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立足生态转型发展大局 “两山”路上看文成改革

立足生态转型发展大局 “两山”路上看文成改革

温州网–温州日报 2016-08-24 07:36:00 夏晶莹 报道组 赵慧聪 刘进希
体验绿道。 余坚 摄
温州中医院与文成中医院签订托管协议。 王健 摄
俯瞰森林氧吧小镇。 苏巧将 摄
二源田园风情小镇。 苏巧将 摄

  温州网讯 三年来,文成立足生态转型发展大局,积极承接国家、省、市重大改革举措,按照“改不了体制改机制、改不了机制改方法”的工作思路,共谋划推进了经济、民生等八大领域187项改革,先后争取到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多规融合”、低碳县试点等一批国家级、省市级改革试点10余个,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探索、党员管理“十条红线”、农村基层作风分类巡查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等一批改革典型经验在省市层面推广,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改革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

  经济体制改革

  1、旅游资源市场化改革。2016年年初,作为文成县委四大亮点项目之一的旅游资源市场化改革启动,积极探索国有控股、国有参股、社会资本入股等多样化的股权改革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破解旅游开发“低、小、散”、旅游投入不足、旅游发展融资难等问题。现已谋划天顶湖环湖绿道、百丈漈天湖农庄、朱阳九峰景区等1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217亿元,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文成旅游走上证券化道路。

  2、新兴业态培育。实施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牵头机制,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挂钩联系领导、一个专项工作组等“八个一”要求,重点培育以养生禅修为特色的健康服务业,以环湖自行车绿道、航空飞行营地、浙南滑雪中心为特色的体育产业,以央视微电影基地为龙头的文化创意产业,以茶叶、杨梅、高山蔬菜为龙头的现代休闲农业,以美丽乡村为依托的乡村民宿产业,以在外华侨和农村电商为平台的电商产业等八大新型业态,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015年八大新业态的贡献率达到45%,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和全市农村电子商务暨农家乐休闲旅游现场会先后在文成召开。

  3、特色小镇建设。坚持“镇当城建”的理念,按照旅游化改造的思路,制定实施特色小镇建设培育计划,启动建设百丈漈通航小镇、西坑——铜铃山森林氧吧小镇、玉壶国际慢城、南田刘伯温智慧小镇、二源田园风情小镇等一批具有山区特色的特色小镇。目前,森林氧吧小镇累计完成投资10多亿元,入列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建设;玉壶提前获意大利总部授旗,成为浙江省首个“国际慢城” ;“空中花园小镇”入列市第一批特色小镇建设。

  二

  党的建设领域改革

  1、党员进出口管理。探索推行党员“十条红线”管理法、党员发展“五步严控法”和“三会一课”“四单一平台”工作模式,把“十条红线”贯穿到农村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努力形成农村党员发展教育从严管理机制,切实改善新发展党员的素质结构,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其中,“十条红线”做法得到省委书记夏宝龙批示,在全省得以推广。

  2、“271”党建工程。全县12镇5乡制作自己辖区的农村基层党建作战图,384个行政村按照一村一计划,实施“271”工程暨“示范、达标、整转”三大行动,即将20%左右的村打造成党建示范村、70%左右的村打造成党建达标村,确保10%左右的村被列为党建整转村完成转化,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晋位升级。同时,制定《文成县强村发展三年计划》,一次性打包1亿元资金注入国有企业县电投公司,逐年分红获利,一次性解决全县所有村级组织运转经费问题。

  三

  文化体制改革

  1、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近三年,该县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建成农村文化礼堂57家,举办“村晚”100余场次,开展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活动3000余场,“百姓故事会”500多场。“相约周末”活动共吸引了34家单位,为文化礼堂提供100多项服务菜单,村民可按需享受点单服务。先后荣获“2013年度温州市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2015年度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等称号。

  2、央视微电影基地。列入浙江省首个微电影基地,与央视微电影频道达成5年合作计划,着力打造集内容、策划、拍摄、后续衍生品开发的文成微电影产业链,力争在五年内把文成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最优秀的微电影基地。同时,与央视微电影频道一起成功举办了以“记住乡愁”为主题的极拍48微电影国际大赛,20支来自国内外的极拍团队汇聚60个城市鲜明元素,创作出20个美好故事。

  四

  社会体制改革

  1、司法体制改革。该县作为全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县,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以来,法官和审判组织的审判主体地位得以明确,办案效率明显提升。今年1至7月,县法院共新收各类案件2610件,同比上升30.3%,办结各类案件2145件,同比上升21.5%。“扁平化”的新型司法团队,有效增强了一线办案力量。县法院一线的办案人员比司法改革前增加了10.3%,院、庭长参与办案的模式从“担任审判长挂名办案”转变为“亲自主审承办案件”,院、庭长共办结各类诉讼案件711件,占办结案件总数的33.1%。

