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开展招投标市场大整治 四种猛药痛击内幕猫腻
温州网讯 今年9月起到12月底,我市将对招投标市场全面开展专项整治,揭开“内幕”,痛击“猫腻”,加固权力的笼子。
根据新出炉的《温州市招投标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专项整治将以严厉打击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违法违纪违规行为为重点,通过查处串通投标、规避招标、领导干部干预插手招投标活动、非法设置门槛排斥潜在投标人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整治规范招投标市场,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监管机制,努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服务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
专项整治分三个阶段进行:自查自纠、督查核查、整改提升。有关部门将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出台全市统一规范的制度规定。纪检机关将加大监督问责力度,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不重视、弄虚作假、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予以严肃问责。
专项整治将对哪些问题着重“下猛药”?市政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结合《方案》进行了权威解读。
【症状】串通投标
【药方】
●严打“阴阳合同”等违法行为
对招投标过程中发现的涉嫌串通投标线索,市审管办、各行业监管部门第一时间转送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涉及党员干部、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同步转送纪检监察机关。
重点查处:应公开招标而非法进行邀请招标、约定招标、议标,或以集体讨论等形式肢解工程直接发包;以签订阴阳合同或口头承诺等方式,低价中标、高价结算或无正当理由增加预算;通过行贿招标人、评标专家、招标代理机构谋取中标;招标代理机构及评标专家通过不正当手段为特定投标人谋取中标;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参与投标;转包、违法分包工程建设项目等。
●制定串通投标认定办法
依法落实有关部门打击串通投标责任,明确界定串通投标的行为标准,为打击串通投标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标后履约监管和追责
项目管理单位、行业行政监督管理部门要根据自身责任分工,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标后履约监督检查。项目业主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管理,建立对中标人的项目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等人员到位率考核制度,强化对监理单位、中标单位的考核管理。加强对偷工减料、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等问题查处力度,突出对项目管理单位、行业行政监管部门、相关责任人标后监管失职问题的追责。
【症状】规避招标
【药方】
●全面清理自行出台的规定
全面清理各地各单位以政府或部门名义出台的招投标文件、会议纪要,无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重点清理以各种理由拖延标前准备时间规避招标等问题。
●落实招标项目“清单管理”
规范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温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清单(2015年版)》,凡进入《清单》的项目一律进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应进未进的场外交易项目,有关部门不得为其办理核准、资金拨付、产权过户和使用等手续。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症状】干预招投标
【药方】
●制定禁令
从严制定禁止领导干部干预插手招投标活动的纪律要求。
●建立联合查处机制
完善检察、公安、监察、审计等执法执纪部门联合协作机制,合力严查严办领导干部干预插手招投标等违法违纪行为。
【症状】非法设门槛
【药方】
●严格招标文件审核责任
项目审批部门依据行政许可、权力清单对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进行审核,防止为特定投标人量身定做资格审查条件。市审管办会同市监察局等部门,全面清理招投标管理程序和工作流程,建立标前效率备案审查制度,实行全市统一的规则、流程和格式。
●清理规范代理机构和投标企业
围绕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勘察设计、招标代理等环节,对是否存在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等问题开展专项清理规范。
重点核查无资质证书的企业、个人或有资质证书的企业,利用其他企业的资质及名义投标或承接工程;通过出让、出借资质证书或其他方式,允许其他企业或个人以本企业名义投标或承接工程;不遵守交易平台规定,影响招投标活动等。
●建立专家评标信用档案
建立以行政监管部门牵头的工作机制,全面清理现有的评标专家库,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开展专家评标后评估和抽查,对专家的评标情况随机组织抽查、评估,做书面结论。建立全市统一的评标专家使用和监管模式,建立专家评标信用档案,健全失信专家黑名单制度。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