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 听五位“高考生”讲述经历的高考改革

来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作者:2016-06-06 07:08:00
核心提示:今天,让我们站在这历史节点上,回望1977年高考恢复至今的变迁,倾听那一个个改革节点之上的故事。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 26岁温州小伙今年再上考场

  高考人物:李明(化名),今年26岁

  节点:2001年4月3日,教育部宣布取消普通高考考生年龄婚否的限制

  今年26岁的温州小伙李明(化名),报名参加今年的高考。他想借此让人生有新的发展。2009年他从瓯海一高中毕业,但是因为考前生病,他没有参加当年的高考。

  “当时我也很想得开,社会上很多人没有上大学,照样做出了一番事业。于是第二年我没去高复,想直接到社会上闯一闯。我干过电脑维修、做过店员。可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没有文凭想找份好工作真难,总是碰壁。”他说,2011年,他参加了高复班,但是日夜苦读的高强度学习,他仅坚持了几个月就受不住了,“真坐不住,太痛苦!课程只上了一半我就回家了,那年高考也没参加。”

  直到去年,他才报名参加了高考。当时他一边在家人开的文具店里帮忙,一边抽空看书,首次完整地体验了“黑色六月”的残酷。“去年我考得不好,成绩在专科线边缘。”今年他再次报考,店里去得少了,花在复习上的时间更多了。

  “成教、夜大我不会考虑,对我来说读出来也没用。虽然难,我还是要高考,努力试试。我的目标是重点本科学校,万一今年没考上,明年我还会再考。”他说,很后悔毕业次年没去高复重考,希望现在恶补能来得及。

  1977年和1978年两次高考之后,国家不允许已婚和年龄在25岁以上的人员参加高考,这让许多人或因年龄或因婚姻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001年4月3日,教育部宣布取消普通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状况的限制。有关专家认为,该政策的出台所带来的意义是前所未有的,这表现了我国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的趋势,它让每一个人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同等权利,鼓励人们应该终身学习。

  据媒体报道,2001年高考共有16265名大龄考生走进考场,他们占全国报名总数的0.36%,最后有1900多人被录取。当年参加高考的年龄最大的考生是72岁的南京老人汪侠。

  同时备战高考和自主招生考试

  压力山大

  高考人物:林子,今年20岁,现就读北大中文系,瑞安人

  节点:2015年,自主招生考试第一次在高考之后进行

  2015年,自主招生考试的时间第一次改到了高考之后,这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挑战。往年的学长学姐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就像是给他们的高考与未来上了一道保险。而那时,我的前方充斥着太多的不定与未知。在备战高考的同时还要认真准备自主招生考试的报名申请,于我而言也是不小的压力。

  去年6月,我取得了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资格。在参加完高考后,我马不停蹄地坐上开往北京的火车去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而“自主招生”这次特殊的经历,也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北大“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魅力。从笔试到面试,每一个环节都出人意料,与其说是踏上战场,不如说是走上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不同于高考讲求的应试技巧,自主招生考试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挥与观点表达,以期在学业成绩优异基础上选出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在高考中,你的短板会限制你的成绩,但自主招生就好像是将木桶倾斜,这时你的长板就发挥了优势。

  自主招生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是一次机会,但你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诚实的内心,清楚自身优势,那么自招也会给你应有的答案。

  香港高校内地自主招生

  于我是幸事

  节点:2003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2006年,香港高校招生范围增加到20个省市。

  我于2009年参加高考,在我之前已有不少考生到香港读大学,有些人甚至放弃上北大、清华的机会。

  我当时是抱着试试的心理报考香港浸会大学,真被录取后我又有些犹豫,因为我的高考成绩足够上同济大学。最终促使我去香港的原因是香港教育的国际化体制,全英文教学、国际化交流,同时具备中国文化的氛围,这样中西合璧的环境让我更容易适应。

  香港的大学里流传“大学五件事”:读书、上庄(进社团干事会)、拍拖(谈恋爱)、part-time(兼职)、住hall(住大学宿舍)。香港的大学生觉得,如果大学没做到这五件事,那大学就是不完美的,而读书只不过是五件事中的一件。

  在教学方面,香港的教学方式会有意地增进师生互动以及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我们每一门课都会有一个Tutorial(导修课)环节就近期讲座的话题进行讨论。

  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对我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在香港的求学经历让我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强的竞争力。现在我留港工作,可以说当时的选择影响了我的一生。

  高校招生“并轨”是温州人的福音

  高考人物:许冬武,今年41岁,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副院长节点:1994年的高校招生“并轨”改革

