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谣言满天飞,你中招了吗?

来源:海南日报作者:2015-10-29 13:23:00

  味精,是人们日常烹饪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但是,近年来,在微信朋友圈中,“味精吃多会致癌”、“味精吃多会致傻”、“味精吃多会导致脱发”等说法,让许多人的神经再次绷紧。味精,这个曾经在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冷落。日常生活中,味精能不能吃?应该如何吃?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采访。

  味精,是人们日常烹饪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但是,近年来,在微信朋友圈中,“味精吃多会致癌”、“味精吃多会致傻”、“味精吃多会导致脱发”等说法,让许多人的神经再次绷紧。味精,这个曾经在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冷落。日常生活中,味精能不能吃?应该如何吃?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采访。

  过半消费者

  对味精有抵触心理

  据央视一项调查显示,超半数消费者对味精有抵触心理。其中多数消费者表示,因为味精中含致癌物,可问到是何种致癌物时,消费者又答不上来,那么味精究竟是什么做的呢?

  据海南省中医院营养科专家符光雄介绍,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是以粮食为原料,以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成的产品。人体的味觉器官中存在着氨基酸特异性受体,因而当味精被人们食用后,刺激位于舌部味蕾的氨基酸受体,就能使人们感到可口的鲜味,从而使味精发挥增进食欲的作用,并且诱导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味精进入肠道被吸收而分解成的谷氨酸,是人体需要的氨基酸之一,参与机体组织的形成与修复,参与各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在肝脏中参与糖代谢以及肝脏的解毒过程,降低血液中有毒的氨的浓度;在大脑中参与蛋白质及糖的代谢,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脑及神经中枢的功能。

  因此,味精对人体健康是有一定益处的,一些蔬菜水果,也天然含有谷氨酸钠,比如葡萄汁、番茄酱、豌豆,都有百分之零点几的谷氨酸钠。现在,国际粮农与卫生组织已将味精列为推荐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研究未证明

  味精能产生危害

  微信上,很多人说家里从来不吃味精,吃味精掉头发等。还有人说味精是用化学方法制成,吃了不健康。甚至,一些加工食品也把“不加味精”作为卖点。味精真的对人体有害吗?

  符光雄表示,针对味精安全性的研究很多,但没有发现它能产生危害,特别是1999年中国发酵工业协会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对味精进行了大鼠毒品实验,分别用人类用量的100倍、50倍、25倍,发现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这个实验结论充分表明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那么,在中式、日式的高温烹饪下,味精会不会安全?国际食品添加剂委员会、第十九届委员会议总结20年的科学研究结论,在1988年前后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使用谷氨酸钠(俗称味精)是完全安全可靠的。

  针对网上一些文章信息说吃味精掉头发、过敏性鼻炎、皮肤病、甚至高血压等。在人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中几乎都含有谷氨酸,如果存在这样的过敏人群,那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吃不了。所以,不管味精、鸡精,造成过敏的可能性或风险几乎是不存在的。

  食用味精有五忌

  虽然味精是安全可靠的,但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吃。味精吃多了,或者吃的方法不对,同样可能对身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一些菜里是不宜放味精的。

  符光雄建议,味精最好等菜煮好熄火后即时加入,因为这样既能保持味精的鲜味,在不到100℃的情况下,焦谷氨酸也不会产生。如果含有味精的菜饭需要加热,那么可以放入蒸锅中熏蒸,因为蒸锅中熏蒸的温度不足100℃。

  食用味精要注意五忌:

  一忌高温使用烹调菜肴时,如果在菜肴温度很高时投入味精,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调味作用,反而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不利。科学实验证明,在70℃-90℃的温度下,味精的溶解度最好。

  所以,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若菜肴需勾芡,味精投放应在勾芡之前,根据高温不应放味精这个道理可以得知。

  二忌低温使用 温度低时味精不易溶解。如果您想吃拌菜需要放味精提鲜时,可以把味精用温开水化开,凉后浇在凉菜上。

  三忌用于碱性食物在碱性溶液中,味精会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所以烹制碱性食物时,不要放味精。如鱿鱼是用碱发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四忌用于酸性食物 味精在酸性菜肴中不易溶解,酸度越高越不易溶解,效果也越差。

  五忌投放过量过量的味精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使用味精并非多多益善。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过6克,否则,就可能产生头痛、恶心、发热等症状,过量食用味精也可能导致高血糖。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压、肾炎、水肿等疾病的病人应慎重食用。

本文转自:温州网

编辑: 林晶晶|责任编辑: 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