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筹百万元建文化礼堂
核心提示:
温州网讯 “文明道德古今传承重文化,礼义仁和老小弘扬建礼堂”,这是悬挂在平阳县萧江镇显桥村文化礼堂门口的一副木质对联的内容,这也正是显桥村村支书、村文化礼堂总干事王大庆亲手书写。该文化礼堂于2013年年底竣工,是在王大庆的号召下,倡导村民共同捐资,并配备一定的财政拨款所建成的,总造价152万余元。
村民说,自礼堂建起后,村中上至八旬老人,下至六岁儿童的业余生活都有了极大的变化。王大庆概括道,是“四多四少”:打球健身的人多了,烧香迷信的人少了;关心村里事情的人多了,发牢骚讲怪话的人少了;读书看报的人多了,打牌搓麻将的人少了;邻里相互帮助的多了,争争吵吵的少了。
村支书带头筹资百万
王大庆想要修建村中文化礼堂的念头,源自于2013年5月平阳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的一次来访。当时宣传部来村中考察村民文化的情况,他便把宣传部的同志们带至村民活动的集聚地显桥小学的操场去参观。“那个操场很小。领导参观完后对我说,这个村文化中心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提升下,建设个文化礼堂。还告诉我建礼堂会有一定的财政补助。我当时听了特别兴奋,当天晚上就召集了70余名村民代表开会了。”王大庆说。
当晚王大庆一提出建礼堂的思路,居然获得了一致响应。村民提出,早就该建个礼堂了,平时村中文化生活也枯燥得很,不是打麻将就是看电视,没别的娱乐活动。大家期待礼堂建成后多搞点村民活动的项目……王大庆一一记录下来,并和村民们再次讨论集资和选址。“我考虑到要建就建个大的,政府拨款不够,当即号召大家出点钱建楼,我自己现场就认捐了两万三,结果大家纷纷你一万我八千的捐款。”王大庆说,几个村干部还四处发动亲戚朋友捐款,找企业拉赞助,结果在半个月时间内,筹到102万元。
其实,筹钱的过程也是大家凝心聚力的过程。王大庆说,村中有户人家,家有三子在上海办企业,但80多岁的老爷子腿脚不方便,王大庆介绍,礼堂建成后一定要修建个无障碍通道,方便老爷子这样的老人出入。对方听后很感动,先后捐了好几万元。如今,礼堂门口果然可以看到一块为腿疾人士设立的木板通道,这位老人家也成了礼堂的常客。
旧庙改建成文化礼堂
资金筹集完毕后需要选址,王大庆和村民商量,决定改建村中的林泗侯王庙,这个庙宇建于乾隆年间,村民们一直想把它再恢复重建,为此,王大庆跟村民做工作,说建寺庙不如建成文化礼堂。对林泗侯王的纪念也是传统文化的内容,文化礼堂同样也可以传承传统文化,这并不冲突的。村民们也纷纷接受了。
随后,经过一系列审批手续,文化礼堂于2013年6月正式开工兴建,2013年底毛坯房竣工完成。如今,已变成了一个占地860平方米,周围活动场所1300平方米的一幢大楼。建成之时,王大庆亲自为礼堂书写、拓刻对联,村民们也纷纷忙上忙下布置大厅内的舞台……
一位村民还记得,2013年12月,文化礼堂第一次庆典活动召开,大厅中黑压压地站满了村民,第一个节目是村中的党员们自导自演的歌唱节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曲毕,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大家纷纷叫好。
采访时,恰逢李女士等四五位村民有说有笑地走入礼堂中,李女士告诉记者,他们是过来下象棋和上网,并热情地邀请记者参观二楼棋牌室。果然,礼堂二楼别有洞天,一间五六十平米大的房间内,摆着电视机和座椅,房间内还有象棋桌等。房间隔壁是电子阅览室,放有三台可上网的电脑。棋牌室对面还有图书室,有好几百册的书籍,还有文房四宝。此外,楼下有一个大舞台,边上是放置着乒乓球台、跑步机的健身区。还有一个餐厅,里面桌椅和厨具都一应俱全,原来王大庆还想建一个给村中八十岁老人免费提供午餐的爱心场所,现还在筹备中。
周日活动创意多人气高
李女士说,一到周末和寒暑假,礼堂里几乎到处是人。“有人来打乒乓球、羽毛球,有小孩来看书,老人家来写字,年轻学生过来健身,早上七点一直到晚上都活动不断,热闹得不得了。”她还说,村中四时八节都有活动,还有村民自导自演各种晚会。
文化礼堂对面12米处,是一个教堂,王大庆说:“每个星期天我会在礼堂中办起各类文娱活动,还喊来放映队来礼堂中播放电影,跟对面的教堂拼人气,效果不错。”
他说,作为文化礼堂,就应当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阵地,为此,他还想出不少创意来。如中秋节的礼堂活动,村两委买了一个大月饼,让村中老人把它分成一小块一小块递给儿童们,借此机会让孩子们感受老年人对下一代的关爱;重阳节,则组织儿童亲手为老人们做出一碗碗长寿面,并借机会教育孩子们要尊敬老人;为了加强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文化礼堂每年暑期举办夏令营,把各家各户的家长和孩子都集中在一起,举办各类活动,让家长们讲述以前的故事,让孩子们讲述学校里发生的趣事;甚至在一楼健身区的墙壁上还贴有“24孝”的图片故事,王大庆说,这样在跑步机上健身的年轻人还能边跑步边看这些故事,了解孝道文化。村中还常会邀请温州讲师团来礼堂开设道德讲堂,和村里人谈谈道德文化……
文化礼堂现由村中八位党员组成礼堂管理“八大员”负责礼堂的运营,还有活动的策划。礼堂的平常卫生保洁,则由王大庆的妻子还有另外四位党员的家属轮流排班打扫。王大庆的妻子说,她全力支持王大庆的礼堂事业。因为,这也是王大庆的一个“中国梦”。
原来,王大庆年少时恰逢文革,上学读书被迫中止,成了他毕生的遗憾。如今,他觉得赶上了好时代,正好趁这个机会为文化的传承,道德的宣扬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他有三个儿女,如今都是人民教师,算是“子承父志”。
-专家点评
温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陈文杞:
正如一位村民所说:“文化礼堂早该建了。要不在村里也枯燥的很。“看到这句话,我颇有触动。现在空巢村、老人村现象也有不少,这位村民也是道出了一个现象。但是,欣喜地看到显桥村村民的新风貌,文化礼堂为他们寻找到精神家园,让他们的心灵有了落脚之处,让他们的精神追求、梦想追求,有了实现的可能。这也让我看到,文化礼堂的建设是多么的与基层村民的需求相契合,是一符合民心之举。
此外,我还要为新农村的新风貌喝个彩,这个故事让我看到新农村村民欣欣向荣的风貌,和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求,看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喜的成效。
第三为王大庆用新颖的方式传达道德文化叫个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创新。要这些理念深入人心,“端着”是不行的,也得走群众路线。王大庆用了一系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文化道德,而不是单纯说教,起到良好的效果,值得学习。
最后,为王大庆能够实现自己的“中国梦”点个赞,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梦想照进现实,这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正能量。这样的故事传播出去,也能为大家添加追求梦想的勇气。
记者欧阳潇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