北码头汽车站有到达景区的班车。

  3、永嘉县岩头镇林坑村

  位于永嘉岩坦镇境内,为毛姓聚居之地。林坑古村依山傍水,是典型的浙南山地型小村落。该村始建于明朝。林坑村内既没有深宅大院也没有飞楼杰阁,同时也没有出过高官名人,没有牌坊、名人故居之类的人文遗址。然而,素木蛮石构筑的房屋显得朴素真实,野趣天然。

  掩映在山林怀抱中的林坑古村落,是楠溪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山地民居。那些黑瓦覆盖的木屋,都是朴素自然的农家院舍。

  4、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

  位于永嘉县岩坦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因古村南面有一树木葱茏的屿山而获名,系汪氏聚居之地。屿北村平面呈莲花形,楠溪江流域仅有的一条护城河绕村一周。

  村中民居、宗祠、殿宇、凉亭诸建筑,保存有丰富的石雕、木雕和砖雕艺术。村民们用鹅卵石、山块石和条石垒筑城墙、围墙、照壁、房屋外墙,用鹅卵石堆成不同图案、花纹,铺设院落、街巷、道路地面,十分独特。屿北村里几乎每一座民宅都有名称,这在楠溪江古村落中也是绝无仅有。

    交通路线:瓯北码头开往岩坦方向的中巴均经过溪口与屿北。

  5、永嘉县岩坦镇茶园坑村

   至今保存着较完整的明清时代的古建筑群,古式层叠的木屋民房,在楠溪江古村落云集并盛名的地方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茶园坑自然有它的独特之处。

    在以前你能看到的地方都是茶树,溪水旁,田岸边,山林中,园子里满山遍野都是。村民称这些茶树都是野生的,再由茶种掉落在地,繁殖生长起来,并不是村民移植过来或是栽种所为。

  交通线路:从市区——瓯北——岩头——岩坦——屿北——闪坑——没到“大学岭隧道”向左拐,也就是高速大桥下有一个牌子(源头大桥便道入口字样)——沿溪前行过一座桥梁进入奥康路——龙园村茶园坑自然村。岩坦镇到茶园坑10多分钟车程,市区共2个半小时的车程。

  6、永嘉县大若岩镇埭头村

  位于永嘉县大若岩镇,为陈姓聚居之地。该村始建于明朝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年),始迁祖陈守初从附近的珠岸村迁居来此,兹后子嗣繁衍,绵延不绝,历时19世,迄今已逾540余年。埭头古村与崖下库、小若岩景点近在咫尺,人称“燕窠”之地。这里山环水绕,田地肥美,环境清幽,风光旖旎。

  7、永嘉县黄南乡深龙村暨家寨

  暨家寨在永嘉的版图上叫社山,是黄南乡深龙村的一个自然村,其暨姓先祖从仙居县为避难迁徙来到这里。全村现有人口173人,为永嘉县境内唯一暨姓集居地。整个村庄由八座大宅构成,依势而起,逶逶迤迤,错落有致。

  暨家寨象一个鸟窝一样驻扎在悬崖的凹陷处,海拔550米。让人不禁佩服暨氏先祖的勇气,竟然会选择如此险恶的环境做为栖息地;也让人赞叹暨氏先祖的诗情画意,竟然会将村庄建的和环境如此协调。

  五、浙江书法村:

  2013年,浙江省书协在开始“浙江书法村”创建活动,在全省11个地市筛选确定了首批11个有书法底蕴、有书法爱好者队伍、有经常性书法活动、有常设活动场所和有一定文化辐射力的基层行政村,命名为“浙江书法村”。

    作为浙江省书协基层服务点,全年开展送讲座、送辅导、送图书、送作品等活动,为村民举办“美丽浙江·农村文化礼堂书法村作品联展”,为来自乡间地头的农民书法家们提供一个高端的展示平台。

  2013年7月26日,龙湾区海滨街道宁村举行隆重挂牌仪式,成为我省首个“浙江书法村”。2014年,温州有关县市区积极申报“浙江书法村”,最终,瑞安市湖岭镇溪坦村、瓯海区茶山街道茶山村、文成县峃口镇公阳村、苍南县桥墩镇莒溪桥南村、永嘉县桥头镇梨村、乐清市雁荡镇松垟、平阳县万全镇冯宅村被批准获得“浙江书法村”光荣称号。

  六、红色旅游村:

  红色旅游路线是近年来新兴并一直让人们热衷的旅游路线。平阳山门、凤卧一带的温州市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可以让人回忆当年峥嵘岁月,缅怀在战火中早逝的先烈,珍惜得之不易的和平和幸福时光。

    1、平阳县山门镇凤岭山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位于平阳县山门镇凤岭山上。纪念碑分主碑、北上抗日出征门、碑林等部分,三者组成一个阶梯式的建筑群。

    主碑的前方是北上抗日出征门,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在门楣上题写了“北上抗日出征门”七个大字。门柱两边各有一堵相称的白石板墙,墙的正反两面都刻有抗战浮雕像。门后则是3组、每组38级的石阶通向主碑。主碑的后面,则是一墙以黑色花岗岩为底的刻有邓小平同志手书以及叶飞、苏步青等数十位德高望重的有关领导人、革命老前辈及名书法家题词、手书的碑林。

    2、凤卧镇凤林村冠尖和马头岗村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位于平阳县凤卧镇凤林村冠尖和马头岗村。会议开幕式、闭幕式及刘英的政治报告和一次大会发言在冠尖进行,小组会、两次大会发言及选举在马头岗进行。冠尖和马头岗省一大会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路线:市区上G15沈海高速(甬台温高速)往福建方向,从萧江/龙港/水头出口下,再沿S230经麻步、水头可到达山门、凤卧。。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