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疾病来选适合的运动 高血压爱散步
医学研究发现,跑步、球类、骑自行车等运动可诱发哮喘,医学上称之为运动性哮喘。而游泳、打棒球、滑雪等运动可改善症状。那么,患有不同病症的人群该如何选择运动方式呢?
高血压患者。
适于散步、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这些运动项目均为动态的等张性运动,可通过全身肌肉的反复收缩,引起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促使血压下降。运动量以心脏负荷的50%左右为宜,即运动时脉搏保持在110次/分钟左右。每天1次,每次30~60分钟。
心脏病患者。
健康人要提高心脏功能,宜采用较大的运动量。运动时,脉搏至少达到135次/分钟,并持续15分钟才有效。如果已患心脏病则要谨慎,应根据心功受损程度来选择运动形式及运动量。一般来说,一二级心功能不全的轻症心脏病患者可从事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运动时脉搏限定在每分钟104~120次左右;三四级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发作频繁的病人不宜进行体育活动,应以休息为主,也可适当做些气功等轻微活动,原则上以不增加心跳次数为度。
糖尿病患者。
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运动可使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得到较好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还可使胆固醇的消耗增多。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选择的运动项目大体和一般中老年人相似,但重型糖尿病患者或出现心血管、脑血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时,应仅以散步和气功为主,避免重体力活动。糖尿病患者应在饭后1~1.5小时进行运动为宜,适当的运动可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但不能完全代替用药。
颈椎病患者。
颈椎病患者的运动目的,在于扩大颈部活动范围,增强关节生理机能和颈部肌肉力量。因此,在各种医疗体育中,凡涉及头颈部运动的动作,均可适当选用。有人倡导“穴位”自我按摩,取合谷、少海、肩井、风池等穴位,按压后以出现酸、麻或胀的感觉为宜,每天1~2次,每天做数次颈前后屈、侧屈、旋转等运动,对颈椎病十分有益。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市委工作务虚会召开
要闻12-12
-
温州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开幕
要闻12-12
-
11月份,温州CPI同比下降0.3%
经济12-12
-
温州理工学院附属三所学校正式揭牌
科教文体12-12
-
北麂山灯塔实行值守志愿服务满十年 守出“心灵的宁静”
社会12-12
-
吃的玩的赏的陆续开张 洞头东沙不夜港旅游业态再“扩圈”
社会12-12
-
全景沉浸式探索戏曲观演新样式 温越版《封神》邀你“入局”
科教文体12-12
-
永嘉农产品“出海”拓市场
经济12-12
-
十几岁孩子腰椎间盘突出 “腰不好”越来越年轻化
社会12-12
-
郑思维迎来国际赛场“最后一舞”
科教文体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