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最后一节课会上些什么?旁听的记者告诉你

来源:温州网–温州晚报作者:范晨/文 □李立/摄 实习生 林也程2016-06-01 07:32:41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 昨天下午4时,走进瓯海中学的校园里,一切都显得静悄悄。A教学楼由于是高三段考生的教室,更像是切换了静音键。只有两旁挂着的“为理想磨枪锉剑,不惧兵临城下”、“简单生活志存高远,平静心态沉稳答题我必成功”的红色标语,提醒着隐藏的高考氛围。

  瓯海中学和所有的高中一样,今天高三段就将停课,进入答疑自习阶段,所以昨日下午的班会课成为高三(1)班这个拥有37名“准高考生”的文科班,严格意义上的最后一节课。

  最后一节课,会上些什么?记者有幸成了这堂课的旁听者。

  课堂一开始,班主任郑小侠就从口袋里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十几枚钉子,宣告自己要做一个实验。“你们想知道吗,一枚钉子上能放多少枚钉子?”郑小侠说。

  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这个问题的抛出,却瞬间让原本静默的教室一下子热闹了起来,“钉子上怎么还能再放钉子”、“应该能放几枚吧”,学生们都在讨论着。

  这时,一位男同学立马举手,要上台一试,结果当郑小侠将钉子交到他手上时,他转了一圈又一圈,就是无从下手放置。班长也按捺不住,可是钉子一放到立着的钉子上,就掉了下来。难道这是一道无解题?

  只见郑小侠拿起钉子,将手中的两枚钉子并成平行线,然后再用其他的钉子进行左右穿插固定,最后,十几枚钉子稳稳地放在一枚钉子上。

  “所以答案是无数枚!”有学生抢答道。顿时教室陷入一片寂静。

  郑小侠笑着点点头,说:“你们一定想不到,泰顺廊桥就是在主体构架上没有用一根钉子,运用的就是顶、别、撑、压的力学原理和杠杆原理搭置。”

  郑老师最后揭开了谜底:“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因为我想告诉你们,看似不可能的事,一切皆有可能。高考就是这样,你们要做的,就是要自信。”

扫描下载“我们”APP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鲍苗苗|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拜尔口腔医院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