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南大门 苍南三年改革奏响发展“好声音”
温州网讯 从苍南动车站驶入县城新区,两侧是矗立的现代化写字楼与高层住宅,绿树红花点衬在道路两侧,气派的体育馆游泳馆、风光旖旎的中心湖……近三年来,苍南县围绕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的目标,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推进,一项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地生根,一批批改革方案付诸行动。
“打造‘浙江美丽南大门’,让别人进入苍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就要赋予它正确的内涵,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的系统工程。”市政协副主席、苍南县委书记黄寿龙如此表示。
付诸在行动中,是该县以“1+3”年度改革项目、“十大重点”改革项目和各专项小组改革项目为抓手,突出改革的统筹设计、项目谋划和系统推进。打造台商小镇寻求经济转型的新生动力,推进“美丽民居”探索美丽乡村的现实路径,扶持规范社会组织完善公共服务能力……
所有这些载体,不断加快苍南推进改革的步伐,营造浓厚的氛围,奏响发展“好声音”。
台商小镇浓缩新兴产业
近日,台湾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林瑞腾教授携团队来到苍南,通过实地考察及座谈,苍南正在打造的台商小镇吸引了这个团队。之后,他们与台商小镇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计划投资6000万元,今后在台商小镇开设以眼科、口腔为主的专科医院,并投资建设一家以生产眼科高端设备的工厂。
台商小镇坐落于苍南县城灵溪镇城东区域,占地2.7平方公里,于2015年6月份入围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名单,规划以台湾时尚产业作为主导特色产业,重点突出“台商”元素,尤其是其中主打光电、光学产业,显得格外“高大上”。
截至目前,台商小镇已进驻企业13家,全部实现开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苍南县三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进驻且建设进度最快的一家台资企业,与台湾富士康合作长达十多年。目前,这家企业投资的三维电子多媒体教育一体机项目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企业负责人徐齐钱表示,当初将企业入驻到台商小镇,不仅看中了苍南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更多基于台商小镇这个产、城、人、文高度融合的发展建设平台,而且在这几年,苍南县对入驻的企业提供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为入驻台商小镇的企业提供保姆式的服务,全程给予审批代办,此外包括高端人才给予人才房补助和科研经费补助等多种奖励,提供了优良的发展环境。
今年是全面推进台商小镇建设的关键之年,苍南县将结合小镇实际,重点推进台湾特色街区、台湾青年创业园、台湾风情湿地观光园、小镇道路网工程、海西电商创业园等年度十大重点项目,全年将完成有效投资10亿元以上。
实际上,台商小镇的打造是苍南县今年对台经贸合作的一个缩影。据悉,自2011年5月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获批成立以来,苍南县大力开展对台经贸工作,在规划思路、宣传推介、体制创新、两岸交流、招商引资、平台搭建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较好成绩。截至今年6月,合作区共计引进台资项目36个,总投资55672.9万美元,合同台资33313.2万美元,实际利用台资9793.96万美元,对台招商成效名列浙江省前茅;台商小镇作为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的重要平台,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完成有效投资4.39亿元,并已形成招商引资项目库,拥有台湾特色突出项目25个,分为实施、招商、前期三大类。
特色民居描摹美丽乡村
山谷平地,一幢一幢整齐排列的白墙黛瓦民居点缀山间,透出江南山乡特有的诗情画意。“这里一幢幢江南风格的房子,古色古香,最让我流连忘返。”漫步在八亩后村,一位游客竖起了大拇指。八亩后村是苍南县“美丽民居”工程的示范村之一,村民们高兴地自诩为“瓯派民居”。
苍南县于2014年11月开始,将美丽民居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战略目标,以“碧水仙山、浙南门户、山海苍南”为主题,着力破解规划设计、建设资金筹集、农民就业和环境维护等方面难题,打造了一批独具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农民喜欢的“瓯派民居”,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典型和示范。
美丽民居的样板造型是苍南县委托中国美院、同济大学为当地小村“量体裁衣”的,共设计了20套民居样板,按照“一个规划、一套款式、一套机制、一个政策、一个示范”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对包括八亩后村在内的首批4个示范村进行改造。同时,苍南县计划用20年的时间完成全县民居改造,彻底改变该县乡村民居落后面貌。
