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有人焦虑有人慌张 父母别忘了“爱的教育”

温州网 2017-09-05 07:56:52

  温州网讯 昨日是开学第一天,孩子们重返校园,有人欢乐有人愁。记者昨日从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每年9月前后,是学生咨询的高峰期,不少孩子因返校产生焦虑、无助、不适应等一系列心理问题,部分严重的还需要住院治疗。

  在心理咨询师看来,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很直接,也很重要。良好的教育方式,可以带给孩子好的情绪,从而大大降低发生心理问题的几率。

  不适应寄宿制女孩屡屡逃课

  去年9月下旬,在市七医心理咨询中心,发生的一幕让心理治疗师金碧君印象深刻:一名花季少女,冲着一旁的父亲撕心裂肺地吼着:“我不要去上学!再逼我,我就去死好了!”女孩号啕大哭,父亲满脸无奈。

  女孩小彤(化名)高二开学一周就逃课回家,高一从走读变成寄宿,小彤较自我的个性在学校暴露无遗,与室友关系变得紧张。她开始逃课,每一次,都逃回家。可是,父母并不了解她的内心,总认为孩子变坏了,试图通过打骂纠正错误。

  一年后,矛盾彻底爆发。

  考试总要争第一学霸患上强迫症

  在重点高中就读的小雨(化名),从小就是父母口中的“乖乖女”,也是邻居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小雨常常考第一,周末也不爱玩,都在家埋头读书,优异的学习成绩让父母感到骄傲。

  小雨的父母怎么也想不到,进入重点高中刚读了几个月,这么优秀的女儿竟然不去上学了,还做出许多不可思议的举动。

  在家里,只要有人坐过沙发,小雨就用布蘸着消毒水不停地擦,一擦擦上半小时,她才觉得沙发干净了;洗手时,要反复洗上数十遍,搓破皮也要继续;就连关门,她都要反反复复关上好多遍,因为她觉得,门还没关好……

  小雨的父母一次次请求她返回学校完成学业,可是小雨怎么都不愿意回去了。

  在市七医接受心理治疗期间,小雨告诉治疗师,从初中开始,为了保持第一,让父母高兴,她要不断地努力,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而进入高中以来,面对更多优秀同学,她觉得自己很累。

  被高年级生欺凌男孩心理严重创伤

  上初二的小明(化名)躺在医院病床上,身上还有轻伤。他的父母从外地回来,抱着孩子充满愧疚。

  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小明就被寄养在亲戚家。进入初中后,小明在学校里遇到了校园欺凌,每天放学,都会被一群高年级生围着勒索,不给钱就要挨打。小明回家后不敢告诉家人,偶尔跟父母打电话时会说,我不想读书了。家里人都没在意。

  半年里,小明每天都要把零花钱交给那群人,有时还会去亲戚家偷钱给他们。直到东窗事发,小明的父母赶回来,报了警,小明才脱离了勒索。可是,小明每天做噩梦,自言自语,再也不敢去上学了。

  如今,小明在市七医接受住院治疗。他父亲决定结束生意,回来陪孩子。

  孩子患上心理病家庭教育有缺失

  心理治疗师金碧君说,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些父母在孩子爱的教育方面,是严重缺位的。“孩子逃学,父母不问缘由,一味逼着孩子回学校,结果只会适得其反。”金碧君说,中国式传统的教育,往往是在孩子出现问题,家长立马打上“变坏了”的标签,硬性纠正,从不问孩子真正的想法。

  据市七医心理咨询中心统计,在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是孩子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三个阶段,孩子的主要表现为逃课、厌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孩子对新环境不适应。

  心理学上认为,孩子成年后在学校出现的各种不适应,主要是独立自主能力不足,抗挫折能力较弱,因而导致适应障碍问题。

  专家建议,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尤其是从3岁开始,即从孩子具备独立自主的意识开始,就要分清界限:哪些孩子可以自己做,哪些要父母帮忙。

  对孩子的尝试,父母要学会赏识教育,而在孩子自主做事时出现的一些小毛病,父母要学会适度忽略。

  专家也表示,开学季孩子如果出现轻微的焦虑、紧张,都是正常现象,家长只需适度引导即可。重要的是家长要稳定情绪,不要过分关注或者强调孩子的焦虑情绪。家长表现得比孩子更焦虑,只会让孩子更加不安。大部分的孩子在开学几天后就能正常适应。

  来源:温州日报

  孙余丹 通讯员 珊超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