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处置的温州解法:从风险先发到率先突围
温州网讯 金融风险处置是温州金改中的重头戏和最困难的“战役”。时至今日,温州经济运行筑底回升,金融风险化解回稳,向好态势基本明晰。这过程中,温州全力塑造区域金融风险防控“温州解法”,颇受外界关注。去年6月,连英国知名媒体《经济学人》也报道称:“曾经迷失的温州正恢复元气。”央视“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等栏目多次深度报道温州“去杠杆”取得的显著成效。
温州银行业不良率下降至3%以下,实现连续三年“双降”,这硬指标意味着温州率先实现从“风险先发”到“化解突围”的转变,信用风险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这场大仗、硬仗的背后,有一位重量级的“攻坚手”。不良贷款持续三年“双降”,得到了车俊省长的充分肯定,市委主要领导也曾批示“温州银监分局功不可没”。
在2017年浙江银行业信用风险防控工作会议上,温州银监分局做了“实施全流程防控,推动信用风险化解率先突围”主题发言,受到全场关注。
经过五年的摸索前行,温州银监分局在银行业组织体系建设、不良贷款处置、服务实体经济等地方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形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支持小微企业的“温州样板”。
温州信用风险率先突围
不良化解开出“特效药”
从“风险先发”到“率先突围”,温州金融风波的处置工作经过了五个年头。温州银监分局的一份数据显示:经过五年处置,全市不良贷款“见顶回落”趋势已经形成,2011年9月以来,温州已成功处置不良贷款1600多亿元,处置额约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截至2017年2月末,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降至2.67%,比2014年4月的历史峰值下降了2.02个百分点。随着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以及不良贷款的加速处理,银行业扭亏为盈。2016年全市银行业累计实现净利润88.07亿元,增长244.67%,2017年继续延续增长态势。
在温州市银监分局局长赵秀乐看来,不良贷款上升势头的有效遏制,表明温州通过做好“增信、防险、化险”促进新常态下信用风险化解,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同时,也释放出实体经济基本面逐渐向好、金融生态环境渐趋良性的信号。
“活血化瘀”
同进共退促风险链化解
一家服饰生产企业,兢兢业业十几年,发展一直很好,却输在了“担保链”上——为他人担保了300万元,最后将自己拖进了漩涡。这些年,温州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化解担保圈风险,各个银行都有自己的政策和利益诉求。为防止各银行思想难统一,行动不一致而争先向优质企业下手,进而使区域实体经济遭受过度打击。温州银监分局与辖内银行业机构、地方党政、政法部门形成合力,促成银行业金融机构达成风险企业帮扶和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同进共退协议,力争在处置过程中扮演一致行动人的角色。至今累计协调处置1860起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帮扶困难企业1300多家,延缓或化解风险贷款近1000亿元。
银行债权纠纷诉调机制改革试点,也为有效缩短裁定周期、降低费用、提升帮扶效率提供了有益的尝试。试点以来已收到诉调案件46件、涉案金额1925万元。今年,将进一步加强与温州市法院沟通和协调,争取将单件诉调最高金额由100万元提增至300万元、试点区域由温州市鹿城区扩展至其他县(市、区)。可以预见,诉调对接机制将在不良处置、“两链”化解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症下药”
联合惩戒重塑诚信体系
温州区域性金融风波之后,数量上升、手段翻新的逃废债行为,已经成为各家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新课题。
温州银监分局创新提出“温州版”四大类12小类逃废债行为认定和惩戒标准,并协同地方政府开展8批次“构建诚信、惩戒失信”专项打击行动,累计惩戒失信企业或个人294个,录入失信人信息近18万条,逐步打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格局。
同时纵向整合出击,全省率先出台《温州银行业“金融服务惩戒”实施方案》,召开银行业联合惩戒动员大会,推广十大分类惩戒措施。并以点带面深化打击,开展信用卡恶意透支专项整治。目前累计发出警示函101份,涉及欠款金额8.8亿元。累计6批次上报信用卡打击对象300户、重点打击164户,其中公安立案37户,成效显著。
“固本培元”
源头治理推动供给侧改革
为进一步防控多头授信、过度授信、过度担保,温州银监分局组织对辖内银行业机构有授信且注册地在温州市企业,全面实施联合授信管理。根据“集团企业联合授信银行机构不超过8家、大中型企业不超过5家、小微企业不超过3家”的规定,简单而有效地规避“企业过度融资、银行机构过度授信”的风险隐患。
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解决银企政信息沟通不畅,去年2月温州启动“债权人委员会制度”。在债委会制度基础上,温州还推出“债权人委员会制度+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的风险防控化解模式。温州银监分局人士表示,两者的结合一方面能够积极发挥联合授信管理机制在正常企业授信过程中的约束和引导,另一方面突出债委会在企业出险后金融债权维护和协同帮扶的作用,构建起风险全流程防控体系。
