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特色小镇如何更好“特色生长” 政协委员支招
核心提示:十余位市政协委员等与会代表从产业支撑、城建规划、旅游规划、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不同角度出发,为我市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把脉、支招。
温州网讯 我省最近公布了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去年以来的“成绩单”,在优秀、良好、合格、警告、降格小镇五档中,温州两个首批省级特色小镇,一个为“合格”,一个被“警告”。
昨天,市政协召开十届六十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我市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委员们认为,当前我市特色小镇建设的进度较慢,十余位市政协委员等与会代表从产业支撑、城建规划、旅游规划、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不同角度出发,为我市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把脉、支招。
看成绩:一个小镇被“警告”
目前,我市列入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2个,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3个,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21个(含4个省级培育对象)。
在浙江首批37个特色小镇中,我市仅占2个,占比5.4%。看省内其他城市,最多的杭州有9个,其次嘉兴5个,丽水4个,宁波、湖州、金华、衢州、台州等地都有3个,我市特色小镇数量为全省最少。
在新近公布的我省特色小镇年度“成绩单”——《浙江首批省级特色小镇考核情况》中,37个被考核的特色小镇,有7个被评为优秀,9个良好,17个合格,还有3个被警告,1个被降格。这其中,我市的两个省级特色小镇成绩不佳,瓯海时尚智造小镇获评“合格小镇”,苍南台商小镇被“警告”。
从近期省里通报的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看,我市9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对象完成的13.9亿元投资额,在全省居中后位置。
一位政协委员在会上说:“在我们调研过程中,我市特色小镇建设的推进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慢一些、弱一点。”
经过前期的调研,市政协副秘书长、民建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陈建民指出,特色小镇是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的高端要素集聚区,而目前我市在建的特色小镇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只是将产业区和生活区简单地叠加,缺乏产业、文化底蕴,更缺乏旅游功能。
看自身:特色小镇不“特”
“特色不鲜明”是昨天会上多位委员共同提到的一个问题。
市政协委员、温州市城市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方岚认为,特色小镇的打造,在产业上,要选择具有我市历史传统的产业,而不是同质竞争、竞相模仿;在功能上,要结合自身特质,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而不是简单相加、牵强附会、生搬硬拼;在形态上,要结合地形地貌,找准产业定位,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确定好小镇建筑风格,展现出小镇的独特风貌,避免大拆大建、“东施效颦”、“百镇一面”。
市政协委员、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温州研究所所长陈启贤则以特色小镇取名为例,他说,目前,用“健康”、“时尚”等命名的小镇就有好几个,这些名词虽是当下的热词,但既不能完全突出产业特色,又不能彰显出小镇的特色。
“部分地方对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和社区特征,以及产、城、人、景四者融合的内涵仍未能准确理解,产业定位特色不明显。”市发改委主任方勇军指出,这也造成了特色小镇产业特色不鲜明、功能融合度差,主要体现在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度偏低,特色产业投资偏少。
看外部:配套政策待落地
民建市委会调研委副主任、申万宏源证券温州分公司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江衍妙认为,没有落地的金融支持政策,影响了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投入,金融支持的配套建设亟待细化落地。“除去实施意见中规定的配套财政,尚无其他配套的融资政策支持,特别是针对特色小镇项目的信贷支持政策,也没有形成有效的PPP的融资对接项目指引等。”总体来说,金融方面存在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窄、招商引资落地难、对“特色企业入驻”吸引力低等问题。
当前我市特色小镇创建还存在一个情况:前期申报的概念性规划与后期实施性规划(建设规划)没有深度融合,导致后续推进进展缓慢。从目前情况看,有的小镇已经具有相应的规划体系,有的还在不断调整规划,多数小镇还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阶段。
此外,多数小镇在产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文章做的不够,引进的领军企业和高端人才不多,高端要素集聚能力不强,导致大项目、好项目缺乏。
委员观点
组建“特色小镇智库”
市政协委员、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温州研究所所长陈启贤
以模式创新方式,谋划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特色小镇在产业定位上,务必要以再造“产业生态圈”的战略去布局,以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方式去落实项目进展。建议把城市规划专家、行业技术专家、院校教授、旅游专家等组建若干个“特色小镇智库”,形成智囊支撑作用,并邀请到特色小镇谋划、项目计划、技术跟踪上来。
以“补短板”思维,打造“产业生态圈”。比如:引导产业持续发展的一揽子政策,需要创新,并要落实到位;政府的服务意识需求进一步增强,需要出台完善的考核机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要长远计划和近期实施步骤并举,等等。只有把我们的“短板”快速补上,“产业生态圈”才能得到完善。
建设线上“特色小镇”
市政协委员、温州侨商会常务副会长王建平
目前几个“特色小镇”均存在以下情况:只见重资产,不见轻资产;只见线下投资,不见线上创意;只讲现实,不讲虚拟,没有跟上“互联网+”新形势,没有做到线上线下互动建设。
因此建议:提取“特色小镇”投资总预算的1%或者0.5%用于“特色小镇”网上线上建设,制定网上线上“特色小镇”发展规划。
建三网合一(移动、平板、PC)的最美线上的“特色小镇”网站。同时开通微博、微信、YY、陌陌、QQ等等互动与视频;聘用或绑定可靠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大V设计并形成推广宣传矩阵。
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放下身段做视频推广“特色小镇”,争当最美“网红”,做足“网红经济”文章。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