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风采之庆年坊 | 温州老城中的三十六坊之七-庆年坊
核心提示:老城中的小巷,是一座城市的地根,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沉淀了附近市民宁静且恒久的生活。信河街在旧城改选前,民间传说有七十二条半街巷,其中庆年坊是保存最完好的。
老城中的小巷,是一座城市的地根,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沉淀了附近市民宁静且恒久的生活。信河街在旧城改选前,民间传说有七十二条半街巷,其中庆年坊是保存最完好的。
每一条小巷,抑或每一个街区,过往都有许多美丽的故事,如“供奉子贡“的土地堂巷,送走东晋谢灵运的康乐坊,令”书圣“王羲之流连忘返的百里坊等等,那么我们今天要说的庆年坊,它又有着怎样美丽动人的故事和人文底蕴呢?
庆年坊的惊喜
当你从充满现代气息的信河街走进庆年坊时,眼前顿觉一亮,好一条古坊!进得坊口,一侧清水砖墙上,便是一个古朴的木制宣传栏,里边是多幅反映这条古坊整饰前后面貌的照片。抬头望去,整条古坊建筑以灰白色为基调,浮雕风格的古式门台,那重檐瓦、马头墙、风角人字线……尽现古貌。这里的门牌也融入了古坊氛围,一律用原木清漆,镌刻绿色字样。叮咚叮咚...走在这样的古坊里,悠长慢里的岁月尽显眼前了...
庆年坊的现在
庆年坊是温州三十六坊之七庆年坊。东起信河街,向西转南至丁字桥巷,又岔巷转北至应道观巷,其所属社区庆年坊社区隶属松台街道,面积1.1平方公里。有常住居民1844户,常住人口5898人。
庆年坊社区古街老巷,纵横交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人文内涵。
1999年始,鹿城区莲池街道将庆年坊社区列入保护性修饰重点,力求恢复古街巷风貌,重现江南古民居特色。修饰后庆年坊独特别致,古色古香,这里有社区曲艺院、诗词院、书画社等活动场所,有温州唯一的古诗词吟唱队,有鹿城首家社区诗刊《庆年诗苑》。以庆年坊为轴,周边弄巷构成社区一道由书画廊—摄影廊—民俗风情廊独特观光风景线。
2014年,社区又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整合文化资源,以“文雍嘉里,古韵庆年”为主题,以“三堂四室五馆六廊八大员”为整体架构开展文化礼堂建设。
设置了文化礼堂、东瓯讲堂、道德讲堂等三堂,图书阅览室、未成年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书画室等四室,非遗展示馆、瓯文化展示馆、黄大中中草药标本展陈馆、张培英抽象水墨韵态艺术摄影展示馆、少儿科普体验馆等“五馆”。
为加强文化礼堂内涵建设,社区有效结合地域民俗文化特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打造了“古街和韵”文化节、慈孝文化节、街巷才艺擂台赛等一批文化礼堂活动品牌。
庆年坊的由来
旧时也称庆善坊,因宋兵部尚书蔡幼学居此并袭其轶事而得名。蔡幼学从小就酷爱文学,青年时期谦虚求进,善于拜师求教,故文墨精通。但蔡幼学从不以荣自尊,而处处警勉自己“只有学而不止,才能为民办好事”。晚年在此定居后为百姓做了许多公益事业。宋杨蟠因为他尽心为百姓做事,并被他的贤举所折服,将他所住的街坊定名为“庆贤坊”,后谐音演变为“庆善坊”。明代时又以“喜庆丰年”之兆逐改为“庆年坊”,并沿用至今。
庆年坊小巷的美丽传说
天妃宫巷
天妃宫巷因巷内有天妃宫而得名,天妃宫是为了纪念福建莆田林氏女默娘而建,据传林氏女为南海女神。天妃宫巷路面为混凝土结构,住宅以老式庭院为多。明代时也称顺济坊,清代称天后宫,民国时称天妃宫巷,
白塔巷
白塔巷东起信河街,巷中住宅以老式庭院为主,因相传巷内有百尚信胜寺(俗称白塔寮)而得名。此巷清代、民国均称百尚巷。内有瑞安名人孙诒泽题写的《南庐》匾额。字迹清秀俊逸,笔力稳重,堪称名人书家。
珠冠巷
珠冠巷为信河街北端的一条小巷,古称昼锦坊,又名朱官巷,因明末清初时,此地出有一朱姓官人并在京城任职而得名。此巷东西走向,长不过数百米,宽亦仅数米,为温州旧城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坊,后来巷内设有串扎珠冠之店,遂得名为珠冠巷。
应道观巷
应道观巷清代因巷内有应道观,遂称为应道观巷。应道观建于唐朝,当时的张无梦、宋代林灵素均曾修真于此,宋、明两代重修道观。原观址现为温州军分区干部宿舍。
庆年坊里的红色故事
庆年坊十七号(现四十六号)“红星院”,是这条古巷不得不提的景观。
这里曾是中共地下交通站的旧址。1947年秋,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在各大城市实行反革命白色恐怖,中共永嘉县委决定在城区建立若干个地下交通站,负责接待、安置、护送从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撤退转移的同志,进入浙南游击根据地。庆年坊17号就担负了这一重要任务。在这反动派统治下的血雨腥风的日子里,该交通站坚持斗争8个月,为保护输送革命有生力量作出一定的贡献。
如今,它已经成为庆年坊社区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铭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