  在我印象中,普通高校招生实行“并轨”改革是在1994年。

  招生“并轨”改革,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上大学要开始收费了,毕业后也大多不包分配了。

  新政策也有一点非常明显的福利:高校招生计划在保持公费生名额不变的情况下“做加法”,增加自费生和委培生名额。这相当于让一部分按原先制度考不上大学的学生,得到了上大学的机会。在当时,考上大学就有了干部编制,人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年我恰好念高三。一得知新政策,我们班上就“炸了锅”。一方面,一些成绩处于中游的同学开始全力冲刺高考;另一方面,他们又生出很多疑惑,比如自费生的身份会不会体现在毕业文凭上?在校待遇会不会和公费生不同?在学习、师资以及今后的就业,会不会受到差别对待?

  从后来的事实来看,公费生和自费生的差别,仅仅在于学费等个别环节,比如公费生免学费,自费生要缴学费;公费生免费住宿,自费生要交住宿费。两者差距远没有此前人们担心的那样大。

  在普通人看来,这相当于是将教育推向“市场化”。这种说法并不全对,但也不是全无道理。在温州这样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这一招生新政激发了更多学生上大学的欲望,很多家庭纷纷做出让孩子继续就学的决定。总之,实行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对温州人而言,绝对是一个福音。

  从教15年,高考从考6门到考“3+X”

  高考人物:王黎然,今年48岁,1985年参加高考,瑞安市文联主席

  节点:1985年高考文科考6门课程,理科考7门课程,文科考的是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理科考的是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2000年前后,高考课程变为“3+X”

  我是瑞安人,1968年出生,高中学的是文科,1985年参加高考。当年高考安排在7月,被大家戏称为“黑色七月”,一共考3天,分别考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

  现在想来,我们那时学得也是蛮辛苦的,毕竟要考6门,大家都不敢马虎。我后来考到温州师范专科学校(后改为温州师范学院,现为温州大学)。1988年大专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瑞安市莘塍中学(现瑞安市第四中学)教书。

  我一共教了15年,经历了浙江省高校招生从文科考6门、理科考7门到文理科都考四门(3+1)的过程,高考也从7月移到6月。以文科为例,文科考生要考语文、数学、英语和文综。文综是把政治、历史、地理统一出到一张考卷上。

  改革当年,不要说学生,就是老师也觉得不习惯。第一届参加3+1高考的考生,在模拟考时,不习惯三个科目集中在一张考卷上。因为考生的思维很难转过弯来,拿到考卷就有些茫然。有些考生担心时间不够而慌乱,常常这科目答几题,就转到另外科目答题,要经过多次模拟训练才适应。

  恢复高考我圆了大学梦

  高考人物:瞿佳,今年61岁,眼科专家,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节点:1977年9月教育部决定恢复高考,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因高考中断,1973年高中毕业后,我就到社会上工作,做过很多事,当过代课老师,做过企业供销员,还拉过板车。我心里虽然渴望上大学,但苦于无路可循。

  1977年高考恢复,当时的感觉就像久旱逢甘霖。那时我正被市委农村工作队派往农村基层工作,得知这一消息后,我立即向队长请假,想回市区专心复习备考,但队长说队里工作忙,希望我明年再去。当时虽然很失落,但我还是继续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1977年高考考试时间在冬天,省里分初试、复试,要先筛选一轮。初试前10天,于心不忍的队长还是给我放了假去复习。

  因为日常工作中语文和政治接触较多,我就决定专攻数理化三门。就靠着10天的复习,初试居然通过了。初试后,我又回到农村继续工作。

  复试前要填志愿,我填的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第二志愿是北京大学化学专业,第三志愿是云南大学地球物理。最终的录取结果贴在市区解放街、公园路交叉口的新华书店前。毕竟只复习了10天,我对结果已有心理准备,没有去看。最后别人告诉我:你的名字没在上面。

  1978年3月,77级的学生们已陆续入学。4月初,我突然接到电话,问我愿不愿意到温州医学院(现温州医科大学)当走读生。读书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我当即就答应了。原来,首届高考反响强烈,中央决定临时扩招,这才圆了我的大学梦。

  温州医学院那届共有14名走读生到校就学,同学间年龄差距有10多岁,我们这批同学后来都成了业界骨干。

  从1978年4月10日入学,到如今已过去38年了,感谢历史机遇和机缘巧合,让我到了温州医学院,选择医学、眼科学成为我一生的事业。

扫描下载“我们”APP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姜蕾蕾|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拜尔口腔医院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