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市治水办:“护瓯越清水”长流

温州市治水办:“护瓯越清水”长流

2020-04-22 16:07:00

  2019年以来,温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论”,按照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和温州市委市政府“常态化推进‘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高水平打赢“五水共治”翻身仗六大专项行动,全市水环境治理成效持续提升,2019年1-12月份,温州市列入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达到国考目标要求,省控及以上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87.5%,交接断面功能区达标率达91.7%,为近年来最好。正式创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实现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唤清源 美丽河湖绘就诗意江南

  2019年以来,温州市深入开展美丽河湖建设,夯实美丽浙南水乡生态底色。2019年,建成市级“美丽河湖”20条,总长度147公里,建成省级“美丽河湖”11条。

  温州成功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美丽河湖建设之路:

  乐清中运河、经开区纬十浦-金海湖、洞头海滨河将防洪排涝工程与美丽河湖建设有机结合,引海入城,重塑了城与水的关系;

  永嘉当地百姓自发捐资3500万元用于菇溪治理,使“牛奶河”蝶变成“清水河”,诠释了温州全民参与治水的实践;

  在平阳平瑞塘河(凤湖段)建设中,当地企业家鲁建仁捐资8千万元建设凤湖公园,成为政企携手共建美丽河湖的生动案例;

  在瑞安中塘河建设中,美丽田园生态氨氮拦截沟渠系统与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廊道工程的实施,服务农田面积5000余亩,成为五水共治、生态廊道、美丽田园三位一体的示范样板;

  在苍南莒溪大溪建设中,沿河赤膊房的改造,违建房的拆除,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和肌理的前提下,提升了房屋功能和价值,成为沿岸建筑有机更新的范例……

  攻难关 重点推进源头治理

  2019年以来,温州市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作为治污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推进治水工作不断向源头治理转变。

  鹿城区七都街道是温州市最早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镇(街)之一。走入该镇樟里村,下徉河穿村而过,一幅幅多彩的山水墙绘,装点着美丽村庄。如今这里已然成为温州市民打卡的网红之地。可在两年前,由于雨污分流不彻底,每逢雨天,下水道便会溢流,村民们不堪其扰。2018年污水零直排镇建设启动后,针对前期排查发现的村民道坦洗衣槽废水和厨房污水直排河道等问题,属地街道理出整改清单,实施雨污分流,如今村民再也不用为雨天忧心了。

  龙湾区滨河花园是有着20多年房龄的老旧小区,针对小区外地下雨管缺失、雨水倒灌问题,新建了地下雨水管,并实施了雨污分流改造。

  “以前我们小区外没有排水管,一下雨雨水倒灌到小区,水漫金山,现在好多了。以前我们将窨井盖打开都是油,现在干净多了,我们身边的母亲河轮船河也干净多了”。小区业委会主任张思久说。

  小区零直排的推进明显改善了周边河道环境,如今在沿岸绿道上处处可见健身休闲的市民,龙湾区在实践中创出的画好“施工图”、开出“整治单”,建立“管理网”的“三步法”也得到了省验收组的充分肯定,并在温州全市予以推广。

  温州市3个工业园区、100个生活小区、42个镇街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全市累计排查管网1929.2公里,建设改造污水管410公里,完成新、扩建污水处理厂4座,清洁排放改造污水处理厂6座。完成农污设施标化运维375个。

  在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温州市还加大涉水行业污染治理,2019年完成重污染行业企业整治13506家,规范提升4975家,关停淘汰8325家,集聚入园206家。

  聚合力 创新河长制护“河长治”

  洪端艮,瑞安市民间河长。2018年夏天,洪瑞艮作为水质监督员,和同伴们发现三叉河水经常变得又白又浑浊。

  “我们对这个河道连续跟踪了大概2个多月,发现附近有个工地排放的建筑泥浆,导致(水)变成了异样。我们第一时间上报温州市里的治水办,相关部门非常重视,为这个问题连续召开会议,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瑞安市三叉河民间河长洪端艮介绍道。