  2、医疗体制改革。在浙南首创公立医院托管模式改革,实行温医附一院全面托管县人民医院,市级专家定期来文就诊行医,县人民医院年门诊量达到41万多人次,增长71.4%,文成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来自城市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2016年8月1日,温州中医院与文成中医院签订托管协议,托管模式进一步深化。同时,县级医院与玉壶、珊溪等5家乡镇卫生院开展联办住院分部,下派高年资医师定期到乡镇就诊,逐步形成“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就医格局。

  3、教育体制改革。探索“外引”教育名家、名校来文成合作办学机制,先后与省市知名教育集团合作,成功创办“振中学校”和“武阳书院”。加快推进县级优质师资“下沉”,通过名师工作室、名师展示、送教下乡、教育论坛等载体,近两年义务教育阶段下派优秀校长、教师90余人。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义务教育标准化率超全市平均水平。

  五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1、生态功能区建设。2014年该县被列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2015年又入列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县。两年多来,该县成功构建覆盖三次产业的项目准入体系,坚决将耗能大、污染大、亩产低的产业项目拒之门外,2015年拒绝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来文成投资企业共计35家,总投资额达50多亿元。全面开展“十三五”规划“多规融合”工作,被列为全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县。

  2、五水共治。该县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五年的养殖业整治任务,全县生猪规模养殖当量从20.4万头削减到0.85万头,库区受污染支流水质从十几年来的劣五类提升到二类,确保了飞云江水质稳居全省八大水系之首。珊溪水源保护工作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位居全省前列、温州第一。

  3、云江秀水十里画廊。打破行政界限,以飞云江为纽带,联手布局云江秀水旅游精品线路,共同吆喝山水风光,组织开展飞云江治理二期工程、彩叶林带、交通绿道、美丽乡村和沿江各产业区块建设,加快培育运动休闲、康体疗养、文化创意、生态旅游、高效农业等新兴产业,计划到2018年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具有显著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健康休闲产业群。

  六

  农村综合改革

  1、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改革。2015年8月,该县被列为全省12个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改革试点县(市)之一。作为温州市唯一的试点县,目前该县已完成权属调查368个村、外业实地指界、测绘282个村,完成率分别达95.8%、73.4%,进度位居全省前列。

  2、低收入农户精准扶贫。建立精确识别、精准帮扶、精细管理的扶贫管理机制,重点组织实施“五大扶贫专项行动”,着力探索“以城乡统筹为主线、以产业增收为主导、以帮扶服务为保障”的精准扶贫新路子。截至2015年底,全县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9364元,同比2010年增长103%,其中69.4%以上的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比省定目标高出24.4个百分点,此比重居全省原26个欠发达县首位,全面完成“消除4600”工作,山区经济发展工作连续三年获全省绩效评价“优秀”档次。

  3、农村金融改革。以农民资金互助会组建管理为重点,引导农民走合作创业的道路。该县在2011年9月组建了全省首家扶贫专业合作社互助会,目前已成立了69家扶贫资金发展互助会,入会农户5210户,实现流转土地近12万亩,直接到农户的流转资金7000万元,农民变股民新增133户。目前,全县登记在册的各类专业合作社将近400家,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

  七

  行政体制改革

  1、“四张清单一张网”。部门审批职能整体入驻审批中心,实现对外“一站式”集中办公。推行“多证联办”,原来需要跑9个部门的,现在一个窗口受理并发证,审批时间缩短20个工作日。全面开展网上审批,加快推进申请人网上申报、审批部门网上办理、审批结果快递送达的审批模式。成立行政审批代办服务中心,为企业实行全程“保姆式”无偿代办服务。

  八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

  1、农村基层作风巡查。分类评估定对象、分类巡查强震慑、分类处置求实效,文成农村基层作风分类巡查法集中力量对村级组织、村干部、村级“三资”管理以及村级建设项目开展巡查,有效化解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查处了一批基层腐败问题,帮助群众解决民生问题12个,规范村级管理制度9项,有力震慑了村级组织、村干部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欢迎。

  2、文成县廉情评估预警系统。创新开发“文成县廉情评估预警系统”,以《文成县廉情记分暂行办法》为依托,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内容细化为14大类,96个记分要点,对单位和个人违反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情况进行电脑计分,实行黄、橙、红三级预警,并追究相应责任。该系统的推行,有力推动党建考核工作从突击式检查、应付性考查向日常化管理转变,实现对功能区、乡镇及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动态监管全覆盖。这一创新做法,中纪委“研究之窗”进行了报道,并予以推广。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