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温州各地齐发力 剿灭劣五类水
永嘉乌牛街道西湾支河河岸违法建筑昨被拆。耀闻 摄
温州网讯 昨天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届“中国水周”的首日。为更好地营造全民治水氛围,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昨天,省、市各地联合水利、电力、行政执法等多个部门,举行了一系列主题活动。除了在市区白鹿洲公园竖起治水墙,举办治水晚会,还各地联动,大力拆除沿河违章建筑,为治水扫除障碍。
瓯海
岩头河沿岸违建
上午9点20分,地处瓯海区娄桥街道岩头河沿岸的岩头菜场外,拉起了黄色的警戒线,10多名安保人员正在维持警戒线前秩序。现场,娄桥街道联合电力、水利、行政执法等多个部门,开始对岩头河沿岸的一处违建菜场进行拆除。
这处违建为9间两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原先由岩头村老人协会出租作为菜场,每天产生的垃圾对河道和周边环境影响很大,群众反映强烈。
今年2月6日全省剿灭劣五类水工作会议后,我市全面拉开剿灭劣五类水攻坚战序幕,瓯海区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水岸同治、统筹推进上下游、左右岸治理,重点打好控源、治污和水质提升“三大攻坚战”,实现消劣目标。此次进一步加大了对沿河违建的拆除力度,其中,仅娄桥街道截至目前已拆除沿河违建约40万平方米。
乐清
4个企业厂房违建
昨天上午11点,乐清市水利局、柳市镇人民政府联合对柳市镇寺前村、四板桥村违法填河建筑厂房进行拆除。当天出动挖掘机4辆,工程车20辆,保安30人,民工20人,水利局水政监察大队、柳市镇机关及社区工作人员30人。共拆除4个企业厂房共计3400多平方米。下一步,乐清水利局将对违章河段进行开挖,恢复河道原状,同时会同柳市镇对两岸驳坎绿化。
乐清水环境早些年遭到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商业污染等破坏,承载能力较差。近年来,乐清持之以恒推进治水,狠抓黑河、臭河、垃圾河的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针对治水工作的系统性以及复杂性,乐清创新性地建立了“五水共治”总督察长制,坚持“8+X”工作机制。近年来,着力拆除类似柳市镇寺前村、四板桥村这样的违法填河违章建筑,大力推进水岸同治,狠抓污水管网旧管新接,全力消灭黑河、臭河、垃圾河,并在全市设立几十个水质监测点,每半月作一次水样分析,定期分析研判,落实一河一策治理措施。
永嘉
多处涉河违法建筑
昨天,永嘉县拆除了多处涉河违章建筑。上午8点起,乌牛街道西湾支河河岸附近1500平方米的禽养殖棚、瓜架、江北街道后垟浦河岸附近2000平方米的垃圾堆放点和违章建筑开拆,东城街道永仓河岸边2000平方米的养殖场,昨天也被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依法强制进行了腾空,今天将开始拆除。
为提升公众对治水护水的认知,昨天,永嘉县五水共治宣讲团团长杨建南,专门到岩坦镇中心中学为师生讲解治水、河长制和剿灭劣五类水的相关内容。当天,瓯北街道马岙浦河还启动了河长巡河活动,瓯北街道民兵和县“五水共治”市民监督团以及团县委新任“河小二”共同参加活动,听河长讲治河、护河常识,了解全县剿灭劣五类水重点工作等。(李艺 报道组 许凯光 叶斯斯 黄伯希)
上月,下里周河举行了冬泳比赛,这让村民对河道清洁期望更高。本报资料照片
上林垟村昨签下治水“军令状”——
家门口的河要条条能游泳
“剿灭劣五类还不够,我们还要打造家门口的游泳河。”昨天,昆阳镇上林垟村主任林礼将和镇政府签下治水军令状后,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上林垟村水网密布,主干河流穿村而过,是个美丽的水乡村。早些年河水干净,孩子们夏天几乎是泡在水里的。但近年来,由于清淤不及时,加上村民垃圾乱扔乱倒,一度成为黑臭河。
2014年下半年,上林垟村的下里周等河被列入中小河流整治,通过实施河道清淤、建设生态护岸、拆除河内网箱障碍物等措施,逐步改善了河流的水质。值得推广的是,该村通过建立垃圾分类点、垃圾回收兑换站、太阳能垃圾处理工程等方式,大大提高了村庄的环境质量,成为河道“减负”的关键。目前,村里共有15个垃圾分类点,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等三个不同种类的大垃圾桶和灯泡灯管废电池收集处。