信贷管理机制创新
有序推进企业信贷“去杠杆”
五年前的区域性金融风波给温州银行业造成上千亿损失,也让一度“亢奋”经营、对不良率控制引以为傲的温州银行业尝到了苦果。这一局面,迫切需要对企业授信总额加以联合管理。
痛定思痛,2013年9月,温州银监分局结合辖内实际,率全省之先推出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有序推进企业信贷“去杠杆”,并实现了对全市授信企业的“零起点”和“全覆盖”。目前,这一改革成果被全省推广。
发轫:机制出台剑指乱象
曾经,大型企业是银行信贷的“香饽饽”,有一家温州企业甚至获得了20家银行的授信,而这,就容易集聚信贷风险和滋生不良贷款。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的出台,正是剑指“20家银行授信1家企业”这种乱象。
所谓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是根据银行对企业的授信情况,确定1家银行作为授信主办行,牵头组织各授信银行,测算、核定银行对企业的授信总额及企业的对外担保总额。各授信银行在授信总额内对企业进行授信管理,引导企业合理控制对外融资担保总额,实现银企互动、共控风险。实施企业的范围是指授信总额或拟授信总额在1亿元以上(含)且授信银行在2家(含)以上的企业,如果企业只有1家授信银行的,该银行自然担任主办行。
其核心在于“总额控制、联合管理、共控风险”。总额控制,要求科学测算企业融资需求总量,并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调整和控制授信总额;联合管理,要体现银行间授信信息的透明、共享、互通;共控风险,引导企业科学合理融资,强调对风险企业的“同进共退”,银企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破局:多措并举去杠杆
2013年10月,浙江银监局将温州列为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试点地区之一。在实施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的路上,温州银监分局走出了一条可复制的“温州模式”。
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防控对象是银行存量的授信企业和新增的授信企业,其中重点是存量授信企业中已经处于过度融资和过度担保的授信企业。对分类企业进行区别对待,重点推进过度融资和过度担保授信企业的去杠杆。
对于总额管理,温州银监分局创新推出“358”授信要求,即“小微型企业授信银行不超过3家,大中型企业授信银行不超过5家,集团客户授信银行不超过8家”。“对于去杠杆,复杂的问题要简单做,即数量控制。”温州银监分局副局长周青冥表示,这就从制度上防控多头、过渡授信。
此外,主办行牵头,以总额共同测算、风险协同化解、违约联合制裁,推进银行间授信管理和风险“同进共退”。温州银监分局还率先自主开发了“授信总额联合管理系统”,建立自动化监测和指标预警机制,实现银行间授信、用信、担保等信息线上实时查询。
利好:重塑信贷文化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银行间授信模式实现了从“背靠背”到“面对面”的转变,发放贷款不再只单纯注重抵押和担保,而是将企业现有融资总额和对外担保总额作为重要刚性指标,合理授信。
银企关系也从传统的单一“借贷关系”向着“共赢合作”转变,银企关系更加稳定,企业利用银行间信息不对称而过度获得信贷资金的行为有所抑制,间接削弱了企业盲目扩张和对外投资行为。
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得到有效控制。截至2016年末,全市纳入授信总额联合管理的存量企业近1.97万户,授信总额合计5391.81亿元,较实施前减少588.93亿元,下降9.84%。全市涉及3家、5家以上银行授信的企业数分别较2013年初下降76.43%、83.3%,其中,因实施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授信银行家数下降的企业数分别占56.3%和70.4%。温州授信企业的平均授信银行数从2013年末的1.7家下降到1.21家,平均担保企业数从2013年末的0.9家下降到0.67家。
银行对温州的信心进一步增强。根据46家银行机构最新的问卷调查显示,全市银行业对温州经济发展“保持乐观”的比率达到89%,较2016年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银行业的信心指数持续上升。
8家(含)以上
大力丰富金融业态
全面推进金融服务
金改五周年,温州民商银行也迎来了成立2周年的纪念日。作为中国首批试点的民营银行,温州民商银行不仅为温州银行业又添一支新军,其激起的“鲶鱼效应”也让温州银行业机构愈发“枝繁叶茂”。
站在历史的转折点,温州银行业要如何面对新的冲击?推改革谋布局,近五年来,温州银监分局积极争取上级银监部门政策支持,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围绕破解“两多两难”的改革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培育比较优势,把握主动、分类推进,引导推动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改革,助推金融与实体经济互利共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温州银监分局的最新数据显示,近几年温州银行业规模逐渐扩大。到2017年2月末,全市银行业资产总额达13928亿元,居全省第三,温州成为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种类最齐全、网点数量最多的地市之一。
