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首例遗体捐献者徐启荣老人的三次遗体“告别”
核心提示:
徐良程(左)、曾爱菊(中)、徐稳武拿着徐启荣老人的照片合影
昨日上午的送行队伍
温州网瑞安支站讯 昨日清晨5时,温州首例遗体捐献者徐启荣老人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温州市殡仪馆举行,这是老人去世后经历的第三次遗体“告别”。第一次在三年前,老人刚去世时,那时家人顶住各种质疑和压力,遵照遗嘱捐献遗体;第二次在上个月,在温州医科大学举办的追思会上,老人安详的神情,和学校师生对其的尊重,让一切疑惑冰消瓦解;第三次在昨日的葬礼上,70多辆车、500多人的送行队伍,在细雨中默默前行,向这位平凡却又伟大的老人致敬,这让老人的家属们既惊讶又感动。
[第一次告别]
老人立遗嘱公证捐献遗体
4月5日,听闻徐启荣老人的葬礼将在第二天举行,记者怀着敬意来到老人位于陶山镇陶南村的家中。这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瑞安家庭,老人的大儿子徐稳武是本地一位厨师;二儿子徐良程从事美发行业多年;老人的遗孀,今年69岁的曾爱菊则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
“他15岁在瑞中读书,可惜因为生病退学了。后来自学了会计,先在村里工作,又调到当年的陶山粮食管理所,一辈子都在农村。”曾爱菊说,徐启荣在当地口碑一直很好,没有人说闲话,当时有人家里闹矛盾,也常会上门找他帮忙调解,是个说话算话的人。
“遗体捐献的事,1999年就开始弄了,他说离世后希望有益社会。”曾爱菊说,当时徐启荣决定在去世后捐献遗体,联系上了温州医学院(现为温州医科大学),刚开始她以为只是说说而已,但后来徐启荣去找公证处立遗嘱把这件事定下来。“我说你一个人跑来跑去这么辛苦,我和你一起去办吧。”曾爱菊说,多年来她一直听他的话,在这件事情上也要支持他,于是两人都签了遗体捐献书。
两儿子顶住压力完成遗愿
2011年,徐启荣的身体每况愈下,二老把这件事告诉了两个儿子。“我一直觉得捐献器官、遗体是很高尚的事,但发生在至亲身上,确实让人纠结,尤其是农村人有的思想比较保守,亲戚朋友们会怎么看?”二儿子徐良程说,但看着父亲的遗嘱和公证材料,他和哥哥徐稳武在震惊之后仍表示支持。
但亲戚中仍有不少人反对。曾福贵是曾爱菊的哥哥,徐良程的大舅,他知道后把两个外甥大骂了一场。“其实我也知道遗体捐献是大善事,当时之所以生气,一是事情太突然,二是担心两个外甥会被别人说‘不孝’。这个骂名谁承受得起?”昨日,73岁的曾福贵对记者说。
“最大的孝是完成父亲的遗愿。”徐稳武说,父亲一直是个说话算话的人,临终前,父亲多次询问他们是否联系了温州医学院。父亲去世的一刻,徐稳武就在他身边盯着心跳记录仪,他冥冥中觉得老人家是在看到医学院的人到来之后才安心离世的。
2011年年底,75岁的徐启荣离世,遵照遗嘱,家人将他的眼角膜捐献给了温州眼库,并将遗体捐献给了当时的温州医学院,作为教学科研之用。当时,温州医学院参考台湾等地的做法,向家属承诺在短时间内充分利用遗体器官资源,三年后归还遗体。在遗体送往温州医学院之前,家人在瑞安市殡仪馆举行了一场遗体告别仪式。徐启荣成为自2010年我省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温州市立下遗嘱且成功捐献遗体的唯一温州人。
[第二次告别]
老人走后三年,家人仍被外人质疑
徐良程后来对记者说,当时他的心里忐忑不安。“温州医学院的做法,让我们心里有了寄托,有所安慰。但这毕竟是温州地区第一例,三年后父亲的遗体会是什么样,政策会不会变,到最后会不会没人管了?”徐良程说,这三年来他心里一直不踏实,好像父亲还活着。
曾福贵为了维护两个外甥也受了不少气。“有人说我妹夫去世了,放在医院里算什么事,我就和他们解释,这是教学科研,是善事。”后来还有风言风语,说捐献遗体后两个外甥拿了医院不少钱,这让他很生气,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瞎说。因为担心妹妹曾爱菊心里承受不住,他还常去劝慰,结果妹妹比他想得更开。
“头一年问的人挺多,说什么的都有。”曾爱菊说,有次村里人问她,你就真得这么宽心?她就笑笑说,人都走了,还在意那么多干吗?她说,这句话就是当年丈夫劝慰她的。
学校和部门对老人遗体的尊重,让家人感到光荣
不过,这一切疑惑和担心都在徐启荣的第二次“告别”仪式上冰消瓦解了。今年3月30日,温州医科大学为徐启荣老人举行了一场庄严的追思会,徐良程再次见到了父亲。“他躺在水晶棺里,面容安详宁静,穿着得体,就像刚刚离世一样。”想不到三年后老人家还能这么安详地“睡着”,几位亲属当场落泪,哀伤伴随着欣慰。
更让家人们欣慰的是,在这场温医大首次举行的遗体捐献者追思会上,50多名学生手持鲜花肃立,感谢老人在教学上给予他们无私帮助。这三年来,学生们一直称呼徐启荣老人为“老师”。温医大的校长也在追思会上致词,并向老人的遗体鞠躬。
“真是光荣啊。”曾福贵在现场感叹道。
“最主要的是学校和部门对父亲遗体的尊重,这让我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徐良程说,4月2日,温州市民政局等单位邀请他参加了“温州市遗体志愿捐献者纪念碑”的揭牌仪式,看到父亲和其他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名字出现在纪念碑上,让他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上面的名字越多,就说明我父亲做得没错,我们做得也没错。”
[第三次告别]
昨日清晨4时,30多辆车从陶山镇陶南村前往温州殡仪馆,徐启荣老人的第三次“告别”,就在这里举行,老人静静躺在百合花丛中,接受亲属们悼念。徐稳武、徐良程两兄弟在一旁答谢,三年前的质疑全部烟消云散,留下的是对老人深深的敬意。8时许,细雨霏霏,老人的葬礼开始了,这时又有一件事情,让兄弟俩十分惊奇。
记者看到,陶南村中宽阔的大街变得拥挤,送行车辆停满了道路,汽车后视镜上挂着白毛巾的,是原来约定好送行的人,但还有更多车辆驶来,让家属们诧异。“原来知道会来的有300多人,但是要出发时竟来了500多人。”徐良程说,除了亲戚、村民、好友之外,还有很多人临时赶来为他父亲送行。
“我是老人儿子的同学,本来是一个人来的,我丈夫听说了老人捐献遗体的事迹一定要过来送一程。”一位名叫王艳的女士对记者说。
“2011年年底我参加过老人的追悼会,这次送别我还是要来,能送一位老人两次,这是平生没有过的。”一位家属的朋友郑先生说,还有他朋友的朋友,是在报纸、网络上看到老人的事迹后赶来送别的。当送行的车队出发时,记者粗略一数,整个队伍有70多辆车。
“谢谢大家,父亲能获得那么多的人尊敬,我和家人都很欣慰,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徐良程说。
本文转自:温州网
- 关键词阅读:徐启荣 遗体捐献
- 温医大师生追悼首位捐献遗体的温州人徐启荣先生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