“通过几年治理,我们村打下了比较扎实的治水基础,其中下里周河水质检测结果为二类水,远超游泳河的水质标准。不过今天签下2017年度剿灭劣五类水攻坚工作目标任务责任书后,还是蛮有压力的。”林礼将介绍,2月份下里周河举行的冬泳比赛让村民对河道期望越来越高,所以下一步在采取措施巩固成果,确保水质不反弹的同时,还要将每条河都打造成可以游泳的河,在河边建设滨水小公园,成为村民的休闲场所。目前,下里周河正进一步完善亲水平台、停车场、更衣室、洗澡间等配套设施,使之成为升级版的“游泳河”。
上林垟是农业村,良田2800亩即将开始春耕。“春耕期间的农药使用过量是一大问题。”林礼将告诉记者,由于农药成本不高,村民往往超量盲目使用,一旦随雨水排入河流就成为主要污染源,所以放下“军令状”,就要马上召集种粮大户讨论怎么合理使用农药。在宣传规范施肥的同时,镇农办将组织人员对河岸边农田的农资包装废弃物进行收集。村里还有个想法,今年准备种500亩规范使用农药的试验田,如果高产,明年将在全村推广。
“雨污分流马上要着手整改。”林礼将介绍,上林垟村之前建了11个污水终端,但由于有些小区人口较多,雨污水如果同时排进管道,就容易溢漫出来,下一步准备在人口较多的小区再开设一个污水终端,实现雨污彻底分流。(黄伟鸿)
瑞安制定“861”治水作战图
将构建全域化立体式水污染防治网
昨天举行的全省剿灭劣五类水誓师大会,吹响了“剿灭劣五类水”的冲锋号。在33个省市控断面中,瑞安占了6个。瑞安市委书记陈胜峰在会上表态,决心破釜沉舟打赢这场劣五类水剿灭战,该市以提标提质为要求,制定出“861”治水作战图,构建全域化、立体式的水污染防治网。
就在不久前,瑞安市塘下镇召开“剿灭劣五类水”百日攻坚大会战誓师大会,全镇干部、社会各界代表约1500人参加大会,如此大规模的誓师大会在塘下历史上还是首次。塘下镇是瑞安市今年剿灭劣五类水的重点难点战场,温州唯一的省控断面就在塘下,此外还有2个市控断面。为此,塘下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剿灭劣五类水百日攻坚大会战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打好截污纳管工程建设、排污口整治、河道清淤、工业污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服务业整治、涉水拆违和生态调水与修复等八大攻坚战。
塘下镇的八大攻坚战就是瑞安市“861”治水作战图中的“8”。“6”是瑞安市计划在6月底前省市控断面水质平均值全部达标,“1”就是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全域围剿劣五类水。同时,瑞安市提出要在4月15日前全面完成断面河道清淤,全年清淤160万方以上;5月底前全面实现入河污染“零直排”;6月底前全面完成沿河违建、四无单位、重污染行业整治;全年生态调水8000万方以上,确保平原河网流得动、排得出。此外,该市还将开展劣五类小微水体剿灭战,试行城镇排污排水许可办法,建立健全消劣“四张清单”,全面实行销号作战。
为了形成治水的群策群力,瑞安市由9名县级领导挂帅出征,与9个职能部门、19名督察长、89名镇村河长责任捆绑,形成县镇村三级联动作战体系。在治水的同时,该市还将铁腕“治岸”,谋划了166个30亩以上拆改项目,启动了29个团块改造。瑞安市还要严督严考治水成效,把剿劣任务作为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内容,落实最严格的“三长”治河责任,对工作不力的,坚决严肃查处;并对重污染企业一律24小时在线监测,对环境违法企业一律“零容忍”,对违法企业主一律“顶格处罚”;还将健全约谈、问责、曝光三大机制,倒逼任务落地。
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各显神通
龙湾瓯海文成捧回“大禹鼎”
在昨天上午召开的全省剿灭劣五类水誓师大会上,我市龙湾区、瓯海区、文成县被授予2016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从污泥浊水到水净景幽,从脏乱差到“白富美”,“五水共治”让水乡温州的许多地方,恢复清丽,3座“大禹鼎”的炼成,正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龙湾
建立劣五类水
“四张清单”
伴随着“河长制”走向全国,龙湾区更是在“河长制”建设上迈出了新步伐。去年,龙湾积极探索“河长制”信息化建设,大幅提升监管效率,以河道为单位,组建34个河长微信群,实时共享日常巡河、整改反馈情况。全区343块河长牌全部张贴二维码,通过“扫一扫”构筑“线下巡访+线上反馈”立体联动巡河网络,有效破解监管“时间差”。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龙湾区223条河道实现“三级河长”全覆盖,编织出一张“管、治、保”无缝对接的保护网。