引导民资“跑步入场”银行业
作为温州金改的重头戏,温州民商银行不仅承载着温州民营企业多年的金融梦想,也被赋予更多期待:释放民间资金活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温州银监分局大力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协调各方,督促民营银行筹建工作组抓质量、打基础、赶进度,为银监会制订准入标准提供了参考。温州民商银行于2015年3月26日正式开业,成为全国首家正式面向公众营业的民营银行,实现了温州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梦寐以求的“银行梦”。
“我们的目标群就是小微企业。”针对民商银行初创期的困难,温州银监分局指导推出信贷客户结构管理五年规划和“三带”模式。原本被金融机构拒之门外的小微企业成了“座上宾”:创业园、商圈、产业链三带批量授信扶持小微企业;带有浓厚温州烙印的旺商贷、商人贷和益商贷相继推出,为不同小微企业主量身提供融资。2月末,温州民商银行资产总额92亿元,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7亿元和25亿元,在首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中率先实现盈利,也获得了银监会“经营稳健、定位清晰”的肯定。
同时,温州银监分局推动民资积极参与地方法人机构体制改革,极大丰富了民间资本投资渠道。数据显示,目前,辖内相关法人机构已吸收民资超150亿元,其中温州11家农合机构民资股本占比逾99%、8家村镇银行民资占比达40%,占全市金融业吸收民资总额的六成多。支持国内首家地市级资产管理公司于去年落户温州,大力推动设立正泰集团财务公司,极大丰富了温州金融业态。
助力打造银行业“总部经济”
走出去,是“温州系”村镇银行肩负的重任,借此搭建金融桥梁对接“温州经济”和“温州人经济”,在积极支持各地金融发展的同时,也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为“温州人经济”的互动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借温州金改东风,“温州系”村镇银行的版图在持续扩大。截至2016年末,温州4家农商银行在外设立的“温州系”村镇银行已对外开业48家,另外23家或在获批开业、或在筹建,主要分布于贵州、江西、河北、浙江、福建、陕西、上海等地。
温州银监分局人士表示,通过设立村镇银行,不但实现了多元化经营,而且将温州“支农支小”的先进金融技术带到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改善当地金融资源供给和普惠服务。同时,实现“总部经济”效益明显,通过存放同业、信贷资产转让、理财代销等方式,加强温州主发起行与村镇银行的业务互动,创造了新的收入增长点。
金融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温州经济总量位居浙江省第三位,不过地区发展差距较大,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数量占全省一半以上,是全省解决空白乡镇网点与金融服务全覆盖任务最重的地区,一些农民要步行几公里才能办理存、取款。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极为迫切。
国务院布置给温州的金改12项任务中要求,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温州辖区内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金改以来,温州银监分局在实现金融网点空白乡镇全覆盖的基础上,深入推进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支持设立社区银行87家、村级助农取款服务点2700多个,开办移动终端和流动服务车业务,着力打通村级金融“最后一公里”,现在“村村通”覆盖率升至94.45%,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金融服务。
从农村到小微,金融改革的红利不断释放。
金改以来,银监引导银行机构大力推进小微企业贷款还款方式创新,指导银行业推出“分段式”“增信式”“循环式”和“年审制”等4大类、96个创新产品。截至2016年末,全市银行业累计支持小微企业26.56万户,累计转贷2545.9亿元。2016年以来还扩大适用范围,试点对中型企业推进还款方式创新。
小微专营支行是温州银监分局为破解小微融资难而设立的专营机构。五年来,温州银监分局积极鼓励中小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专业、便捷、贴心的金融服务,满足小微企业差异化需求,大力支持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建设,优化网点布局和功能升级。截至2017年2月末,已成立51家小微企业专营支行,机构数全省最多。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李尖
通讯员银信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