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入者》4.30公映 王小帅:我成主流也不正常
核心提示:
著名导演王小帅
王小帅与吕中
王小帅与秦海璐
北京娱乐信报4月8日报道4月30日,王小帅执导的电影《闯入者》即将在内地正式公映。这部由吕中、冯远征(微博)和秦海璐(微博)(微信号:qinhailu811)主演的影片获得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和第8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奖。充满了悬疑和惊悚的《闯入者》很容易成为观众眼中王小帅的转型之作,但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说这并不是自己刻意为之的“转型”。在被问到“之前的作品并不被大多数观众所接受,是否会觉得不公平”时,王小帅说,“要是我这样的导演成主流了,把大明星都放一边儿了,那也不正常了。”
《闯入者》想给观众新鲜感
信:您自己说过《闯入者》不能算您的转型之作,但是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他们仍然会认为这部充满了惊悚与悬疑色彩的影片是您在尝试转型。
王:在我来说,影片形式始终都是根据故事和人物来决定的,我无法判断《闯入者》是不是我的转型之作,转型与否是由观众的实际观影感受来决定的。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去转型,我们中国电影真正欠缺的是丰富性。比如我们说出门旅游,这个旅游目的地一定有它的独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要是全国都像北京那就没意思了。从我的角度来看,每一个编剧和导演都有自己的特性,他们都是不一样的。
信:可能是因《闯入者》惊悚悬疑的风格,让已经看过影片的部分观众认为,该片比您从前的作品具有更高的商业性。
王:我不否认《闯入者》是个商业片。我这些片子,商业属性都非常高,观众的体验每次也会被刷新。但我拍的这个商业片和大家认为的商业片是不是同一类型的,这我不敢肯定。大家经常谈到的商业片是在真正商业操作下,从固定的商业模式下诞生的影片,而我是反对这种模式化的。我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冒险,能让大家从银幕上找到新鲜感。
演员看重他们的气质
信:《闯入者》的悬疑和惊悚是否需要观众精神高度集中,跟随主创一起从故事中抽丝剥茧寻找真相呢?
王:《闯入者》看到最后就像是有根大棒子打到头上,但观看的过程则像一次冒险,这应是在我们平常观影经验中不曾有过的体验。实际上,这部电影不需要观众太费脑筋。
信:和《闯入者》题材相仿的电影《归来》在去年上映后,在观众中和在学术界都引起了巨大争议,您是否预见到《闯入者》也会面对同样的争议?
王:有学术上的争议是值得庆幸的事儿。有争议是好事儿,在正常情况下一种观点肯定是要引起争议的。现在我不能预期这部电影会激起怎样的反响,还是交给观众来判断吧。
信:您为《闯入者》选择的主演都是北京人艺和国家话剧院的演员,您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让冯远征和秦海璐在片中扮演夫妻的?
王:我希望影片中的家庭能有寻常人家的感觉。远征和海璐都是观众心目中的优秀演员,他们的人物质感和我们很近,所以把他们安置到一个家庭里边很合适。海璐身上散发的模棱两可的气质很重要,她可以是贤妻,也可以是悍妇,她能演出那种游离的、不确定的感觉。海璐的戏份虽然不多,但只要她一出现,那种模棱两可的感觉就到位了。冯远征的气质里则透露出隐隐的焦虑感。观众看见远征就会想起他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演的家暴男,但这次他的角色绝对没有那么厉害。
艺术批判性非常重要
信:您以前的作品《青红》《日照重庆》,常被观众看作“文艺片”;您自己认同这样的分类吗?您自己心中有所谓“文艺片”的标准吗?
王:我也确实说不清什么叫文艺片,我知道有文艺青年的说法。文艺两个字现在被搞成了“小清新”,谈了小恋爱有个小伤感,好像就都沾上了文艺属性。在电影的类型中,有科幻类型、悬疑类型、有恐怖片、纪录片、剧情片……我觉得,我的电影更像是剧情片。现在大家总说文艺片,好像只要不是警匪动作悬疑类型的电影,只要剧情中包含着不同的叙述方式,就都成文艺片了。
信:在拍电影时,您最看重的是什么?新鲜的叙事方式,或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的故事题材?
王: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批判性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如果没有了批判性,那就真的变成了一个商品。
我占主流也不正常
信:大家都知道您的电影作品,但能理解并喜欢您作品的人可能并不多,作为创作者您是否也会感觉到孤独?是否会觉得您得到的评价不够公平?
王:我们把这个问题稍微推远点儿看,像我这样的导演占主流了,占了各个媒体大版面了,是不是也很奇怪?说到公平性的问题,怎么能使更多的有才华的人入场,才是最重要的。我也不觉得孤独寂寞,因为我一直在不停地做自己想做的电影。要是我这样的导演成主流了,把大明星都放一边儿了,那也不正常了。
信:现在影视作品都讲究要传递“正能量”,而您看重作品的批判性,这会不会让您显得非常“不合时宜”?
王:我们现在每天通过网络,通过微信朋友圈,总能看到很多让我们心塞的事情,可是没什么人对这些事情提出质疑和批判,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现象。一个艺术作品对生活做反思和质疑,其实是代表了大众中的每一个人。我们要创作的,不只是娱乐产品。理性来讲,一个民族要真正变得成熟和坚强,需要诞生更多的悲剧作品。悲剧令我们警醒,促使我们思考,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更有思想。
信:您是国际电影节的常客,也得过国际电影节的大奖。一直都有种说法,那就是能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中国电影,往往都是暴露我们社会黑暗面的;有些人会觉得这样的作品传播出去,是在影响我们国家的形象。
王:对自身没有太多关怀的人,往往会从“大”的角度,从国家主义的角度谈这个问题。这样的声音,欠缺反思意识和面对意识,他们只需要看到好的,不好的你别说。但对于艺术作品来说,质疑和批判性才是最重要的。当个人非常渺小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被强大的社会机器压扁。用艺术进行警醒和质疑,会保护每一个人的利益。反过来,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个体会更加弱小,更加一无是处。如果个体被尊重了,对社会进步来说,则是有帮助的。
心态抱着柔软之心生活
信:您平时是怎么体验生活的?
王:我每天在北京的办公室里游荡,感觉自己离开生活太远了,我还在自责。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在看新闻、看周围发生的事情时候,要抱着一颗柔软的心。我自己有颗很柔软的心,有时候感到很恐慌、很鼓励,可能很多人都是这样。只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挣扎着坚强起来。用我们自己柔软的一面去关照周遭,就能体会到无助,就能进入自己的世界和他人的世界;以柔软之心面对世界,就是对自己的关怀。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