治理只是第一步,让全区水环境彻底改头换面必须有更强的韧劲。龙湾在全面完成黑臭河、垃圾河整治验收任务的基础上,全面铺开“清三河”防反弹行动,实行“清单化”治理、“跟踪式”整改。致力于构建“部门-街道-技术单位”三方联动机制,率全市之先完成所有河道的入河排污(水)口标识,排查登记排污(水)口的数量达3590个。
据龙湾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已下发《龙湾区劣五类水剿灭行动具体作战方案》,明确劣五类水剿灭工作全面实行挂号、报结和销号制度,同步建立区、街道两级原始水质数据库,对所有劣五类水体全面登记造册,建立劣五类水体、主要成因、治理项目、销号报结“四张清单”,编制“一点一策”,逐月挂牌剿劣,确保年底前全面消除劣五类。
瓯海
连续三年夺得“大禹鼎”
三年投资87亿元,建成生态河道81公里,温州西向排洪工程、牛山公园、荷塘月色公园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其中去年累计完成治水资金29.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60.2%;全面启动并完工117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89条河道、4座山塘及1座水库完成清淤;353条河道配备“河长”……昨天,瓯海区以优异成绩再度斩获2016年度浙江省治水“大禹鼎”。
这是瓯海连续三次捧回浙江省治水最高奖,全省仅有四个县市区三连冠。“大禹鼎”为何青睐瓯海?2014年“五水共治”打响后,该区启动实施“净水”“蓄水”“活水”“美水”“亲水”五大工程,着力修复水生态、美化水环境、提升水功能。为保证“五水共治”工作接地气,该区多管齐下,创新体制机制,保证治水工作落地,治水专项资金也从2014年1亿元提高到2015年、2016年各1.5亿元。同时,让民间、民众、民企成为治水的主力军,仅率全省之先成立的“治水公益基金”就筹集到8000余万元。
2015年,该区投入1.5亿元,通过截污纳管、畜禽养殖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流域生态修复、活水畅流、沿岸绿化驳坎、排污口整治等,当年完成辖区范围内7条垃圾河计6.543公里和70条黑臭河计55公里的整治目标,率先创成省级“清三河”达标区。
去年,该区组织开展了隐患拉网式排查、污染源大整治、排污口标识等系列专项行动,对污染物违法排放、违法建筑入河、河道侵占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置。同时选配946名党政干部分别担任353条河道的“河长”,并配备河道警长367人,实现了全区所有河道“河长制”全覆盖,确保河道条条有人管、时时有人抓。目前,6个省、市控水质监测站位,郭溪、潘桥站位水质基本稳定在Ⅲ类水,仙门站位已消除劣五类,南白象、新桥站位基本消除劣五类,梧田站位水质虽还处于劣五类,但水质明显好转,各项污染指数与去年同期下降30%以上。
文成
多项举措保护“大水缸”
作为全省首批、全市首个“清三河”达标县,文成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20亿元,在重点进行飞云江干流、泗溪、玉泉溪等生态河道建设的同时,以畜禽污染整治、治水工程、亲水行动等多项举措,保全了珊溪水库这一温州700万人“大水缸”的清洁。同时,建立县、镇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将黑臭河、垃圾河治理与“三边三化”等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在全市首创和推进了“六位一体”河道长效管理机制。
去年,文成县以13个列入温州市2016年水利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强化水安全设施、建设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超过3亿元。其中,总投资2.7亿元的文成县飞云江治理二期工程已相继启动I标段、Ⅱ标段工程,并完成峃口绿道大桥及珊溪镇增氧配套工程(喷泉),累计完成投资6200多万元。该工程的完成将从根本上提高该河道生态环境标准,恢复和保护河道生态功能。针对山区源头县,该县制定《文成县河湖库塘清污(淤)计划》,实行科学清污(淤),去年该县河湖库塘清污淤工作计划完成79万方,完成率居全市第一。
数据显示,目前,全县10条入库支流水质基本稳定在Ⅲ类以上,11个地表水常规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其中Ⅱ类水质断面9个、占比达81.8%,Ⅲ类水质断面两个,持续将一泓清水送入温州“大水缸”。
综合温州日报、温州晚报
记者:陈蜜 报道组 李希赛 黄松光 刘进希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