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机制日益完善

温州网 2016-07-25 11:13:00
查看评论

  2013年11月以来,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围绕“赶超发展、再创辉煌”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

  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机制日益完善

  乐清、瑞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列入省级试点,被赋予“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调整试点,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确定加价标准”等方面权限,瑞安还被列为全省土地管理有关审批权限委托下放试点单位。市级层面,出台《温州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总体实施方案》等。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率全国之先开展民营资本参与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试点,苍南、永嘉、平阳三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已挂牌运作。

  成立温州民商银行、民间借贷备案服务中心、温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小微金融服务中心等。深化用水用气市场化改革,开展阶梯水价改革扩面工作;启动管道天然气阶梯气价改革。

  实行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政策。细化出台7个“亩产论英雄”关联配套政策,基本建成4万多家企业税费、用电、用地面积等指标的亩产论英雄数据库。推进排污权政府出让和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出台《温州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行办法》,扩大交易范围和指标种类,配套交易、指标体系等一系列基本政策,完成1600多家企业初始排污权使用费收缴工作。积极推行排污权抵押贷款,推进刷卡排污系统建设,开展污染行业排污权配置综合评价与激励。

  创新温商回归平台,积极打造温州商会总部大厦、世界温州人家园、温州世界时尚新天地、时尚商圈等四大项目,组建完成全国温州商会总会,筹建省级温州商会15家,累计建成异地温州商会268家,地市级温州商会覆盖率达80%。实施市领导挂钩联系“温商领头雁”、“二月一报”、温商回归项目效能监测和双向联系等制度,推出制度建立“温商领头雁”信息库和市县党政一把手“1+2+10”责任清单,成立温商回归(招商引资)投诉中心。2015年到位内资1110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达32%。引进超50亿元的特别重大项目6个,超20亿元的特别重大工业项目4个,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向异地温州商会派驻招商专员,2015年促成投资项目139个,实际到位资金126亿元。

  大力构筑网络经济发展体系。获批成为第二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成温州电商公共服务中心(A类)试点、淘宝特色中国?温州馆和瓯海、苍南、乐清产业带等平台,推进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建设试点及瓯海、瑞安、乐清“电商进万村”试点工程。2015年实现网络零售额893.55亿元,同比增长50.32%,居民网络消费568.39亿元,同比增长44.05%,总量均居全省第三;网络零售额和网络消费额顺差325.16亿元,同比增长46.4%。此外,我市还荣获创建国家电商示范城市20强称号,中国电子商务服务指数、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和外贸网商密度分别位居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第6位、第16位和第9位,苍南、乐清等6个县(市)入围“全国电商百佳县”名单,全市共56个行政村被认定为“中国淘宝村”,数量居全国地级城市之首,电商应用水平处于全国相对领先地位。

  大力构建经济发展平台和环境

  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主要着手点,配套推行住所登记条件、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的放宽政策及“先照后证”、“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缴登记制改认缴登记制”、“简易注销”、“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截至2015年年底,已有近5000家企业享受到住所新政的便利,完成近3万件前置改后置行政审批登记,252家企业完成全程电子化登记申报,办理“一照一码”登记21766件,受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123件、无区划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70件。

  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开展知识产权执法和维权行动,全市专利申请3676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125件,同比增长54.1%;专利授权2709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802件,同比增长88.9%。

  加快培育特色小镇。目前,我市列入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2个(瓯海时尚智造小镇、苍南台商小镇),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3个(平阳南雁宠物时尚小镇、瓯海生命健康小镇、文成森林氧吧小镇)。积极开展市级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确定21个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其中温州汽车时尚小镇、乐清雁荡山月光小镇、永嘉玩具智造小镇、泰顺氡泉小镇还被列为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

  加快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获批成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开通“信用浙江”查询窗口,免费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截至2015年年底,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累计归集28万多家企业、200多万条企业信用信息和800多万自然人、1000多万条个人信用信息。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已有中诚信、浙江华誉、中新力合、温州新商人、温州成和和浙江禾晨等6家信用服务机构在温展业,并成立省内首家市级信用协会。

  深入推进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获批成为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并获中央专项补助1亿元。推进89个信息化项目建设,涉及投资约3亿,核减项目资金7900万元。建成涉及700余万户籍人口的信息资源库。推进智慧卫生、智慧交通、市民卡工程等一批民生项目建设。推进“光网城市”和4G网络建设,累计发展光纤到户用户160余万,4G网络覆盖区域内所有乡镇和90%以上行政村,开通免费无线AP点1万多个。推出“温州智慧城市”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三、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立PPP项目定期会议通报协调机制,每个重点PPP项目均成立项目推进小组。2015年共有25个项目列入国家PPP项目库,38个项目列入省PPP项目库,项目数和总投资均列全省第一,全年有10个项目签约落地。其中温州机场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全国PPP示范项目,温州市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成功申报(PPP模式)省级示范项目。率全国之先筹备建立专门用于PPP采购的专家库,探索建立咨询机构库。

  推进企业债发行。2012年以来累计发行19支企业债,金额205.5亿元;2015年新增企业债核准9支共140.5亿元,占全省一半以上,超过近3年温州企业债获国家核准总和。市铁投集团成功发行全国第一支超长期+可续期组合型永续债。作为唯一地级市获批全国首批城市停车场专项债试点,核发额度150亿元,市城投集团40亿元、瓯海城投集团17亿元2支已获国家核准,为全国首发。推进基金筹建工作,先后组建了市名城集团50亿元保障房基金和市城投集团60亿元城市建设投资基金,并设立全省首支国家级产业基金——温州华盖基金。加大银项合作力度,2012年以来全市新增银行对政府投资项目贷款审批金额超1900亿元,新增贷款发放金额800亿元以上,2015年银项合作到位资金360多亿元,同比增长70%以上。

  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2015年全市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面积达2.56万亩。

  推进小城市(中心镇)试点工作。我市现已初步形成以44个功能区和50个中心镇为战略支点的“1650”大都市区发展新格局。2014年大峃镇、罗阳镇成功入围省级生态功能区小城市培育试点,目前我市共有小城市培育试点镇6个(龙港镇、鳌江镇、塘下镇、柳市镇、大峃镇、罗阳镇)。2014年龙港镇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 2015年柳市镇被列为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

  推进城中村改造。启动新一轮城中村改造,计划5年内完成市区80个行政村的改造任务。截至今年2月,市区列入2015年攻坚任务的16个行政村(区块)已全部达到整村95%以上签约比例要求;截至5月底,16个行政村(区块)累计完成签约4787户、旧房拆除4042户,签约旧房拆除率达84.44%;列入温州市2016年攻坚任务的33个行政村(区块)也已累计完成入户丈量8303宗,签约1652户、旧房拆除334户。

下载“我们”APP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姜蕾蕾责任编辑:黄作敏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