  三叉河恢复了往日的美丽,政府也从中看到了民间草根的力量,民间河长由此逐步走向台前,发挥着治水工作监督员、宣传员、参谋员、联络员和示范员的作用。

  治水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把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联合起来,真正实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2019年,温州市制定出台《全面建立民间河长体系的指导意见》,创新实行“双河长制”,招募民间河长3968名,鹿城的南塘大妈、龙湾的民间企业河长、瑞安民间河长团等积极投入治水护水,监督解决问题上千个,获得了社会各界肯定,中国环境报、新华社大篇幅报道。

  同时,大力开展基层河(湖)长、民间河长履职能力培训,创新建立温州市河长日常履职电子化评价体系,全市河长履职率和履职能力大幅提升,涌现出一批最美河长和先进事迹:平阳县昆阳镇镇委书记洪志亮,带领辖区各级河长成功摘掉了瑞平塘河“黑臭河”“垃圾河”的帽子,被授予“长江经济带最美护河(湖)员”;泰顺县司前镇左溪村党支部书记蓝学许,拆猪栏、保护左溪、发展民宿,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创新洞头湾(滩)长制,成为生态保护修复海岛样板。央视《美丽中国》生态环保系列片专题报道洞头沙滩修复、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廊道建设故事。洞头区蓝色海湾整治项目继2016年之后,再次成功入选2019年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获得2.26亿元专项资金补助,为洞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再添力。

  推进全民参与治水,发出治水好声音。组织开展了“吾爱吾水·吾水吾治”文艺汇演、中小学“五水共治”主题绘画比赛、5G民情采访车@河长现场直播、青春建功“五水共治”专项行动等活动,开展寻访最美治水人、讲述最美治水故事、寻访最美河湖系列报道等,变“政府治水”为“全民治水”,营造全社会治水护水浓郁氛围。

  厚耕植 亲山近水共享绿色福祉

  “百鸟齐鸣山,塘河第一湾”,走进平阳县鸣山村,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水车、苍劲的古榕,清澈的河水、特色的店铺。随着平瑞塘河凤湖段美丽河湖建设的推进,沿线的这个古村环境大大改善,吸引了26家非遗企业落户,2019年非遗文创产业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带动乡村振兴、村民收入提升。

  “我们在2017年的年底偶然来到了鸣山村,发现这里的景色非常的优美。而且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我们整个团队就决定到这里创业,成立了鸣山陶院,做了一年以后呢我就把二十几家的非遗产业都引到这个村里来,慢慢地我们村就形成了以非遗为主的,很有特色的旅游村,现在做了一年以来,整个村里的老百姓收入大大的改善了,房租从两三千到现在的七千。现在好多的游客都是冲着非遗的体验、非遗技艺及非遗的文化而来的。”鸣山陶院院长郑巨双介绍道。

  让人民群众共享治水的成果,是治水人的初心和使命。

  更多百姓喝上了“好水”。温州市建立健全水源地“一源一策”管理机制,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开展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作,累计减少不达标农饮人口87.1万人。

  “水荒水患”之忧逐步破解。持续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鳌江干流水头段、温州市乌牛溪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开工南湖分洪工程,全力推进水头水患治理,累计完成“百项千亿”投资30.8亿元。

  沿河绿道建设提升幸福指数。2019年,温州市完成乐清白石钟前湖环湖骑行步道、瑞安中塘河生态慢行廊道、苍南横阳支江南岸绿道等18个项目,共计53.74公里的滨水绿道建设工作。沿河绿道串联起城市生态空间。以瓯江南岸为代表的城市滨江绿道,以瑞安天井垟河绿道为代表的田园风光绿道,获得浙江省“最美绿道”的称号,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铺展人水和谐新画卷。

  以治水为突破口带动乡村振兴。瑞安曹村通过生态治理乡村河道,“涝区”变“粮区”、变“景区”,吸引了人才和资本回归;平阳上林垟村通过水治理,以“好水”育“好米”,发展观光农业,同时依托平瑞塘河古航道和独特的山水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泰顺雅阳镇做好水文章,创成氡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引进投资166亿元的华东大峡谷氡泉旅游度假区项目,成为“两山转化”的泰顺样板。

  2020年,温州治水人将立足新时代,扛起新使命,以排头兵的姿态跑出加速度,以追梦人的执着续写新篇章,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绝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社会”态度和决心,全面推进温州市水环境质量持续向上向好,护一江“瓯越清水”长流。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