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如何保护发展?委员支招:留住原味,精致导入文化

温州网 2019-02-25 08:23:00
我们该如何加强我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如何保护乡土文化,保住村的原态,留住村的原味?如何精致地导入文化元素,带动全市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永嘉县屿北古村美景。叶锋/摄

  温州网讯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我市将提升新农村建设品质,深化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启动5个重点村和7个一般村保护利用项目;创成A级景区村20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0个、特色精品村30个。

  我们该如何加强我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如何保护乡土文化,保住村的原态,留住村的原味?如何精致地导入文化元素,带动全市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昨天,记者采访了我市多位政协委员,本期《委员观察》栏目请他们来支招。

  委员走访

  一些传统村落面临消亡

  市政协委员,市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曹凌云从2014年起,走访了瓯江、飞云江流域和我市海岛、海岸线上的古村落近百个。他说:“这些古村落,有许多在建筑、历史、文化、经济、艺术等方面都体现了一定价值。这些年来,我市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投入专项资金,取得了效果。但由于传统村落数量较多、状况不同,保护发展工作面临一些困难,存在一些不足。”

  一些传统村落依然面临消亡的趋势。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农村人口大量外出,造成了许多传统村落人口急剧减少,老龄化、空巢化现象严重,男青年找对象难成为普遍现状;还有一些传统村落周边的景观被破坏。

  一些传统村落关注度不足。在曹凌云走访过的近百个村落中,泰顺县晓燕村给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晓燕村位于泰顺黄桥的竹林里,村里有几十栋老屋,多有石砌的围墙和竹制的篱笆,院子的一角总有一棵歪歪斜斜的老梨树,春天盛开着雪白的梨花。

  去年6月份,曹凌云来到苍南县霞关镇东南边山谷中的瑶洞古村,发现这里已无人居住,几十栋房子大多残破不堪,有几间还保留原初模样,“这些破房残墙被翠绿的藤蔓缠绕覆盖,给整个村庄披上了一件葱绿的外衣,加上野花点缀,花香袭人。这里没有古村的那种圮废感,反而显得生机盎然。更加惊艳的是,残留的瓦背上生长着瓦松,枝叶肥厚,花团锦簇,一丛丛、一片片,整体来看如织锦像彩霞。走在村里,就像走在画廊里,一个村就是一个别致的花园,到处都是大自然的惠赠,到处都是美的化身。”

  曹凌云说,这些村落因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其自然美景和文化价值还隐没在深山老林里,鲜为人知,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

  一些传统村落开发脱离实际。个别传统村落开发存在“穿衣戴帽”式建设,施工质量较差,还破坏了原有的特点风格。“被开发成旅游景点的一些村落,商业味太浓,把村落的价值简单地等同于经济价值。还有这几年墙绘一哄而起,把原本一个精美的村庄涂得花花绿绿。”曹凌云认为,开发传统村落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和科学的方法,资金投入越多越糟糕,造成“发展性破坏”。

  委员支招

  市政协委员,市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曹凌云:保住村的原态,留住村的原味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关键是要保住村的原态,留住村的原味,同时让村落更加美好。如何进一步做好保护发展工作,我建议:联合建设、规划、文旅、农办等部门的力量,组建专家智库,全面排查传统村落资源,确定好哪些村落是传统村落;对保护的项目、内容、数量、范围、方式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论证,对其空间、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化进行长期监管。

  保护要做到“随风潜入夜”。保护要做到最少、最自然、最不经意、最有效的人工干预。比如说对老建筑的保护,能小修的,决不大修,能修缮的,就不拆建,并且尽量利用本土、原生态、低碳环保材质和废弃建材。对建筑风貌和村容村貌的保护,决不搞标准化、统一化和一刀切。

  发展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加强生态、文化、旅游、商贸、休闲、教育等多方面的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比如不填埋水塘河道,破坏自然水系;不开山取石取土,破坏自然山体;不占用田地砍伐树木,破坏田园环境;不拉直道路水泥铺面,破坏村落风貌;禁止仿制、无中生有、照搬抄袭;严控过度商业开发,干扰居民日常生活。

  市政协委员,温州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党委委员郑昆:创新品牌赛事,打造特色小镇

  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工作,推进我市农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我建议:加大经费投入,发挥社会力量投资,把多方筹措资金和增加政府投入结合起来,重点建设一批乡镇(社区、村居)体育设施精品和样品工程,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把高大上的品牌赛事和接地气的群众赛事活动进行创新结合,并在农村举办;以体育为抓手,带动旅游、文化、城建、卫生等领域综合治理,实现“体育+”;通过赛事宣传当地文化,带动当地旅游、农产品销售,打造民宿试点,带动村民增加收入,实现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龙头和载体,把乡村优美环境、人文风俗、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等在空间上进行集中和集聚,打造特色小镇。把小镇融合到乡村中,这既符合当前中央有关特色小镇发展理念,也从根本上增强了乡村的内生发展能力。以泰顺百丈时尚体育小镇、文成铜铃山冰雪小镇为示范点,着力打造一批慢生活、快运动、特色彰显的运动休闲小镇集群;将登山步道、自行车骑行道等项目活动穿点成线、连线成网,让城市居民走进乡村,在运动中享受青山绿水,同时提升乡村百姓的生活品质。

  市政协文艺、新闻、体育组三个界别集体提案:精建精美村庄,精致导入文化

  近年来,我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取得较好成效,但是一些示范带、示范点,文化导入或植入,精致精美不够,水平档次不高。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不够艺术化、文艺活动格调不够高、文化元素嵌入公共空间不够协调。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文艺、新闻、体育等三个界别集体提案《在乡村振兴示范点中精致地导入文化元素》,建议11个县(市、区)各选择1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点,精致地导入或植入文化元素,以此带动全市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导入哪些文化元素?提案中提到,要艺术化地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革命文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乡贤文化等元素,如国学、传统礼仪、非遗、本土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名人、人文典故、乡贤、温商、道德模范,以及富有特色的传统活动、体育项目等。

  如何精致地导入?村庄公共设施,如村两委办公地、文化礼堂、宗族祠堂等,按照精建精美的要求,进行再改造再提升;村庄道路、广场等,请设计师和艺术家,来一次土到家、低成本、村民乐意接受和愿意实施的本土化改造;村庄绿化美化,不要贪大求全,不要千篇一律,不要公园化,而要切切实实地同村民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可以种些果树、卖钱的花草、漂亮的农作物,把经济效益和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村庄的各类活动,要摒弃低俗化、媚俗化、迷信化,提倡健康向上、传统特色,还要村民参与;民居的房前屋后、窗台庭院等,条件具备的,可引导其进行特色化改造,专家设计、村民自改、政府给予适当补助,让精致文化导入寻常巷陌,导入千家万户。

  全市推动工作应分阶段实施,第一批县(市、区)的11个示范点应于今年国庆前完成,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工程;建议市委市政府把这项工作纳入乡村振兴示范带考核范围,赋予较高分值。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叶锋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