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宜会战3000浙籍将士明天回家 为护英灵当地曾改建高速

来源:浙江在线作者: 2015-08-19 09:11:54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湖北宜昌当地老人在收集露出浮土表面的将士骸骨(资料图)

  浙江在线宜昌8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胡昊倪雁强首席编辑/赵洁)“75军的将士在宜昌是得到尊敬的,口碑很好。”研究了30多年宜昌当地战史的简兴安给这支浙江子弟兵部队列了几个关键词:对百姓好、军纪严明、能打硬仗、从不退缩。

  (相关阅读:

  国民党75军3千抗战将士合葬宜昌大坑多为浙江子弟

  )

  “夷陵区黄花乡南边村的那个3000人的合葬坑,就是他们英勇战斗的证明。”5年前从宜昌市夷陵区政协文史委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简兴安,一说起主要由浙江子弟兵组成的国民革命军75军,就有说不完的话。 (相关阅读:

  一个军有三个浙籍军长战死他乡的3000浙江将士这周回家

  )

  2010年8月底的一天,在宜昌夷陵区黄花乡南边村的一个高速公路工地上,发现了一个合葬坑,经证实,这里埋葬着国民革命军75军在枣宜会战中牺牲的3000名将士,其中绝大多数来自浙江。

  继今年7月中旬,在长沙会战春华山战斗中阵亡的118名浙江子女遗骸迁回杭州后,浙江在线和浙江安贤园再次启程,来到湖北宜昌,迎接这3000将士迁骨回家。这些长眠于异乡的浙江子弟兵,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宜昌和日军鏖战6年之久,得到了当地无数百姓的救助和尊敬。

  “ 75军将士在宜昌是得到尊敬的,口碑很好。”

  湖北宜昌,是进入巴蜀之地的门户。这个自打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就已经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城市,在抗日战争时期,同样是日军的重要目标。一旦宜昌失守,中国西部和西南门户大开,日军就能深入内陆,攻击当时迁移到重庆的国民政府。

  对宜昌的攻击,从1939年就开始了。“75军的将士在宜昌是得到尊敬的,口碑很好。”在宜昌研究了30多年战史的简兴安告诉记者:“当时的军长叫柳际明,当时的老百姓叫他‘柳善人’,说他对士兵很好,对老百姓很好,军纪也很严明,打仗也过硬。虽然牺牲了这么多人,但他们从来没有退缩过。”

  柳际明是75军的第三任军长,是浙江临海人,前两任军长分别是嵊县人周碞(音“岩”)和缙云人施北衡。

  简兴安告诉记者,1940年的宜昌保卫战,75军就是参战部队,后来宜昌沦陷,到了1941年反攻宜昌,75军也参加了,到1943年的宜昌石牌保卫战,75军又在长江北岸用一招漂亮的“围魏救赵”,牵制了日军的军力,让石牌北面的压力骤减,“老百姓们自发给将士们送饭送水,送土豆送红薯,还组建了担架队,把受伤的伤员送到后方救治”。

  75军将士正在战斗(资料图)

  师长向百姓买了30多亩土地埋葬阵亡将士

  黄花乡南边村曾经是75军预四师的战地医院所在地,但救治的是全军的受伤伤员,所以在已经发现的名单上,75军第六师的阵亡将士很多。“当时预四师的师长傅正模向老百姓买了30多亩土地,就是为了埋葬阵亡的将士。”“我们爱老兵网”的理事长吴缘这样告诉记者。

  “我曾经在当地找到过一户人家,他们家里就住着一个担架排,他告诉我,宜昌保卫战的时候,每天都要抬回来五十多个重伤伤员,最后能救回来的只有五分之一,那些牺牲的将士,按照当时的规矩,就是就地掩埋,”简兴安说:“枣宜会战里,光一个宜昌保卫战下来,就掩埋了1000多名将士。”

  简兴安说,一开始,每个阵亡将士的遗体还是用白布包好,并埋上一个小石头上刻上数字标记,到后来,白布也来不及包了,就直接下葬,再后来,就是人叠人埋葬,上面盖上一层黄土。

  简兴安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

  为保护墓地宜昌当地改建高速桥基

  2010年8月底的一天,黄花乡南边村的这个合葬大坑因为宜巴高速公路建设而被发现。几天后,现任湖北省发改委主任、当时的宜昌市市长李乐成作出批示,要求妥善处理抗日将士的遗骨。

  批示说,3000余抗日将士遗骸在宜昌被发现,是中华儿女浴血抗日的历史见证,他们是为中华民族解放而牺牲的,要尊重和善待志士遗骨。

  “按照当时高速公路的规划,一根桩子就要打在这个合葬坑上面,也就是说,地基要打到这里的地下去,”宜昌“关爱老兵”的志愿者陈先生告诉记者,发现这个合葬坑后,大家就不敢随便动了,“再加上后来市委书记和市长都有了批示,就更要慎重对待了”。

  宜巴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后来决定,再次计算了桥基位置,调整一下建设的点位。“过程不清楚,但最后,高速公路桥基位置避开了墓地,高速公路往返双向道路的间距也拉开了几米,让出了合葬大坑的位置。”

  “这个事情当年轰轰烈烈的”,简兴安告诉记者:“去年我打听到,这个墓园的方案已经让夷陵区进行操作,资金也划拨下来了。”

  记者从夷陵区方面了解到,对于墓园的整修工程,从今年6月就开始了土建,尽管赶不上今年9月3日的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日,但一定会把这里建成一个像样的墓地。

  “我们这次是把这里的浙江籍将士英灵迁回浙江,但毕竟只是一小部分遗骨,更主要的是象征意义。”浙江安贤陵园的负责人李钢告诉记者,这和当地继续建造墓园进行保护并不矛盾,简兴安也表示,宜昌应该继续对这个合葬目的进行保护,“无论迁移与否,我们出于尊重那些曾经为我们战斗过的浙江子弟兵,都应该墓园建起来”。

  今天(8月19日)上午移灵后,这些浙江的子弟兵英灵将被带回浙江杭州,暂时存放在安贤陵园,待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园全部完工后再进行下葬。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温网编辑|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