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籍著名作家叶永烈讲述名人书信背后的故事
温州网讯 “纸质书信,已是明日黄花。然而各人用富有个性的字体写下来的这些书信,面字如人,充满温馨,泛黄而不褪色。我摩挲故纸,竟然由此萌发用散文笔调写一本名人书信背后的故事,书名就用《泛黄却永不褪色》”--叶永烈
4月21日晚19:00,叶永烈做客籀园讲坛,主题《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故事》,聊起了名人书信背后的一段段故事,图书馆北二楼报告厅座无虚席。
76岁的叶永烈出身于温州书香门第,他在数十年创作生涯中出版了180多部著作,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叶永烈先生在整理时,理出的信件有数千封,其中值得收藏的名家书信达几百封,这些信大多是已故名家的信,都是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见字如面,叶永烈先生翻着泛黄的书信,脑海里不时闪过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接下来看看叶永烈先生收藏的几位名家的书信:
在叶永烈看来,名家书信不仅有文化历史价值,还有美学价值,“书信不像文章,在写的时候不为发表,能更多地披露出书写者的真情。”叶永烈整理出陈望道、冰心、华罗庚、苏步青、夏鼐等名人写给他的亲笔信。“考古学家夏鼐与我之间,关于‘西晋有铝’问题的讨论信件,竟然有9封。他给我的每一封信,都在信纸右上角端端正正写明‘19××年×月×日’,这无疑是他多年考古工作中养成的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
在叶永烈收到的诸多来信中,最可珍贵的是两封信。
一封是《浙南日报》(《温州日报》前身)编辑部的信。“那是我11岁的时候,念小学五年级,写了一首小诗,是第一次投稿。不久,我收到平生第一封信。信末,只盖着《浙南日报》编辑部的图章。凭着信的笔迹,在编辑部的帮助下,我找到写这信的老编辑杨奔。从此,我把杨奔视为恩师,是他扶掖了当年作为文学幼芽的我,使我的处女作得以发表。”叶永烈称这段回忆对他来说,极其美好。他经常会拿出这封信,细细品味。
另一封是陈望道先生的信。那是叶永烈22岁的时候,在北京大学读书,给时任复旦大学校长、《共产党宣言》一书最早的全译者陈望道先生去信,请教若干问题。他亲笔回函,认真地给予答复。前些年,为了纪念陈望道先生,上海着手出版《陈望道文集》。当编者得知叶永烈手头有陈望道先生的亲笔信,便赶到他家,用照相机翻拍。据编者说,陈望道先生得以保存的书信很少,所以这封信很珍贵。后来,这封信被收入《陈望道文集》第一卷。
最认真的信:
叶永烈:“最认真的信出自鲁迅之子周海婴。他为了更正我在香港一媒体刊发的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写了两封信给我,甚至还向权威人士求证,以表明他的意见绝对可靠。”叶永烈记得,另一位极其认真的写信者是傅雷次子傅敏,“他给我的信达50多封。他非常认真校对我的《傅雷画传》一书,写下近两万字的意见,每条修改意见都标明第几页第几行。”
最“图文并茂”的信:
叶永烈收藏的信件中最“图文并茂”的,要算是秦瘦鸥先生1983年的一封信。叶永烈曾读过秦瘦鸥的长篇小说《秋海棠》,有书信来往。“秦先生在这封长达3页的回信中,不仅详细回答了我关于1925年上海《福尔摩斯》报的相关问题,而且还欢迎我去他家访问。”令叶永烈惊讶的是,秦瘦鸥先生怕他家不好找,特地在信中自绘了一幅地图,四纵四横八条马路都写上路名,然后用箭头指明他家的位置,其详细程度不亚于今日google地图。
最“花俏”的信:
叶永烈收藏的最“花俏”的信,是梁实秋夫人韩菁清写的。韩菁清喜欢在花花绿绿的卡片上写信给他,还在信封上贴了五颜六色的粘纸,“当然,她也有‘郑重其事’的时候,那信是写在印有她与梁实秋合影的专用信纸上。她是歌星,却颇有古文根底,而且自幼练过书法,信的文笔流畅。”
现如今,电话、电子邮件、微信、手机短信的出现,虽然是可喜的科技进步,却导致了用笔书写的信件的消亡,用电脑写信,再没有当年书信的韵味。所以,有空,就给叶永烈先生写信吧,你的特殊书信说不定就成为叶永烈先生笔下“最”特色的信!
(据温州市图书馆)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