在美丽民居工程的推进中,苍南县同时也在着手解决一些存在已久的农村发展问题。比如同样属于美丽民居示范村的龙港镇中对口村,该村原有老房403间,其中危旧房占绝大多数。为改变“危、破、旧”的住房条件和“脏、乱、差”的村容村貌。通过科学编制美丽民居建设规划,坚持复垦与盘活并重、拆旧建新同步、无房户(困难户)和安置户安置同步,改造后的中对口村将成为集教育、医疗、文化、娱乐、购物、养老、综合办公为一体的新社区,拆旧区整理后的土地将进行复垦,开发大棚农业,观光农业、种养殖业,改善农民福利待遇。
在工作推进中,苍南县也进行了体制机制上的改进和创新,改变原有的民居改造必须原拆原建的政策,此外还对美丽民居项目开启绿色通道,及时修订危旧房拆建管理办法,精简农民建房审批手续,有效解决“农村用地难落实”。而且,该县出台具体政策措施,美丽民居项目享受农房改造集聚、旧村(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农民保障房、美丽乡村等优惠政策,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有效解决“建设资金难筹集”问题。改造后的示范村,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景观资源,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或者借鉴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先进技术,利用美丽民居建设整理的土地进行规模流转,引导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发展,解决了“农村群众难就业”问题。
目前,苍南县将在试点村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大政策资源倾斜,分阶段有序推进美丽民居建设工作,努力打造“浙江美丽南大门”的风景线。
社会组织共建“公益苍南”
去年,由中国慈善联合会主办的“2014中国慈善年会”在北京举办,苍南县壹加壹公益联合会主席张炳钩和苍南县壹次心未成年人帮扶中心理事长应吟吟获得大会“年度服务创新推动者”殊荣,一个县级区域同时有两位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带头人榜上有名,在全国也是唯一。
近年来,壹加壹、绿眼睛、壹次心等一批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响了苍南县社会组织品牌。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苍南县登记社会组织总数1131家,其中社会团体255家、民办非企业单位875家、基金会1家,登记或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2367家。各类社会组织已遍布城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分布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劳动、民政、体育、环保、城乡社区、农村经济、行业中介等诸多领域,呈现出层次不同、区域有别的社会组织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结构体系。同时,各社会组织积极配合政府职能转变,有效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开展公益活动,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救灾和环境保护、五水共治、平安建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苍南县壹加壹社区服务中心就承接了灵溪、龙港、钱库、金乡等乡镇、社区“五水共治”河道保洁、环境监督等项目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启社会组织参与“五水共治”政府购买服务,涉及资金达350多万元。2015年,苍南县、乡镇有关部门单位将“五水共治”、防灾减灾、社会事务、公共服务、文明建设等事项委托或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全县近260多家社会组织承接乡镇政府和教育、人力、水利、宣传、民政、气象、体育等职能部门购买服务工作或公益创投资助,涉及资金达3800多万元。
通过实行直接登记制、减免开办资金、健全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制度、放宽登记管理限制等规定要求,苍南县为培育社会组织的发展突破了原有的条条框框和政策审批门槛。同时,该县深化“批管分离”,进一步梳理涉及社会组织的行政审批和监督管理事项的职责及权限,苍南县民政局行政审批科入驻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统一对外行使行政审批服务职能,苍南县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科负责社会组织的后续管理工作,有效形成批管分离、各司其责,2014年全县新增登记的社会组织达172家,比上年增长20.6%;2015年全县新增登记的社会组织132家,比上年增长13.1 %。
2015年,苍南县民政局社会组织联合党委还在县委组织部、县两新工委的领导下,着力实施社会组织党建“12356”工作,即“一必建、两创建、三作用、五个清、六个有”,强化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夯实党建基础,创新工作载体,有效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作用。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